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研究

2023-03-14 23:49谭吉华谭文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

谭吉华,谭文翰

(1.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执政伦理是执政者在执掌国家政权过程中的伦理审视和道德追问,其基本问题包括执政的价值理念、执政的终极目标、执政的依据、执政的主体德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国情,在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全国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基本原理,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执政道德理念,通过不断总结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因此,认真总结分析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内容及其价值,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理念

执政的价值理念是执政者在执掌国家政权的过程中的执政意识、执政规范、执政行为等的根本观点与看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理念回答的是为谁执政的问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好还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好的问题,集中反映执政的价值取向,决定执政的方向和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毛泽东执政伦理的核心内容,构成了其执政理念的基石。人民性是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在要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充分彰显并不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位置。毛泽东认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1]857。一个政治集团也好,一个人也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第二种是人民的敌对分子的利益,第三种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1]857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我们只能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为别的什么人服务。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命题,并没有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其实质就是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毛泽东告诫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能以追逐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而是要把坚持党的宗旨和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全身心地投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在为人民作贡献的同时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党。毛泽东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通过不懈奋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毛泽东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甚至骂群众、压群众的官僚主义。要求共产党人绝不能搞官僚主义,而要密切地和群众结合在一起,和群众建立鱼水般的关系,在群众中生根、开花,了解并反映群众的情绪、群众的疾苦、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谋利益。毛泽东要求首先要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他指出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就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诸如油盐柴米、妇女生孩子、小孩子读书等实际问题。这是为人民服务最具体、最实际的体现。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2]285。“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1096,“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109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

(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既勉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也鞭策着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没有忘记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执政追求目标。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革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出发点,进行了一场场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25 年,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3]1318人民群众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及人民群众力量的认识,离不开党的宣传、教育和组织。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既避免了恩赐的观点、包办代替的做法,又防止了崇拜群众自发性的错误观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高价值追求,是我们党执政的最高道德准则,也凸显了一切共产党人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是这一宗旨的执政伦理意义所在。

可见,毛泽东执政伦理是围绕以民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而展开的,而这一执政伦理思想,正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执政态度、执政作风予以体现和践行的。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价值理念,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真切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本质上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价值,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人文关怀的价值需求。

二、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目标

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执政追求和奋斗目标,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永恒主题,人民幸福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本质和价值取向。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前提条件,而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一)执政党的目标追求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和最高价值追求,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历史实践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价值追求。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把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使国家和民族富强振兴起来。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目的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4]21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他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161。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他申明,一切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6]663。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更是自豪地宣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7]342新中国的成立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毛泽东充满感情地说,“我爱进步的中国,不爱落后的中国。”[8]248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的执政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4]483“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809江泽民1993 年在纪念毛泽东100 周年诞辰时提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9]346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9]346,他也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10]639。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的突出贡献就是领导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国家的面貌,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篇章。在历史的洪流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谋独立、为中国人民谋解放、谋幸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深入思考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历程,深刻理解新中国70 多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我们就能进一步把握大势、明确方向,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沿着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继续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篇大文章。

(三)执政党的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特征,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毛泽东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一方面,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根本目标。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进行了努力探求和不懈追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执政探索,如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化三改”道路等的提出,均表明他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努力探索。另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目标追求,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毛泽东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

概言之,毛泽东围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执政伦理目标,深刻阐述了执政党的目标追求,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执政党的价值追求等相关伦理思想,鲜明地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应具有崇高执政境界,凸显共产党人的民主观和人民群众观,亮明中国共产党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执政态度。

三、民主、法制:执政制度伦理

执政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有效保证执政伦理理念的“正当”性,并付诸实践,成为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中国共产党应该以什么方式执政,毛泽东对此进行了开创性探索,那就是民主、法治。毛泽东执政制度伦理,既是人类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优势所在,更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行动自觉。

(一)人类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必然趋势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落后、政治蒙昧、政治陋习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政治文明可以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也可以直接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水平。可以说,政治文明化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追求。毛泽东执政制度伦理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毛泽东的执政制度伦理主要表现在党政关系上,体现在党政之间的非隶属性,反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错误主张,执政党应坚持民主、法制,把制度建设作为执政党的基础和保障。1951 年2 月,在《河北省委关于改善领导方法的决定》的批示中,他指出党委应主要掌握全面工作、政策的领导,凡属政府日常的工作统由政府部门办理。同年11 月,经毛泽东审阅的《关于在人民政府内建立党组和组建党委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政之间不是隶属关系,党的领导是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在政权机关中由担任公职的党员发挥作用来实现的。如果把党对国家的领导看作是直接执掌政权、管理国家,实际上就否定了国家政权机关的职权,这是对执政党地位的错误理解。毛泽东反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做法,那么毛泽东又是如何实现党的领导?对此,他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党的示范作用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毛泽东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6]742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他进一步要求,“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内部团结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6]522另一方面通过党团员进入政权机关实现党的组织领导。毛泽东认为党的主张应通过政权机关里的党团员组织转化为政府行为,而党团员进入政权是关键。为此毛泽东强调选择精兵强将,认为“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6]526,同时要求“保持党的高度统一,在政权系统中工作的党员和干部,必须服从党委和党团的决议、决定与纪律”[11]426。

中国共产党是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治国理政的优越性绝不是偶然的,其深层次的内在原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性质及其独特优势所决定,可以说,根本优势在于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优势所在。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民主执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处理好党内、党与人民、党与非党的关系上。首先,党内关系。毛泽东认为“党内民主是一切民主的基础,没有执政党党内民主作保障,民主之路就永远是个死胡同”[12]。其次,党与人民关系。毛泽东始终认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应服务人民。获得人民支持的途径就是要促进人民民主。为了实现人民民主,毛泽东强调群众监督的作用指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13]164。最后,关于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毛泽东明确指出,现在证明政协是需要的,它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党派性的”[13]385。毛泽东还重视民主党派的监督和舆论监督,他认为我们要千秋万代坐北京,没有党外人士进政府就不行。在民主执政上,既要处理好党内外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党与人民、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要纯洁党性。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这个“望远镜”的优势,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预见能力,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表现出治国理政的独特优势。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自觉

执政方式是一个政党用什么途径、手段和方法来执掌、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的形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是社会主义民主执政制度和依法执政的开拓者,除了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并将其确立为新中国的国体外,还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就是这一制度的主要创始人。1949 年后毛泽东主持了一系列重大的立法活动,并主持了司法改造活动。《共同纲领》的制定使新中国具有了临时宪法,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根本法基础。此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一系列的重要法律,切实做到了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的根本要求。1954 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五四宪法”予以颁布。“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从1952 年起毛泽东担任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的主席,是他亲自主持和领导了宪法的起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期,中央颁布了多达900 多条的法律法规。这些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法制建设的重视。同时,他还特别重视民主执政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制度可以使人们坚守伦理道德底线。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能不能长久执政,1945 年7 月4 日,毛泽东和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周期率”的著名对话。黄炎培意味深长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14]610-611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4]61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人民民主。只有人民民主和民主协商,才能确保党的政治建设的先进性。1948 年,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949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1436。同年6 月,毛泽东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全面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民主还必须体现在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上。毛泽东曾经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将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政权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形式。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进一步进行了阐述。另外,毛泽东多次强调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他指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也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他还进一步把民主集中制看成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原则。

四、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执政主体的德性

一个政党的德性品格反映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了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态度方式。执政主体的德性表现在党的先进性以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上,这也是执政伦理得以建构和实践的内在因素。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执政主体的德性的价值在于,通过将执政党的执政伦理理念和执政制度伦理内化为执政主体特定的政治思维方式,彰显执政主体对待权力的态度,体现执政主体运用权力时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党的执政主体主要体现在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方面,更体现在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因此,执政主体的德性既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优越性的体现,更是执政党党风的外在表现。

(一)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执政主体德性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不以外在的意志力为转移,因而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中国共产党的廉洁自律建设离不开执政主体的德性,更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929 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强调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的危害。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1]875毛泽东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1094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强调:“严格地执行纪律,废止对纪律的敷衍现象。”[4]90在延安时期,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指出“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们当中还有犯过很大错误的人,不要嫌这些人,要准备和他们一道工作。”[3]1443可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关键在于能够强化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执政党党风的先进性

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党的作风即党风,是由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决定,是党在工作与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体现党的形象,反映党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风的建设。毛泽东1942年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就提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1945 年在《论联合政府》一书中他又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1093-1094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官僚主义容易使党脱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坚强的标志;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批评要光明正大和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对犯错误的人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15]512的方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一切离开党的原则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

(三)执政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毛泽东十分重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调要通过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他们培养成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毛泽东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1]1059-1060二要始终坚持勤奋学习,毛泽东同志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号召学习、组织学习、领导学习。三要树立群众观念。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1096四要始终坚持勤奋工作。毛泽东认为,“共产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应使之具体地表现于各方面,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6]521五要始终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毛泽东强调:“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六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七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毛泽东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多,概括起来,就是要做革命先锋队,做民族先进分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的实践价值

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人民性、真理性和实践性。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更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首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价值理念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摒弃了以往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狭隘的阶级利益、集团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彻底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至上、政党利益至上、选举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显著优势。其次,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执政伦理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执政兴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伦理价值目标。再次,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法治的执政制度伦理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高度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是中外执政方式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善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最后,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的德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区别于其他党派治国理政的根本标志,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彰显了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继了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并赋予了时代新内涵。

首先,人民至上的执政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表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个大局,习近平着重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16]53-56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中。”的反腐败斗争,“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17]435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8]424。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其次,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我国现代化建设由总体小康转向全面小康以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理论日益完善,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日益提升。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是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外投资也迅速增长。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作出了特殊贡献。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同时,新起点、新征程、新目标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成熟的执政党。

再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新时代“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重大课题的时代答卷。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要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坚持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

最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9]250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饱含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奉献担当。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继了毛泽东执政伦理思想,坚持“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相信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新时代的中国定会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勇往直前的磅礴景象。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