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机理、困境和路径

2023-03-14 02:31郭砚博刘振强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校地发展

郭砚博 蒲 瑶 刘振强 李 冉

(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一、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新变化、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1]。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的步伐。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国家在“三农”领域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乡村建设实际,坚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取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我国乡村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乡村建设事业格局一新,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乡村振兴仍面临产业联动性较弱、人才配置错位、城市中心主义[2]、农民主体性发挥不足[3]等困境。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适时出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旨在增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明确了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为高校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独特性优势,优化育人路径,实现自身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强化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契机。

据此,此前作为一种常规行动模式的校地结对帮扶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被赋予全新的内涵,高校作为创新主体、人力资源集聚地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中被不断放大,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引擎的作用不断被强调,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性作用不断被强化,如何构建校地高效协同的复合行动框架和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亟待阐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大多关注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参与方式。如李建军认为,高校可以以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方式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主要表现在解决乡村振兴中卡脖子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乡村振兴储备和培养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解决乡村振兴中农产品的消费问题等方面[4]。张立、范芹探究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问题,强调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主要为城市服务,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农村人口的知识技能支持和帮扶作用[5]。陈文海则指出高校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能够转化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资源和政治优势[6]。这些研究拓展了校地合作研究的问题域,为了解校地合作在乡村振兴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理论启迪。但是目前这些研究或多或少地带有“经验论”的色彩,存在着以理论分析为主,极少涉及量化研究的局限[7],更多是“就乡村振兴谈乡村振兴”,缺乏全局的系统性的思考,且学理探讨的深度、问题分析的锐度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校地合作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关键性问题。首先,本文将阐明校地结对帮扶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而解答校地合作如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校地合作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探索高等教育机构的内涵式发展与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的融合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校地合作与乡村振兴分析框架,为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二、校地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机理分析

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8]。尽管学界对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讨论,但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仍缺乏较为透彻的分析。乡村振兴是包含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校地合作作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其实践的向度是什么,其在乡村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中具有什么功能和作用,这是研究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简言之,校地结对帮扶之所以能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引擎,是因为其能以多种方式嵌入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能够帮助乡村具备承接国家战略的能力,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

(一)校地结对帮扶打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当前,乡村振兴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农业经营效益低,农民增收致富难。乡村要摆脱滞后面貌,前提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中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9]。而高校在帮助乡村建立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农村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解决乡村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规划紊乱、同质化突出、品牌化水平较低等方面大有可为。一是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禀赋对于乡村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资源能够有效支持乡村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为农产品的商品化改造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一过程不仅加速了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声誉,从而改善了乡村产业结构。此外,高校的科技资源为乡村产业提供了针对性的决策支持,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扭转了乡村产业规模小、起点低的现状,并促进了乡村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二是高校能以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促进乡村人力资源质量提升。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经验,通过校地结对帮扶不仅能使高校人才培养链条延伸到基层,培育大学生对三农工作的深厚情怀,而且能将自身的人才培养和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相互对接,持续为地方培育高素质农民,进而为打造高质量的“三农”工作队伍提供支持。三是高校在农业方面的技术攻关能够有效强化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力量,解决乡村振兴中产业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提高农业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二)校地结对帮扶纾解乡村振兴的公共性困境

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人口老龄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公共性式微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乡村中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缺乏外部强制的情况下,村民自愿合作的意愿降低。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传统的情感也让位于现实经济利益,乡村逐渐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整个乡村社会处于“去公共化”的状态之中。以往依靠礼制、习俗维系的乡村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加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村农业的生产带上个体化、碎片化的特征。以往乡村的权威性力量逐渐衰落,农民之间的合作机会也逐渐降低,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风尚也丧失殆尽,家族伦理、乡规民约等公共生活空间的行为规范遭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质疑,农民对公共性事务越来越冷漠。而高校嵌入乡村振兴,能在乡村中塑造新的公共性权威,把公共性重新带入乡村,将已经原子化的农民个体和多方面的资源重新集聚起来,帮助乡村实现新的有机团结。

(三)校地结对帮扶增强乡村振兴农民参与主体性

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民是乡村振兴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10]。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把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充分激发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农民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11]。事实上,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有着特定的权责范畴,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必须结合自身的育人职责进行,特别是在特定的环节中,高校需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瞄准地方在生产技术、加工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广泛依靠农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符合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律,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教育引导组织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校地结对帮扶本着“授人以渔”的思路,通过合作培训,深度挖掘从业者的潜力,精准定位培养的方向和需求,培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真知、会干、实用的本土化人才队伍,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调动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和利益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集体发展。在专业对接产业的过程中,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理解平台运行规则,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和职业技能。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唯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干事热情,才能将生产生活的空间打造成使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三、校地结对帮扶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校地结对帮扶是指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及学科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主动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地方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校地结对帮扶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其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若干问题与挑战。

(一)政策支持不足待完善

构筑具有深度、广度和韧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于促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具有重要作用[12]。当前校地结对帮扶主要采取的是签订合作协议,也就是运用合同的方式实施帮扶行动,促进高校优质资源的在地化和创造性转化。从当前的现状和长远的发展来看,农村的不充分发展状况会长期存在,需要一系列持久的制度政策来为农村发展注入能量。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政策指导的模糊性成为一个显著问题,这要求进一步明确指导方针。若不予以解决,这种模糊性可能导致校地结对帮扶的具体实施内容与目标缺乏清晰界定。各地、各校在实施时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可能造成帮扶过程的不统一和不稳定。校地结对帮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经费等,没有明确的资金保障机制,很可能导致实际帮扶行动受限,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在同一区域内,不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虽然校地结对帮扶策略具有针对性的精准特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帮扶资源分配的政策限制等问题。项目成效的显现依赖于时间的积累,这决定了其对政策稳定性的高度需求以保证可持续性。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减少项目中途的放弃或资源的逐渐减少,以免影响整个帮扶计划的成效。缺乏政策监督和评估机制,这可能导致校地结对帮扶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能确保帮扶行动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不当做法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二)合作机制有待优化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其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和丰硕的研究成果[13]。乡村振兴覆盖面较广,涉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方面,而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着各种现实挑战和变化的需求,普遍存在地理位置偏远、发展视野局限、缺少发展亮点导致内生动力不足,亟需在创新方面实现突破,需要较为完善的外界帮扶体系助推发展。其中人才是引领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必将在结对帮扶的舞台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通过校地结对帮扶,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高校是为国育新人、培养人的重要基地。通过校地结对帮扶,高校可以为地方提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增强人才培育的现实性和实效性。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校地结对的人才优势更加突出。地方与高校的合作,为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就业。校地结对帮扶是一种载体和平台,促进高校和地方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未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与国家资源的潜在浪费。科研人员辛勤研发的前沿技术若仅限于理论层面,其实际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成为一项迫切任务,这不仅能为地方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增强其创新动力,还能直接促进社会福祉,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然而,目前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尚存在不足,这限制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范围。地方企业在提供科研场所和实践经验方面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而高校科研人员在获取实践平台和条件方面也面临挑战。因此,优化这一合作机制,建立更为紧密和高效的合作关系,对于促进教学、学习与实践的融合,加速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至关重要。

(三)人才流动隐患待预防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激活是持续做好乡村振兴事业的根本源泉。从振兴主体的角度看,人才是关键。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4],人民群众从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对于生存与发展更高的要求,使得农村地区成为人口的净流出地,造成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同时,在地化的农民群体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校地结对帮扶的过程中,涉及到教师、学生等人员的流动,他们助力乡村的过程就是将所学所知作用于客观的乡村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校地结对帮扶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的发展形成内在契合的关系,而不是各自为战、割裂地顾此失彼。高校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当地实际,发现问题并为地方提供切实可行、适应经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师资的流动性可能会影响到帮扶项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在校地结对帮扶中教师频繁流动,可能会导致帮扶计划的实施中断,从而影响到受帮扶地区项目的实施和质量的提升。在校地结对帮扶下,高校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输送到乡村,为农民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但是从当前校地结对帮扶的实践可以看出,师资、管理人员的流动性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效果,导致项目执行计划的不稳定。

四、校地结对帮扶助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校地结对帮扶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过程。高校与乡村地区的合作,实现知识、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更好地响应党的方针和国家政策。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深化改革高校育人的体制和机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

1.完善顶层设计,把准校地帮扶“定星盘”。政策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校地结对帮扶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来保驾护航。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能够在科研机构、高校和教师间形成较强的吸引力,鼓励和支持科研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要以政策激励优先支持高校内的涉农的科研项目,在经费和人才上予以倾斜,协调推动有组织科研,统筹人才、团队和平台的培育、建设、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推动校地结对帮扶走深向实。通过政策引导科教研和社会的深度融合,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能够促进行业协作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平台的建立,以及知识的传递、应用和创新。

2.创新管理模式,激发服务地方“驱动力”。乡村振兴与校地结对帮扶的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学校应当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对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服务社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创新校地合作的方式方法,改善创新环境,与政府部门、产业和其他社会创新主体建立紧密联系,共建乡村产教融合基地,支持与服务企业发展。将高校能力提升与地方需求结合起来,建设新型研究平台,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3.搭建研究平台,提升乡村振兴“贡献度”。研究平台能够显著优化科研效率,促进研究资源的高效利用[15]。要积极搭建汇聚各方智力支持的科研平台,加快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对接乡村振兴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帮扶的精准性。积极投入到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的实践中,注重发挥高校智慧高地的作用,与联盟单位共建产业平台、共享优质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共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在政策、制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实际问题与需求,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进行现场指导、结对帮扶,将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探索乡村振兴方式创新与发展路径,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打造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

1.健全校内帮扶工作机制。校地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是做好校地帮扶的依据和守则,不仅能为保障服务地方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而且能够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各部门的分工,切实增强帮扶的实效。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及学科优势,激发和调动师生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发扬“产学研协同”办学特色,立足产业需要,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建设研发能力强、产业匹配良好、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平台,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学校加强对驻村工作中优秀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不断挖掘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并将其补充到工作方案中,完善帮扶工作的内容和体系,把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2.深化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为了确保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提前制定帮扶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目标,签订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并认真组织各单位实施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变动,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帮扶措施。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深化与地方政府全方位、高质量、常态化合作。另外,在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与典型案例,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力宣传,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和氛围,打开校地结对新局面,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3.完善人力资源支持机制。通过选派政治过硬、党性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肯吃苦、肯奋斗、善创新的人才梯队,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对驻村干部要加强政治觉悟、工作能力、个人素养综合考核。面向乡村发展需求,做实做细选派工作。充分发挥选派人员“领头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助农新思路、新方法,创新打造资源融合平台,建立“学校+地方+社会主体”的运行机制,与地方政府齐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格局。

(三)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1.创新学校科研评价体系。要通过科研评价改革让蕴藏在高校中的巨大创新潜能充分释放,不断完善人才评价的体制机制,淡化单一的量化指标,着力破五唯,建立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和贡献的科研评价体系,更多地从发展潜力、社会贡献等维度评价人才。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学校相关管理层需要推动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合理合规使用科研经费和相关倾斜政策去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直面课堂,转变高校教师的观念和理念,要将目光从教学和研究的局限中解放出来,积极对接社会的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科研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

2.致力做强做优专业学科。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绝不是让高校舍本逐末,而是要在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外溢效应。因此,校地合作助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抓好自身的主责主业,通过建设一流专业,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将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有机结合知识体系,构建“螺旋式上升”的认知途径,适当压缩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和综合训练学时,重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在课内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培训以及科研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输送到对应的乡村振兴企业。通过创新“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适应重大战略发展的导向与引领,更好地关注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健全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培养一流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经济发展。

3.将双创嵌入育人全过程。技术创新对产业保持韧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6],创新要素作为地区科技进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可通过优化配置有效赋能共同富裕发展[17]。高校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要找到高校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的关键结合点,努力提升人才创新素质,不断释放高校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前沿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创新成果在乡村振兴中落地见效,增强科学技术在空间上的扩散和转移[18],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高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从教育抓起,通过课程、主题教育促进新发展理念在师生间的传播。其次,要深化与产业界和社会的联系,以现实需要和实际生产力为导向,围绕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强化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和技术革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训等诸多环节。通过构建相对完整的培养链条,用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强化学生的个人素养,促使这些能力和意识得以外化,具体转化为实现创新和创业目标的实际行动。再次,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努力营造崇尚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强化原始创新成果的培育、孵化与转化,引导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构建起支持创新、保护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

概而言之,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其社会责任所需。新时代新征程上,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高校理应发挥自身所长,竭己所能,自觉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面积极贡献智慧,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创新、组织方面的独特优势,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密切对接乡村振兴中的短板弱项,更好地服务国家农业强国战略愿景,从而使自身在和国家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中获得更大发展潜能。

猜你喜欢
校地发展
校地协同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