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沙漠文旅初探

2023-03-15 09:40艾迪生张家燕
当代旅游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旅沙漠旅游业

艾迪生 张家燕

[内容提要]文化润疆实施以来,新疆各界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文化活动来推进交流交往交融。首先解决以什么文化进行润疆的问题,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升级提供支撑,文旅融合为文化润疆工程提供推进的具体形式。本文以新疆地区独特的沙漠旅游景区为样本,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沙漠地貌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实施。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文化润疆为新疆地区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以文化为纽带,大力发挥文化的产业作用,以文旅融合推进文化润疆工程。

一 文化润疆的提出

从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中央先后召开了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七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为对口援疆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布局,开启了新时代的“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2018年各地推进“文化润疆”见诸报端,2019年7月,在第七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汪洋强调“要扎实做好文化教育援疆,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开始了从文化援疆到文化润疆的转变。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检索知网文化润疆主题论文,有从文化润疆的逻辑起因等角度研究其对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建构功能,并提出制度引领、意识锻造、故事讲述的时间路径(青觉2021)。有从文化润疆理论要旨、价值意涵、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杨昊霖2021)。有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解读文化润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指出实践路径应从法制保障、文化保护、创新交融平台等方面施行(张伟君2021),并积极展示文化润疆的具体成果。文化润疆实践以来,援疆省份开展了多种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活动。文化润疆需要产业作为抓手,以旅游产业作为切入点,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内生动力。

二 文旅产业融合现实路径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建设文化强国为旅游业明确了发展方向,也需要旅游业更加主动发挥作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传播中国文化、展示现代化建设成就、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沙漠地貌分布广泛,近年来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利用沙漠地貌发展旅游业,并将文化融到旅游产业中,在新疆沙漠景区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 新疆沙漠地区文旅产业现状

在旅游资源动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还是需求端,只有满足旅客需求才能进一步引发接下来的消费行为。其中引力系统负责吸引,如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资源分类,新疆地区六大类型资源齐备,在68种基本类型中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首位,拥有除海洋景观外的其他类型景观。

据新疆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数据显示,虽受疫情影响,2021年前11月新疆旅游仍实现了双增长,累计接待游客1.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0.26亿元,同比增长51.67%。新疆在文旅系统聚焦“文化润疆”“旅游兴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开发精品景区。2022年,新疆5A级旅游景区日均接待量已突破11万人次,7月以来,那拉提、喀纳斯、天池、赛里木湖、可可托海等景区每天实际购票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

在新疆,优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多分布在北疆城市群周边,如天池、赛里木湖、喀纳斯等地,以自然风光为主。在南疆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如喀什、和田,游客则可以体验多样的民族风情。在南疆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南疆面积的80%,沙漠地区地处偏远,缺少水源,人迹罕至,气候条件恶劣。这大大提高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难度。

南疆兵团地区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十四师昆玉市,均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环境艰苦、气候恶劣。近年来兵团师市利用独特地理环境开发旅游业,第一师阿拉尔向沙漠要土地,通过不断播种绿色,在沙漠边缘形成绿色生态屏障。团场职工种植的果园靠近沙漠边缘,做起旅游业,利用家庭农场做农家乐。十一团沙漠之门景区举办沙漠越野挑战赛,沙漠骑骆驼、骑马、滑翔伞等项目,吸引游客体验沙漠风情。第三师图木舒克依托永安湖生态旅游区开展沙漠冰雪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冰雪运动,带动当地职工就业增收。第十四师昆玉市,举办枣花文化旅游节、放风筝大赛、摩托车越野赛等文旅活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目前新疆沙漠地区开发的旅游景区(见表1):

新疆沙漠地区开发的旅游景区

在景区类别分布上,围绕沙漠资源开发的旅游资源,以沙漠旅游观光为主,或就近开发沙漠骑行、沙漠冲浪等项目;靠近塔里木河水源的沙漠边缘则为胡杨林观光项目;沿昆仑山脉北部的城市则以沙漠古遗迹为主。在对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受限于当地资源条件,沙漠旅游景区开发同质化比较严重。张进福在其论文中辨析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关系,前者为一种旅游产业或企业视角,而后者体现旅游者主位视角。当我们将南疆沙漠这一独特资源当作旅游资源并开发成景区,易局限于沙漠的特有属性,突出沙漠物理属性,神秘、荒凉、苍茫、壮美等,作为景区并开发配套景点,然而此举并不能在同类型景点中脱颖而出,在距离消费市场更近的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区,近年来也开发了较为成熟的沙漠旅游景区(见表2)。

内蒙古、宁夏、甘肃地区沙漠景区分布

在我国八大沙漠景点中,位于内蒙古的四大沙漠景区位置距离城市较近,周边有银川、西安、包头、北京等城市,其中库布齐沙漠距离北京700公里,高铁2小时直达呼和浩特,进入景区只需4小时,可以满足京津冀区域游客短途旅行需求。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景区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宁夏及周边省份是沙坡头景区的一级市场,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来自宁夏、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方的游客最多;河南、四川、北京等地方的游客次之,上海、天津、浙江等距离较远的省份的游客较少,这反映出客源地存在距离衰减性规律。

四 旅游新业态对沙漠旅游景区的启示

1991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旅游六要素概念:“行、住、食、游、购、娱”。在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下,一批专职旅游从业者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他们游走在各旅游景点,或者自费挖掘人迹罕至的区域,通过影像记录在网络传播,获取点击率,从而提高粉丝数进行流量变现。职业旅游博主后置行为带来的收入,作为下一个目的地旅行启动资金,进行下一轮旅游—传播影像—收益的循环中。

关于旅游动力研究显示,人对旅游的需求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在需求层面,有主观需求,如对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喜爱和追求,或纯粹是逃离当下繁忙工作的束缚,追求短暂的“诗和远方”。

旅游不但需要软环境的支持,如假期制度、出行政策、城市管理等,还需要硬环境的支持,如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在旅途中获得良好体验。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新疆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机场数量达22个,兰新高铁的开行,缩短了新疆与其他省区市的时空距离。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新疆地区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除了考虑本身景区的吸引力,交通条件、经济能力、出行时间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对比我国八大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资源禀赋,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距离城市消费人口近,且开发较早,产业配套齐全,作为区别于城市的景观,对周边游客吸引力大。地处南疆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国内最大的流动沙漠,拥有壮丽的沙漠景观,但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局限于沙漠景观本身,更应该借助沙漠这一意象,开发出更多的产品,以对其他沙漠旅游区形成区分。将沙漠地区作为旅游吸引物的载体,可以启发我们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

五 结语

充分利用新疆当地的历史文化,结合沙漠景观特点,创新文旅产品,如古丝绸之路遗迹、玄奘西行记、新疆地区屯垦史等,将历史影视化,开创沙漠文化主题乐园。从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挖掘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向社会主义美学汲取营养,为大众提供全新的文旅产品。

猜你喜欢
文旅沙漠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走进沙漠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穿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