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心理治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3-15 03:05刘洪铭张昭琳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治疗师心理咨询

刘洪铭,张昭琳,杨 帆

(1.山东省戴庄医院, 山东 济宁 272000; 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 10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自2012年,国家正式出台《精神卫生法》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社会各界进一步厘清精神治疗、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区别与联系,不断修正和完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服务评价体系,尤其是取消了心理咨询的统一认证,继而发展起来更为规范的心理治疗体系。然而,对于心理治疗行为的属性表述相对清晰,明确其为医疗行为,并且要求心理治疗只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之内进行。作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心理治疗也于2022年开始了高级技术职称的认定,与临床执业医师及执业护士等人员具有同等类别身份。如今,医师护士等人才的培养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体系日趋完善,只有心理治疗师的培养相对薄弱,依然没有国家层面或教育层面的完善体系,导致心理治疗发展相对滞后。由于教育的滞后,医疗机构心理治疗人员配备不足,一些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治疗人员由精神科医师兼任,而精神科医师则多为临床专业出身,并未受过系统的心理体系教育,多数精神科医师都是参加工作后,阅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通过了心理治疗的考试,即开展心理服务,甚至一些医院的心理治疗人员由外科、神经科等专业人员转任,带着明显的药物临床思维开展心理治疗工作,致使患者无法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服务。由此可见,建立心理治疗教育体系尤为重要,而推动当下心理治疗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学院校心理治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目标导向性不清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详细区分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三者之间的培养差异。首先,由于国家层面尚无明确规范,且没有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教育体系,心理治疗行业缺乏统一的领导。心理治疗人才是进入医疗机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与医学生的准入一样,设置准入门槛,以保证心理治疗的专业性。其次,心理治疗的涵盖范围相对广泛,不仅针对普通心理咨询包括的一般心理群体,也包括一些精神障碍群体,这就对心理治疗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养的要求理应更高。但目前各类高校心理门类下课程设置大同小异、针对性差,培养目的性不强、方向不清,导致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都出现了问题,专业性更难保证,严重地阻碍了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最后,由于目标导向性问题,教材设置未成独立体系,许多教材为精神医学与心理咨询结合的产物,没有专门针对性教材。

(二) 师资配备专业化不强

当前,能够为心理治疗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是各级精神卫生机构和设有精神心理门诊或病房的综合性医院,可见心理治疗的师资更应该医疗化。目前,全国各类开设心理学科的院校,其师资配备大多来自于师范院校或综合院校师范专业,甚至偏重于发展与教育方向或者基础心理学方向,而应用心理学方向下的临床方向较少,更有一些院校配备管理心理、工业心理、设计心理甚至金融经济方向心理学教师。师资配备专业化堪忧,致使学生获得感不足、专业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如果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课程教学,那么对其相应的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则会更高。如美国学校心理协会提出了心理学教师的十一项技能,仅仅教育与教学能力就包含了领会和运用团体动力学相关理论、对课程功能有深刻把握、课堂氛围的营造、活动课的操作技术、把控课堂的能力、教学反思与反馈能力和人文关怀等7项能力。我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危机干预、课程设计以及与知识体系相匹配的技能等方面,如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技能、课题研究能力和授课技能等。

(三) 实践教学水平低

理论培养与相关实践没有有效衔接,是当前在培养心理治疗专门人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实习医院来访者隐私性高,要求专业性强,现场无从观察,医院出于安全和伦理考虑,要求学生不能观摩治疗,不能私自与病人接触,这些临床要求无疑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学生进入临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高校教师不具备心理治疗能力,完全依靠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而带教老师多为精神病学出身,对心理治疗运用较少,只教一些精神症状学内容,真正一线临床心理治疗师没有时间带教,同时考虑到私密性,不让学生见来访者等,没有完善丰富的实习教学资料,没有课堂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没有对应的教材,致使学生未能真正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一些医院只重视临床实习生,对于心理治疗实习生重视不足,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没有系统的带教任务。同时,一些学校也没有制定规范的考核流程,有的甚至仅只有一个实习记录本,而且一般是由学生自己填写,有的虽然制定了平时考勤考核制度,但真正落实的不多。一些学生因为不准备从事这方面工作,认为自己参与这种实习没用。之所会产生这种想法,主要还是由于学校课程针对性不强,故而导致学生不思考、不交流,实习流于形式。

二、实践化教学改革的作用

(一) 提高学生积极性

2022年,全国应届毕业人数已超过1 000万,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就业压力大,心理相关专业就业不容乐观。2017年以前,学生报考心理咨询师非常积极,这从另一个层面上反映出,任何一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就业寻求出路。2017年9月,人社部正式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无疑打击了部分心理专业学生,对未来陷入迷茫。因此,心理治疗的出现使心理专业学生再次看到曙光,而不少学生缺乏对精神病医院的了解,一听去精神病院工作就望而却步,认为精神病院是可怕的地方。同时,由于传统偏见,社会对精神卫生机构的印象普遍不好,甚至歧视。因此,通过实践教学让同学增进对精神机构和对心理治疗面对的群体有所了解,使同学们对未来的工作有所了解,对未来的环境产生期待。有利于提高他们行业选择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参与到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也让同学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行业竞争力,提升了工作成就感。

(二) 提升心理治疗能力

当前,要培养一个心理治疗师,并使其达到独立临床执业的标准,周期较长。通过进入参与到实践化教学的阶段,使学生尽快掌握分辨正常人群的心理疾病和异常人群的精神疾病的能力,进一步分清心理治疗具体的准确服务的范围,与传统心理咨询手段相区别,进而选取符合临床疾病需要的心理手段和方法。同时,心理治疗能力的提高,也能彰显工作价值。稳步提升心理治疗能力,提升心理服务水平,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拓宽自身生存空间,实现人生价值。

(三)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目前,许多加入心理学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心理专业学生,选择心理学的动机就包括自身心理建设的需要。学生群体是心理问题高危群体,以山东某三甲精神病院为例,每年青少年儿童就诊人数高达两万人,年均住院人数近两千人,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压力等日益突出,青少年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确诊率连年增加。一些青少年有自伤行为、自杀动机;一些青少年遭遇欺凌,被周围同学孤立,内心孤独,缺乏社交能力;一些青少年家庭不幸,父母教育失当,缺乏安全感。一些学龄期青少年因此选择休学、辍学,甚至再也无法踏入学校。他们有的寻求帮助,有的自我解决,但陷入迷茫,痛苦加深,更加绝望,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或精神障碍。因此,心理实践水平不仅是助人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周边家人、朋友都有所帮助,对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发展健康同伴关系,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寻求适当方式满足个人需要,正确处理目标与努力的关系,树立奉献助人的价值观念,都有极大帮助。

三、医学院校心理治疗课程模式的建构

(一) 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心理理论在精神病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但依然不成系统,没有结构化的教材体系。因此,要建立专病专治的教学模式,区别开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合理引导、分开教学,在专业名称、培养方向上突出自身特点。本科阶段的教育是基础,将心理治疗或临床心理学作为单独专业进行设置十分必要。同时,重构心理治疗教材,建立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疗、心理精神疾病康复为主的教材体系。

(二)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5年,国家开始心理治疗师的考核,心理治疗师有了自己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这表明,国家已逐步认可心理治疗这个职业。让整个心理行业从业者觉得自己的专业更加正规规范,对心理职业的认同感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了社会对心理治疗行业的认可,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如今,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建设工作,要借着国家大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让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进来。不仅学生要实习,老师也实习,让医生走进课堂,让教师走进医院,医院课堂相结合,共同培养适合发展的人才。

(三) 重视临床教学

课程设立要突出临床重点,弱化比如管理心理、人力资源心理等课程比重,重点讲解咨询实践方法、临床试验方法、实践操作方法等,理论要加强,实践要提高,使教学更加贴合实际。临床重点不仅仅是突出实践,更为重要的是要突出中国特色,扎根于中国传统,培育出符合中国人特点、中国基本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治疗体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培育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尤其是,心理学本身脱胎于哲学,中国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孔孟老庄、程朱理学等思想深入人心,传统道德思想根深蒂固,哲学文化修养应当成为心理治疗人员的必修课,对中西方文化合理批判能力应当成为心理治疗师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兼收并蓄、中西结合,使心理治疗由一门单一的技术学科发展成为富含人文精神的人性学科,理性与感性相融合,使心理治疗更加具有温度,成为未来心理治疗学科发展的重点。心理治疗行业是一项助人的行业,其必然会与价值修正产生联系,价值修正或干预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在抑郁症、焦虑症甚至是强迫思维的治疗中,价值的修正与树立都是极为关键的,治疗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哲学修养和理性思维等都显得极为重要。

四、结语

心理治疗的课程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如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增加,全世界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的患者或潜在患者已经接近四亿,而我国精神疾病负担更重,大概超过了一亿人。我国的精神科从业人员相对缺乏,以中部某县级精神病院为例,心理治疗师仅1人,全市心理治疗师仅12人,而全市精神病在院病人超过2 000人,许多患者住不进院,得不到有效治疗。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飞速发展的当今中国,物质与精神发展没有并驾齐驱,差距巨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国人的心理适应还没有完全跟上,社会竞争加剧,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而随着国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心理治疗的接受程度也明显改善,大家对精神心理问题不再讳疾,精神科门诊量连年攀升,而随着精神科的不断发展,临床一线的工作者逐渐发现,很多精神心理问题单纯依靠药物无法解决,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神经症、情感障碍等问题占据了大量门诊,心理治疗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如何贴近时代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广大医疗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治疗师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