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2023-03-15 03:05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育人

刘 丹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贵阳 551400)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意识形态交流交通交锋的主战场,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发挥思政教育的强大功能。但是,就高校现阶段的思政教育现状而言,存在思政课“孤军奋战”、课程思政“形式化”“喊口号”等问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指的是课程承载思政,将思政元素寓于通识课或专业课之中,强调各门课程都肩负着育人职责,思政课程需要与专业课、通识课等协同共进,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思想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表率作用大的“三有人才”。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关系解读

(一) 两者之间的联系目标一致、方向同向、内容互补,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天然优势,两者均是以“课程”为载体,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核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纽带。首先,育人目标一致体现在思政课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均是以培育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其中思政课程作为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渠道,着重利用五门理论课程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课程思政则要求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素材,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思想的并行发展。其次,方向同向体现于两者均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充分彰显育人功能和引领作用,都是旨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因此,高校开展思政工作必须明确思政课领航地位,发挥专业课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从而实现显隐结合,实现思政育人从专人转向全员。最后,内容互补体现在思政理论五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目的性及中国特色性,而课程思政主要依附于数学、英语等通识课,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内容涵盖广阔,是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二) 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思政”内容不同。思政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更强调“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政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等元素渗透于各门课程,对学生的思想信念、行为观念产生“无声”的影响[1]。其次,课程地位不同。思政课主要通过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入了解“四史”,认识国情、世情、党情;而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旨在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最后。在思政教育方面各具优势。其中思政课程是以思政教育为主的理论性课程,而课程思政要深挖隐匿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人文素材,更强调“方法”,具有隐性教育性、创新性等特点,比思政课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思政教育内容的延伸和细化。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内容上、地位上存在一定区别。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一) 应对新形势下思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从全球视野来看,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潮,以及“躺平”“佛系”逐渐成为部分青年的口头语,西方敌对势力试图用思想文化渗透的方式抹黑我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做好长期与不良舆论作斗争的准备,将培育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第一要务,抓好课堂这一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主渠道,引导学生利用唯物辩证法批驳各种错误思潮。这就要求高校立足时代使命,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依托协同育人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引导其树立健康的“三观”[2]。

(二) 回应新时代对思政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随着高校招生计划人数的持续攀高,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于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如学生数量增多,教育管理难度增大,管理事务增多;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经费等出现短缺问题。现阶段,党中央和国家对思政课内涵式建设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思政课师资力量显著提升,但仍有少许院校存在思政教师力量匮乏的情况,面对整个学校的思政工作,高校务必要配齐配足教师队伍,打造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素质高、能力硬的思政教育队伍。如此,才能促进各主体、各学科间的协同育人,保证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三) 满足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坚持党的领导,践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将各门课程、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每一环节联通,共同培育社会所需人才,从而为顺利实现中国梦奠定人才基础。另外,课堂作为教师传道授业释惑的重要场所,也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担,要践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将思政元素渗透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使青年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扎实的栋梁之材[3]。因此,作为新时代一线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价值引导,重视学生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鼓励他们将自身理想同国家理想相结合,自觉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选择

(一) 制度协同,提供保障一是组织保障。高校党委需要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提高对协同育人的重视,经常性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交流分享会,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及时反馈解决,同时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监督管理,肩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需要利用网络媒体统筹整合有关思政元素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打造“多向联动重温雷锋精神,VR追寻红色足迹”“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文化自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研究”等精品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基层党组织需要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小组,做好宣传课程思政理念的工作,使这一理念渗透到全体教师心中。群团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宿舍等)需要积极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红歌大赛等正能量活动,将传统文化、党的新理念与活动融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二是制度保障。其一,建立管理制度。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要将价值引领纳入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文件审定之中,进一步明确德育教育要求,并要求教师融入价值引领要素,避免课程思政“喊口号”“两张皮”现象的出现。其二,建立责任落实制度。高校要注重提升党委、校长、各职能部门、教师等主体的政治觉悟,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设置责任监督部门,对上监督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是否肩负起自身领导职责,对下监督每个教师是否肩负起思政教育职责,将这些内容纳入教师年末考核之中;还要对协同育人中失职失责进行问责,对履行职责不力者进行严肃批评,进而为协同育人开启新的篇章,唤醒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担当精神[4]。三是机制保障。高校首先要建立教育主体联动机制,打造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各学科教师、辅导员等主体协同育人共同体,其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利用思政课数据库、思政教育学科资源平台等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趣性,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来促进专业课教师的发展;专业课教师需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深挖课程中暗含的思政元素和人文素材,如草业科学专业教师应收集和整理在作物、牧草育种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科研背后的故事等,使学生感受育种学家的爱国、敬业等精神。其次,高校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设立课程思政研究课题,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研究之中,提高其参与协同育人的自觉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供支持。最后,高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满意度和接受度为评估标准,通过对课堂教学、学习效果、学生日常表现等进行全面且综合的评价,以保证协同育人效果。

(二) 课程协同,处理关系一是处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想保持一致,必须在思想上和具体实践中同向同行,依托“显性+隐性”教育,形成协同育人大合力。在思想认识上,两者理应坚持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育人方向的一致,思政课要注重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政治大局、国家大局,坚定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必须紧跟思政课程步伐,共同培养学生对先秦子学、两汉经学等历史文化的认同,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对民族精神进行弘扬。在具体实践中,两者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高校应建立以思政课为主、课程思政为辅的育人体系,明确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为协同育人注入时代气息。如,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可利用“超新星+直播”的形式,针对非洲之角爆发的蝗灾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从蝗虫的生物学特性、变态类型、地理分布、防治策略等方面开展详细讲解,就蝗灾啃食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根系,使粮食减产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引导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用自身的生物专业技术为建设魅力中国而不懈努力。二是处理思政课与专业课关系。其一,思政课程要坚持学术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在上好五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将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融于课程教学中,保证思政课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发展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积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学生之问,教师既要以问题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活用素材,将生动鲜活的时代素材与基础理论耦合,更要创新方法,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教学,破除思政课传统模式的桎梏。其二,专业课要彰显“思政味”,教师要找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契合点,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资源,制定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和教案,用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为依托来进行专业教学,精心打好组合拳。三是处理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的关系。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需要明确自身定位,思政课教师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学生传输理论性知识;通识课教师要在授课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前进目标;专业课教师要促进知识教学与价值教育的同频共振,在无形中实现立德树人[5]。与此同时,通识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应主动挖掘思政课中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自觉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环境,破除课程思政的学科壁垒和孤岛困境。

(三) 要素协同,把握维度一是推动思政课深化改革。高校要提高思政课的专业水准,加大创新力度,保证课程与时俱进,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专业性、创新性和时代性;思政课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典型人物事迹、党的新理论成果和新思想等内容,通过“三下乡”“务实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让综合实践引导大学生从眼睛看、用耳听逐渐过渡到用脑思考、用心学习、用行动践行,从“纸上谈”变“实践行”。如,推出“马列经典诵读”“红烛思政”“百年·荣光”等活动,形成“线下+线上”互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通的教学新模式。二是提高专业课思想高度。在教师层面,高校专业课教师需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踊跃参加教研会、集体备课、赛课等形式与思政课教师合作,探索出立足本专业特色、契合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方式;还要关注教育部出台的方针政策,了解现阶段国际形势,将热点话题、时事政治等巧妙地与专业教学融合,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让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三观的培育和人格的健全。在学校层面,高校教材的选用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保证教材蕴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家国情怀、公民素养、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加强教材建设,推动立德树人、培养创新思维进教材。三是明晰课程育人向度。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课程育人向度模糊问题,高校教师除了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明确课程育人方向,即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四个”自信,形成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其劳动精神和道德品质[6]。高校则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德为基、以文为养、专思交融”的思政教育,做到整体谋划、系统设计、统筹协调、一体运作,着力发挥专业课、通识课、思政课育人功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协同进化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