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撑起乡村致富伞

2023-03-15 00:42刘伟松
浙江共产党员 2023年2期
关键词:菇农松阳共富

刘伟松

“红领助农”团队在叶村乡香菇种植核心区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为广大菇农带货/松阳县委组织部供图

冬日叶村,种植大棚的一排排菌棒上,一朵朵“小伞”密密麻麻,饱满圆润,空气中菇香四溢。食用菌作为叶村乡的主导产业,具有起步早、发展基础牢、规模大的优势,年产食用菌1400余万袋,占松阳全县的近三分之一。

2021年8月,我到叶村乡任职,到任后便带领新班子走到田间地头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经过走访,发现虽然食用菌产业势头足,但存在种植低小散、销售场地有限、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等诸多问题。要想实现主导产业的持续造血和致富功能,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提升食用菌产业“钱”景,我奔波于菇农家中、田间地头,对接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省市农科院等单位,于2021年年底,牵头谋划了食用菌数字化产业园共富项目,探索打造规模化、园区化、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化的产业园。

项目谋好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问题,资金哪里来?土地怎么办?技术问题如何破解?为了真正把项目落地落实,我带着班子一遍一遍地修改项目建议书,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协调土地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争取到的第一个项目是松阳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配套中央资金2000万元,计划新建交易市场、冷库、仓库、电商直播楼、物业楼、农产品加工楼等,打造“生产—存储—加工—销售”全链条。

我坚持把高质量党建作为共同富裕的“红色动能”,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利用中央扶持革命老区专项资金,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方式,建立了“食用菌”共富工坊,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不仅为菇农提供食用菌菌棒加工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还带来2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2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同时,还实施了菇棚改造提升、操作道建设等项目,改善了菇农种植环境。此外,还集中流转河头村、松山村闲置用地40余亩,新建两个香菇共富基地,通过“租金+运营回报”的方式,促进村集体增收。截至11月,叶村乡消薄综合指数排名全县第一,吸引媒体争相报道。

为了提升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我们利用乡贤资源,与省农科院、杭州朝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争取食用菌激光助长技术实验项目,通过数字化、科技化种植提高产量质量,预计提升食用菌产量15%以上。与丽水市农科院合作,设立农林技术推广与研究项目示范基地,不断研发食用菌新品种,探索菌棒替代材料,降低种植成本。目前,竹屑替代部分木屑实验已获成功。

2022年12月,我们新招引了浙江慧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7300万元建设特色食用菌智慧型栽培教育实训基地,含特色食用菌智慧型集约化栽培大棚、食用菌天然复合调味品和即食型食用菌制品厂房、SC车间和生产线等,填补松阳食用菌产业后端加工的空白。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乘着浙江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让食用菌产业撑起乡村振兴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经济提质、产业增效的富民产业。

猜你喜欢
菇农松阳共富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楼上楼下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