互动仪式视域下弹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3-03-13 02:26王耀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弹幕仪式共同体

肖 芃,王耀宗

弹幕的出现促使大众的观看行为、互动方式和文化样态发生了转变。弹幕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视频的被动、单向传播特性被弹幕改变,弹幕与视频的同时同步使观看视频由一人的行为变为多人的狂欢。弹幕的观点性与娱乐性又不断吸引受众积极参与表达,使受众之间产生情感共振和生成统一的价值认同成为可能。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各行各业民众都以自己的方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作为代表性极强的高度聚集社会化媒体社区[1],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内涌现大量的献礼作品,其中不乏以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为主题的内容,展现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促进民族大团结。个体在B站观看献礼视频时留下带有个人情绪和观点的弹幕,这些弹幕使视频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大幅提升,个体在弹幕交互中易产生中华民族情感共振。此类视频的弹幕成为个体开展集体互动的空间场域,为探究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切入点。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

柯林斯在涂尔干的社会仪式研究和戈夫曼的互动仪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结构视角,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仪式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两个及以上的个体聚集在同一场所,他们能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设置排除局外人的屏障界限;互动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互动者的注意力聚焦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即关注焦点集中。仪式构成的关键在于共享情感体验和关注焦点集中两大要素相互强化,形成互构与循环,进而在互动主体间产生“集体意识”。四大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四大仪式结果: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代表群体的符号和道德标准,其中情感被认为是互动仪式结果的核心[2]31。互动仪式链理论结合微观层面的个体互动行为和宏观视域的群体团结,对理解群体归属、群体团结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3]。

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个体的“亲身在场”,其本质是互动者的亲身经历,而新媒体实现了身体条件缺失下仪式的正常开展,互动仪式从“身体在场”转为“虚拟在场”,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仪式发生和发展的新型空间,仪式跳脱物理空间的限制[4]。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该论述迅速跃升为学界的关注焦点,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学科,从多个维度对其展开研究,学术成果不断体系化,研究整体体现内涵阐释、现状解析和实现路径三大取向。国内学界普遍从认同视角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和困境是学界探讨其现状的主要方向,学界认为主要存在国内国外双重挑战,如“错误观念”“境外敌对势力”[6]及“国际经济危机”“各民族间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7]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困境研究则普遍以少数民族地区为阵地,以少数民族群体为对象,以调查为方法,指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部分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淡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不到位[8]。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主要有单一路径探索[9]、二维路径探索[10]和多元路径探索[11]。

国内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有未竟之处:首先,研究内容有待开拓。现有成果多着眼于现实空间层面,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从虚拟互动空间出发探索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值得关注。其次,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现有研究多从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视角切入,跨学科研究较匮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于心理层面,是一种情绪化的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情感转向”[12],情感理论视角能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启示。最后,研究方法有待拓新。现有研究多以质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暂付阙如,偶有实证也多以问卷进行,难以开展大范围研究,运用大数据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给予重视。因此,本文从聚焦情感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切入,采用大数据文本挖掘分析的方法探索网络空间的弹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与内在机理。

二、弹幕文本的关键词分析、情感呈现与主题特征

B站以别具一格的弹幕语言和各色各样的文化圈层,为研究当代社会的思想情感表达提供可能,因此,本文选择B站“建党百年”专区中关于中华民族主题的视频为案例,利用Python获取此类视频弹幕共74 131条。

本文主要使用共词分析法、情感分析法和隐性主题分析法。在拆分弹幕关键词的基础上,构建共词矩阵探析词语间的共现关系。知晓整体特性后,利用情感分析把握情感基调,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是人的基本情绪[13],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检索研究室开发出“中文情感词汇本体库”,并增加“称赞”,该库中的高兴和称赞偏向正向,悲伤、惊讶、愤怒、恐惧和厌恶偏向负向[14],本文利用其剖析弹幕的情感意蕴。针对弹幕的短文本特性,本文选用BTM(Biterm Topic Model)模型挖掘主题,在该模型中输入的是“词对”[15],兼顾词与词间的共现关系,可更准确地对短文本聚类。

(一)弹幕的关键词分析:联结个体身份的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

本文选取频次3以上的为高频词[16],再选前10%作为共现分析对象[17]。根据高频词可知弹幕关键词呈现如下话语,话语指向的核心主体为五十六个民族的打卡现场,具体表述为“打卡”“报到”“藏族”等;围绕中华民族表达爱国情怀和身份认同,如“中华民族”“大团结”等;面向视频表达赞美,如“太美了”“震撼”等;对作者的称赞,具体表述为“厉害”等;同时还表达了个人观看后的感动,如“泪目”等。基于共现分析发现“打卡”和“报到”是核心节点,围绕核心的词为各民族名称,围绕各民族名称的多是赞美词,如围绕“白族”的词语为“好看”。

由此,可看出弹幕聚焦个体的心理认同,整体围绕“打卡”“报到”展开,核心在于个体基于视频所传递的中华民族文化,利用弹幕与其他人沟通对话并构建家国认同感,即各族人民主动对视频所呈现的中华民族主题内容表示认同,在联结个体身份的基础上表达与中华民族相关的情感体验和家国情怀。

(二)弹幕的情感呈现:正向情绪主导下的多元情感体验

在对整体特征有了初步把握后,进一步探析其所呈现的情感特性。由情感分析结果可知,个体在弹幕互动中有着丰富多元的情感意蕴。情感表达以积极情绪倾向为主(76.56%),其中“称赞”占比最大(56.12%),“高兴”占比次之(20.44%);负向情绪占比少(23.44%),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悲伤”(14.81%),其次是“惊讶”(7.56%),占比最小的是“恐惧”(1.07%),并未发现有“愤怒”“厌恶”。正向情绪体验多是联结个体身份表达对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骄傲与认同,抑或是对华夏底蕴和民族大团结的自豪与欣喜,还有对作者创作想法、创作技能和用心程度的称赞。而负向情绪表达多为被五十六个民族转场大合影和民族文化底蕴打动而哭泣,家国情怀涌上心头:“惊讶”多是抒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互相认可且没有偏见,在传承各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同时,又共同创造出中华民族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的惊异感;而“恐惧”则多是对古往今来数万亿华夏子民在前行中所遭遇的困难、流血与牺牲表示担忧和后怕。

综上,青年在弹幕中的情感表达以正面为主,认同、欣喜和称赞是其主要表征,同时也呈现为内容所感动哭泣或震撼、震惊,抑或是为各民族同胞砥砺前行中遇到困难挫折表示担忧等负向情绪,情感诉诸对象是民族及文化。

(三)弹幕的主题特征:聚焦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对弹幕进行主题提取,困惑度指标可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困惑度值越低,表明其预测能力越强,但困惑度值越来越低时,主题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当困惑度值非常低时,模型则过于拟合,这可能导致主题结构无意义[18]。计算弹幕的困惑度值,依据以困惑度为标准的“手肘法”确定最佳主题数值[19],得到数量为4。

提炼出4个主题类型下的关键词,依照特征对各主题归纳命名,得到以下四个主题:“身份认同型”,该主题表达对个体民族身份的认同;“颂声载道型”,其强调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夸耀;“群体凝聚型”,该主题表达对民族团结统一的自豪;“推崇备至型”,其表达对作者作品的佩服爱慕。从主题类型可看出,话语背后的价值偏好具有明显的共性:话语核心明确,语义要点依旧是从个体自身出发,在民族和家国的属性空间内抒发个体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强调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对作者作品予以夸赞。

三、弹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与内在机理

民族文化元素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行为和经历的凝结,其成为构筑群体间的集体记忆,进而唤起群体价值共识的基石。当下媒介技术更新迭代,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营造集体记忆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群体的价值共识[20]。B站的中华民族主题视频将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历史神话传说和服装配饰等作为灵感来源,运用传统工艺美术和视觉艺术效果,结合现代绘画媒介和技法等形式,描绘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样貌,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营造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进而调动个体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价值信念。因此,民族文化是弹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

群体的价值共识能够强化群体成员参与互动的意愿[20]。当下社交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具有价值共识的群体能在网络空间深度参与群体互动,为增强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基本条件。B站的中华民族主题视频调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群体成员利用弹幕与其他成员深度互动,这使互动仪式空间的建构成为可能。

(一)四大要素构筑弹幕互动仪式

互动仪式链理论聚焦现实情境下“身体共在”的群体互动[2]86,而媒介技术的革新突破了“身体共在”的物理空间,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媒介创设了虚拟互动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在场的在场”的可能。基于上述分析,发现B站受众在共同价值信念的驱使下参与弹幕互动,此类视频的弹幕场具备虚拟的在场、界限的设置、情感的共享和关注点的聚集四大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受众利用弹幕建构了完备的互动仪式。

1.身体的虚拟在场

柯林斯强调互动仪式中“身体共在”的重要性,身体的共同在场是构建互动仪式的首要条件[2]87。当人以身体在场的方式投入互动社交时,更易感知他人的状态,交互反馈机制能更好地生效,共享情感体验和共同主题聚焦的循环也能更好地实现。网络媒介将“身体共在”的物理性打破,构筑出新型互动方式,身体的“虚拟在场”弥补了物理身体在场的缺失,互动仪式空间得以扩展。

视频的弹幕功能营造出身体“虚拟在场”的互动社交空间,并渲染了空间内虚拟的参与氛围。弹幕参与者所发送的内容被留存并在受众开启弹幕时划过屏幕,使处于不同时空内的互动者能通过留存展示的弹幕感知他人的状态,通过弹幕回复与他人产生交互反馈,以身体“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互动,营造出“想象共同体”情境,创设出超越物理空间的互动场,为互动情感联结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某)族打卡”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等句式在屏幕上不断涌现,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弹幕构建的场域聚集在一起并实现与其他群体的交流。

2.人员界限的设置

群体界限越分明,群体文化的专属性越强[12],因而对局外人设置界限是互动中强化集体意识的重要一环。一方面,B站用户基于共同亚文化爱好取向构筑出独特的“符号”进行弹幕互动,如弹幕中“收下膝盖”和“我币没了”等短语,承载着隐匿在群体内部的文化意蕴,群体外部人员因难以理解其意义而无法完全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中华文化自成一体,有中华民族自己的逻辑和自我的理解,弹幕中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主题内容表示认可、认同,其在联结个体身份的基础上呈现与中华民族相关的情感体验和家国情怀,这使弹幕互动场具有中华民族的专属性。中华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使弹幕场具有中华民族专属性,而个性又使弹幕场产生了“区隔中的区隔”。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因而不同民族之间易产生隐形屏障,“×(某)族打卡”等内容表明弹幕参与者在与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内容出现时,传递着民族荣誉感,表达着寻觅同民族成员和彰显独特民族身份的强烈意愿。

至此,以亚文化和中华文化为特征的弹幕圈设置了不同兴趣圈层和不同民族主体之间的区隔屏障,为互动参与人员的身份一致性提供了保障,推动互动场的集体仪式性特征逐渐形成。

3.情感的共享

具有身份一致性的互动参与者分享其共同的情感体验是互动仪式能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3]。在受众观看视频时,弹幕充当表达情绪体验的平台,互动者通过发送弹幕即时分享个人情绪体验并与他人进行情感互动,在情感交互过程中感受彼此的情感状态。受众在观看中华民族主题视频时通过弹幕分享自我情绪状态,与其他受众进行情感交流,随着交互的不断深入,主体间愈发强烈地感受到彼此的情感体验,情感共振由此产生,这促使弹幕整体呈现正向情绪主导下的多元情感体验,正向情感表达多为联结的个体对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骄傲认同以及对中华文化和民族大团结的骄傲欣喜之情,负向情绪多为担忧各民族同胞在砥砺前行中遇到困境挫折,正、负向情感诉诸对象均聚焦于民族及其文化。这表明在互动仪式的运作中,参与主体间形成了共同的情感体验,情感呈现共鸣、共享状态,利于促使互动主体建立起稳固的情感连接,增强主体间的黏合度,推动构筑基于集体团结的情感共同体。

4.关注点的高度聚集

若互动仪式中仅有相互联结的情感体验,没有共同关注焦点,群体间的高度团结也难以实现[4]。米德认为身体在场的情境中,共享的事情能增强个体团结感,当个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时,集体团结感和身份认同会愈发强烈[2]126。不少作品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特有服饰和文化等象征符号巧妙地融入视频,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华民族”成为互动群体共同的关注点,让进入此类视频场域的互动者一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激起参与个体内心的共鸣,从而不断唤醒参与群体的集体团结感和身份认同感。在情感交互和共同关注点的助推下,互动参与者的表达热情高涨,其通过发送弹幕的方式对共同关注点进行评论,弹幕整体聚焦于前述四大主题,主题的高度聚焦也侧面映射参与者关注点高度聚焦。受众利用弹幕技术,以“虚拟共在”的方式在B站视频中建立起属于亚文化圈层和中华民族的互动场,再通过弹幕表达,互动场成为具有情感联结和共同关注点的互动仪式场。

(二)仪式要素生发情感能量

情感因素被认为是深化持续性认同的关键要素和坚实根基[3]。互动仪式要素中的情感是短暂且不稳定的,长期且持续稳定输出的情感被柯林斯称作“情感能量”。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中,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的核心,也是互动仪式结果的核心。四大互动仪式要素为情感能量的生发提供了基础,也是弹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中介,短暂且不稳定的情感体验通过要素的转化,能成为持续性输出的情感能量,情感能量的生发被认为是从情感唤醒到情感凝聚再到情感认同的驱动发展过程[12]。

1.弹幕互动场:生发情感能量的空间

媒介技术的革新拓展了群体互动表达的边界,新型媒介技术所营造的媒介空间成为其情感交互和话语交流的互动场[12]。弹幕作为新型媒介技术,打造出身体“虚拟在场”的互动社交空间,为情感能量的生发创设了虚拟空间场,这一空间场成为唤醒情感、凝聚情感和产生情感认同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主题视频的弹幕场突破了“身体在场”的物理性,重构出新型交互方式,创造出虚拟仪式场和互动情境,成为受众爱国情感互构和话语交流的虚拟场域,为中华民族爱国情感的唤醒、凝聚及认同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2.虚拟共在:情感唤醒的前提条件

“身体共在”被认为是唤醒情感的必要条件,仅当群体聚集在互动社交情境中,并且亲身参与其中,情感联结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进而实现情感共享和关注点集中的循环[12]。新媒体形势下,网络世界所提供的虚拟互动空间成为群体聚集新场域。B站中华民族主题视频的弹幕场能使受众以“虚拟在场”的方式进入并聚集在这个新型互动仪式空间。受众的“虚拟共在”为爱国情感唤醒和情感进一步交互提供了前提条件。

3.界限区隔:情感凝聚的重要因素

互动仪式链中人员的界限区分是强化群体内部情感凝聚的重要因素[12]。群体的界限区隔越分明,群体内部的文化内容和实践行为等元素的专属性就越强,身份的明确和一致有利于互动仪式场对外形成屏障和对内凝聚情感。B站中华民族主题视频的弹幕互动仪式场创设了基于不同兴趣圈层和不同民族主体之间的区隔,互动者是具有亚文化风格属性的中华民族群体,具有身份一致性的群体成员承载着共同的集体荣誉感,这驱使其参与互动以彰显个体身份和寻觅同民族成员,由此不断强化其群体内部的情感集中和情感凝聚。

4.焦点集中与情感共享:集体兴奋转化为情感认同的助推器

关注点集中和情感共享的互构与循环为互动仪式场中集体团结和集体兴奋的产生提供条件,使群体情感认同的生成变为可能[3]。互动仪式中个体情感抒发短暂且不稳定,但互动群体的情感共享和焦点集中的相互作用能推动情感抒发转化为集体兴奋,并成为集体兴奋向情感认同转化的助推器,从而实现情感能量的持续生发[4]。通过主题分析发现,语义要点呈现出互动者在民族和家国的属性空间内形成了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当此种情感凝聚并达到共振时,情感又反过来助推个体针对共同关注点进行话语表达,形成强烈的集体兴奋和集体团结,从而迸发“刷屏式”的弹幕。随着情感凝聚和焦点聚集二者的相互作用,它们作为一种驱动力,不断推动受众的集体兴奋和集体团结转化为内心的爱国情感认同,进而实现整个爱国情感能量生发的驱动发展。

通过弹幕互动仪式四要素,各族人民在B站中华民族主题视频的互动仪式场中完成了从情感唤醒到情感凝聚再到情感认同的驱动发展,产出了持续性的情感能量,情感能量对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关键作用,能积极推动群体成员通过互动维护国族身份的专属性并产生集体归属与认同。

(三)情感能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互动仪式要素将个体短暂的情感体验升华为持续性输出的情感能量,情感能量使个体产生持久性的归属感、团结感和认同感,并不断将个体的归属、团结和情感认同现实化,使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即在理性认知、心理认同、实践践行中[21]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情感能量是弹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

在受众的认知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其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身份认同。B站中华民族主题视频呈现深厚而辽远的华夏民族人文风貌,受众通过视频不仅看到了制作精美的画面,更看到了极为考究的民族服饰和传统文化,使其对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在情感能量的助推下,受众自身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更为坚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都有着同一个名字”和“此生无悔入华夏”等弹幕“刷屏式”迸发便是最好的佐证。

受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情感层面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这是基于认知层面所产生的情感投射。在情感分析中,“称赞”占比最大,其情感意涵主要为受众借助弹幕表达对各民族和大中华的热爱,此外,其还抒发自身对华夏底蕴和民族文化的自豪,以及因各民族传承着各自文化传统又共同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惊异。受众基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2]。

个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会作用到行为层面[23],个体的“知”“情”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主观意识,而“行”则是“知”“情”的作用结果。在行动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为受众基于身份认同和爱国情怀所形成的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外显行为。“群体凝聚”主题的具体意涵与“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和“共同繁荣发展”等话语的高频出现,都体现出个体在认知和情感的作用下,自愿从行动上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知”“情”“行”三者相互作用,“知”“情”作为主观意识,直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行”这一结果,而“行”也会反作用于“知”“情”,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会反过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语

共同体情感生发于历史血脉相承与情感互通共融的基础之上[12]。人们在弹幕互动仪式场中的爱国情感抒发具有明显的“成就取向”,其基于各民族传承发扬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所构成的中华文化成就,主动生发出国家团结统一的共同体情感。互动仪式要素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将短暂的情感体验深化为持久输出的情感能量,完成情感从唤醒到凝聚再到认同的驱动发展,发挥民族情感能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进而推动各族人民形成具备深厚情感能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这也为如何通过网络聚合空间互动仪式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启发思路:以中华民族文化调动人们的价值共识,将弹幕等虚拟网络空间作为情感引流的主要互动场域,引导人们参与互动并构筑互动仪式空间,发挥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的驱动作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弹幕仪式共同体
弹幕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HOLLOW COMFORT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弹幕”防御大师
共同体的战斗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