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硬化模型参数试验研究及其在基坑工程的应用

2023-03-15 08:16
陕西水利 2023年2期
关键词:割线黏聚力摩擦角

胡 峰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1 引言

基坑工程的建设常会对其周边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基坑的变形规律展开研究。

郑华[1]以某基坑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探究基坑的变形规律。孙铁军等人[2]基于GWO-SVR 模型,对基坑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对其变形影响最大的因素。曹程明等人[3]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基坑水平、竖向位移情况。郭景琢等人[4]以某地区基坑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模拟和HSS 本构模型,分析其变形规律。

本研究以某地区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HS 模型,开展三轴试验,以得出土体的相关参数,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基坑的水平位移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变形规律及HS 模型的可行性。

2 试验方案

本研究以某地区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基坑内不同深度的土体进行取样,分析其力学性能。土层1 为黏土,土层2 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土层3 粉质黏土,土层4 为粉质砂土。各土层的相关参数见表1。

表1 土层相关参数

为研究不同土层的力学性质,对取样的土体开展三轴剪切试验。分别考虑不同围压对土体割线模量、破坏比、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开展不同等级荷载下的标准固结试验,以得出参考割线模量。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分别对4 种不同土层进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在剪切试验的初期,随着垂直位移的增大,偏应力增幅较大,当应变接近于15%时,偏应力变化趋势趋于平缓,此时有最大偏应力。根据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的试验结果,得出不同土层在围压为100 kPa 时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的参考割线模量和破坏比见表2。

表2 不同土层参考割线模量和破坏比

由表可知,不同土层的参考割线模量和破坏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土样4 的参考割线模量最大,其值为9.2 MPa,土样2 的参考割线模量最小,其值为2.7 MPa。土样1 的破坏比最大,其值为0.96,土样2 的破坏比最小,其值为0.89。

分析土体的摩尔应力圆曲线,得出与莫尔圆切线的公式,根据该公式可得出不同土层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值。不同土层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见表3。

表3 不同土层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由表3 可知,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层的黏聚力差距较大,土层3 的黏聚力最大,其值为25.4 kPa,土层4 的黏聚力最小,其值为2 kPa。土层4的内摩擦角最大,其值为36.9°,土层2 的内摩擦角最小,其值为25.7°。

为探究土体试样在疲劳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开展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在加载的初期轴向应变和偏应力增长关系接近于线性增长,当卸载时,其偏应力发生突变,轴向应变有微弱的回缩趋势,再次加载后,其偏应力迅速增大,偏应力增长速度大于首次加载的偏应力增长速度,说明重复加载对于土体的强度具有提升作用,有利于增大其偏应力,改善其应变情况。

为探究不同土层轴向应变和其所受轴向荷载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标准固结试验,其轴向应变-轴向荷载曲线见图1。

图1 轴向应变—轴向荷载曲线

由图1 可知,土体试样的轴向应变和轴向荷载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轴向荷载逐渐增大。在相同轴向荷载作用下,土层2 发生的轴向应变最大,土层4 发生的轴向应变最小。在加载初期,土体试样的应变-荷载曲线较为平缓,随着荷载的增大,试样的应变-荷载曲线逐渐变陡。说明在试样所受的荷载较大时,试样发生的变形量较大。

土体的压缩模量主要与其孔隙比有关,为计算土体的压缩模量,研究不同土样孔隙比和轴向荷载之间的关系,不同土样的轴向荷载-孔隙比曲线见图2。

图2 轴向荷载—孔隙比曲线

由图2 可知,不同土层试样的轴向荷载与孔隙比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随轴向荷载的增大,不同土层试样的孔隙比逐渐减小。在同一轴向荷载作用下,土层2 的孔隙比最大,土层3 的孔隙比最小。这是由于土层2 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土层3 为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的压缩性较大,所以在相同情况下,其对应的孔隙比较小。根据上述曲线,可计算得出不同土层的压缩模量。其中,土层4 的压缩模量最大,其值为10.6 MPa,土层2 的压缩模量最小,其值为2.5 MPa。

4 工程验证

以某地区基坑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较小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验证试验的可靠性。

有限元模拟的相关参数见表4。

表4 有限元相关参数

以该基坑的两个测点(CX3、CX6)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其开挖深度与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深度下土体的变形规律,其水平位移-深度曲线见图3。

图3 水平位移—深度曲线

由图3 可知,当深度较小时,不同开挖深度的水平位移差距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大,不同开挖深度的水平位移差距较小,水平位移数值较为集中。不同测点下的水平位移-深度曲线变化规律一致,CX3 测点的数值模拟与实测水平位移差距最大值为1.12 mm,CX6 测点的数值模拟与实测水平位移差距最大值为0.83 mm。说明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的差距较小,采用HS 模型对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5 结论

本研究以某地区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HS 模型,开展三轴试验,以得出土体的相关参数,提高有限元软件,对基坑的水平位移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变形规律及HS 模型的可行性,得出以下结论:

(1)土样4 的参考割线模量最大,其值为9.2 MPa,土样2的参考割线模量最小,其值为2.7 MPa。土样1的破坏比最大,其值为0.96,土样2 的破坏比最小,其值为0.89。

(2)土层3 的黏聚力最大,其值为25.4 kPa,土层4 的黏聚力最小,其值为2 kPa。土层4 的内摩擦角最大,其值为36.9°,土层2 的内摩擦角最小,其值为25.7°。

(3)在加载的初期轴向应变和偏应力呈正相关关系,其增长关系接近于线性增长,当卸载时,其偏应力发生突变,轴向应变有微弱的回缩趋势,再次加载后,其偏应力迅速增大,偏应力增长速度大于首次加载的偏应力增长速度,说明重复加载对于土体的强度具有提升作用,有利于增大其偏应力,改善其应变情况。

(4)当开挖深度较小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距较小,当开挖深度较大时,数值模拟与实测值的差距较大。不同测点下的水平位移-深度曲线变化规律一致,CX3 测点的数值模拟与实测水平位移差距最大值为1.12 mm,CX6 测点的数值模拟与实测水平位移差距最大值为0.83 mm。说明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的差距较小,采用HS 模型对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割线黏聚力摩擦角
借助摩擦角 快解匀速运动问题
潮流方程的割线法求解
土体参数对改良黄土边坡变形的影响
从一道试题谈圆锥曲线的切割线定理
从圆的切割线定理谈起
考虑土拱效应的铁路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黏聚力强度对滑面作用的差异分析
摩擦角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及标准研究
MARKET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