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如何带动服务贸易全“数”优化?

2023-03-15 00:47关秋韵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业态跨境贸易

□ 文/本刊记者 关秋韵

从2022年1月1日到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运行生效整整一年——一年来,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的服务贸易总额超过万亿元,其中,数字知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宅经济”持续走高。

尤值得注意的是,RCEP各成员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赋能的服务贸易方面都作出了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如果说过去一年RCEP推动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开放的步伐,那么这场“重振服务贸易”的周年考正迎来成绩公布的倒计时。

01 /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室外展区(图源:新华社)

02 /江苏一家综合保税区的工作人员正在跨境电商保税货物打包区域打包货品(图源:新华社)

互联网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些高度依赖旅游业等传统服务贸易的东盟国家遭到痛击,曾经依靠某一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也能实现发展的“滤镜”被打碎,优化升级服务贸易变得必要而紧迫。

但重振疫后的服务贸易,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从服务贸易的规模来看,RCEP各成员国发展不均,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较于非东盟成员发展水平较低,在RCEP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前五名榜单上,东盟“榜上有名”的仅新加坡一家。此外,服务贸易的分类结构也并不均衡。多数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旅游、运输、劳动力出口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非东盟成员以及新加坡则在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如商业、金融、通讯、数字信息等新兴领域。

“但窗还没完全关上。”在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看来,各国依然在重振服务贸易的路上稳步前进,只是驱动力变了。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下,RCEP生效将推动依托互联网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以适应疫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上,疫情使跨境服务贸易和远程服务贸易的需求增大,比如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网上交易会,这些新业态新模式会有更大的商机。”王受文表示,RCEP体现了特殊和差别待遇,让区域内的国家既能选择“大步快走”也能选择“小步快跑”,而数字经济就是其中的“调节器”,它拥有“全民皆可参与”的特性,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而在这“一池春水”中,则要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新业态所掀起的“涟漪”最大,一年中的进出口规模分别快速增长,成为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新亮点,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新业态“闯出去”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近1/3的B2C(企业对个人)跨境电商交易发生在中国。中国的跨境电商贸易整体规模从2018年不足1.2万亿元快速攀升至2022年11月的超2万亿元。尤其在RCEP生效以来,跨境电商发展拥有了新的制度支撑。“RCEP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窗口,特别是维持对电子商务不增税、线上消费者保护等,都为跨境电商的生态提供了包容性,也为商品跨境流通降本增效提供了新支撑。”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宏观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曹玉娟指出。

迎着新风口,新业态一再衍生,早已不仅停留在“买全球”之上。现如今,国货正搭乘着RCEP的东风“买卖全球”。无论是来自东南亚的上班族,还是日韩的学生党,打开购物网站,选择喜欢的“中国制造”并下单,海外邮寄、清关、转运,直至打开包裹,前后不到10天。

新加坡华裔姑娘刘婷是“反向海淘”的“资深用户”,衣服、书、玩具等都从中国网购,“中国小家电便宜且质量好,这里的华人华侨装修时,都恨不得全部用集装箱从中国运输家具。看到我们这样淘货,其他许多新加坡当地人也在试着从中国海淘商品”。她还观察到,不少华人还做起了反向海淘的生意,也有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投身于跨境电商贸易。“加入这一行列的门槛降低了,很多人都从中国海淘物品囤货在家,再在Shopee开网店卖”。

新业态的衍生也在为下游的细分领域提供新增长点。跨境物流方面,许多国际物流转运公司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元,不仅可以重新包装、全程录像、实时跟踪清关和物流进程,还可以提供免费仓储,买足备齐后一起发货。每逢“双11”,许多公司还纷纷推出“买买买”的运输优惠政策。此外,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直播也方兴未艾。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消费场景加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同样晋升核心赛道的还有互联网金融行业。

RCEP区域内的消费者普遍对数字化服务持开放态度,乐于尝试更便捷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如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这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实际上,针对金融服务,RCEP明确要为金融系统提供充分政策和监管空间,通过磋商等方式讨论解决国际收支危机,并通过过渡期和过渡条款等设定,兼顾不同成员国间的金融发展差异。

在金融科技应用、数字普惠金融、区块链金融等领域,区域出海的中资企业也不在少数。RCEP生效后的第3个月,中国头部跨境支付企业—连连国际正式上线印尼本地收款账户,为中国B2B(企业对企业)外贸商家提供跨境收款、货币转换等综合服务;4个月后,蚂蚁集团相继联手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当地合作伙伴推出了“Alipay+全球跨境支付”解决方案,目前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已落地18个蚂蚁Alipay标准的电子钱包,覆盖电商、餐饮、交通、购物等众多支付场景。

企业获取新空间

在传统外贸业态中,中小微企业或者个人常因规模小,资金不足,很难取得相应的进出口资质,只能借助外贸代理商实现进出口,需承担较大资金成本和风险。且中小微企业通常只生产中间产品,无法及时与终端客户沟通,获得市场有效反馈,从而丧失了建立自身品牌和高溢价的可能性。

不同于以往的是,RCEP生效后的数字化平台将碎片化、小单化、移动化的贸易流程变得十分简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平台寻找全球各地的买家,极大降低了参与全球贸易的门槛。

如果说RCEP生效之初,众多企业还站在起跑线上,关注着如何起步才能避免行差踏错;那么一年后的今天,企业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顺着数字经济的大势,做到脱颖而出。金杜律师事务所曾发文给予企业几点建议:

利用RCEP条款实现更好布局。一方面推动物流企业、基础设施企业、数字经济平台企业、数字服务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畅通数字贸易通道;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营商服务,切实加强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关RCEP条款、原产地证书申请等内容的高质量培训,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培养吸引更多数字贸易人才。积极推动建立跨学科、操作性更强的数字经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产学研结合,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提高配套服务,打造更适合国际人才生产生活的环境,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落户。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用好RCEP国家市场海量数据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在当地打造数实融合的典型案例,这既有利于企业重组和利用全球要素资源,赋能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有利于将自身利益与当地用户的利益牢牢地绑定在一起,树立起企业品牌,减少数据跨境流动的阻力,从而更好开拓RCEP市场。

周年考之下,RCEP在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俗之绩。当前,服务贸易的体量还在与产业发展的碰撞中不断增大。未来可以期待的是,依托RCEP联通15国市场的便捷性、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完善的贸易规则,RCEP将为全球贸易投资发展带来更多确定性因素,助推经济全球化更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业态跨境贸易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贸易统计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