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城市商业街道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商业街为例

2023-03-16 06:27张妤婧韩瑛ZHANGYujingHANYing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山西路商业街商圈

张妤婧 韩瑛 ZHANG Yujing HAN Ying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提升城市商业街道公共空间品质,使人们拥有更好的感观体验,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对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商业街的公共空间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立面、剖面及步行空间行为活动分析挖掘现存问题,提出改造策略。

环境行为心理学;城市商业街道;步行空间;街区更新

0 引言

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将其运用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等领域,可使设计者准确把握使用人群的行为活动特征与心理感知需求,使其以理论指导的形式在营造人性化城市空间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的行为即人在所处环境中进行的各类活动,虽然由自身主观控制,但是环境有诱导或阻碍作用,环境中的任何一种刺激都可能导致处于其中的人表现出不同行为,故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与空间营造有必然联系。同时,在空间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人并不完全依照设定好的模式进行活动,也会产生一些无法预判的行为。故环境与人的行为是相互作用、双向影响的。如今许多城市商业街道的更新与建设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导致公共空间质量较差,行人的空间感受大打折扣。本文运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挖掘城市商业街道现存问题,探索城市商业街道设计策略。

1 中山西路商业街概况

呼和浩特市商圈众多,其中中山路商圈是核心商圈,内含维多利商厦、振华购物中心、王府井百货等;万达商圈位于东部居民密集区,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商圈;火车站商圈作为呼和浩特市传统的商业区、物流港,主要以批发市场为主,缺乏有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嘉贸购物中心商圈交通便利,集聚购物、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但相对其他商圈整体实力偏弱。

故调研对象选择中山路商圈中山西路商业街中的某一路段(下文简称M2路段),中山西路商业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与赛罕区交界处,西侧是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回族人民聚集地,仅有1.8km长的中山西路商业街年商品销售总额超过50亿,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被誉为“青城第一街”。M2路段位于中山西路商业街东端,现状肌理如图1所示,周边现状如图2所示,道路等级划分如图3所示,建筑多为体量较大的商厦,且排布紧密。

1M2路段现状肌理

2M2路段周边现状

3M2路段道路等级划分

2 现状分析

2.1 立面分析

1)功能 M2路段共有店面53间,功能类型7种,从立面处理可以看出,路段建筑多为高层商厦,是非常繁华的商业综合体街区。

2)透明度 界面总透明度为63%,M2路段多为商业综合体,底层多采用透明橱窗及透明门窗增加吸引力,提升商业活力。

3)开敞度 非连续性界面总长度为29.2m,总开敞度为4.7%,由于M2路段寸土寸金,因此商业综合体整体布局集中,街道开敞度较低。

2.2 剖面分析

从M2路段中选取4个节点进行剖面分析。

1)1-1剖面 位于M2路段西端约50m处,临街建筑为单层商业,前区及人行道较宽,但停放车辆较多,商业活力一般(见图4)。

41-1剖面

2)2-2剖面 位于星悦荟商厦前,临街建筑为多层商业,前区及人行道较宽,车辆停放数量较多,但由于商业业态丰富,吸引了部分人流(见图5)。

52-2剖面

3)3-3剖面 位于民族商场东部,底层多为室内商业且无对外开放的可视性较好的入口,前区活力一般(见图6)。

63-3剖面

4)4-4剖面 位于M2路段端部,且具有较大高差,吸引力较弱,商业活力一般(见图7)。

74-4剖面

2.3 步行空间行为活动分析

观望与驻足人数占比相对较高,逗留与休息人数占比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M2路段相对开放,座椅数量少且卫生情况较差,可提供休息功能的长椅多位于其他路段,出现顾客疲劳无处休息,环卫工人在台阶处休息的现象。行人在M2路段的活动类型主要包括购物消费、休憩就餐、休闲娱乐、酒店住宿,其中以休闲娱乐为主,其次是购物消费、休憩就餐,酒店住宿类活动最少。

3 现存问题及改造策略

公交站台置于隔离带中,狭窄难行,可设计宽敞、舒适、秩序稳定的公交车站,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附近商厦较多,送外卖的电动车车流量较大,可重新规划外卖电动车的交通路线;非机动车道常有行人出现,人车混行,可设计一些标识区分车道;公交车站东西两侧设置共享单车停放处,停放缺乏秩序,可放置标识物等予以提示;许多车辆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空间,遮挡商铺入口,可适当设计围挡及标识物等提示规范停车秩序;由于高差等问题,路段东端一片较开敞的区域缺乏活力,可设计景观节点吸引人群,增强活力,带动附近商业发展;路段中缺少可供休息的座椅,疲惫的环卫工人就台阶而坐,可设计可达性好、舒适性高、不阻碍人行活动的座椅;路段中现有许多小吃车摊位,占用人行空间,可集中设计临时流动摊位,采用装配式技术设计及建造,以利于拆除和移动,方便进行统一管理;路段东端垃圾箱利用率不高,行人随手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影响街道环境,可设计可识别度高且能引导人们主动进行分类的垃圾箱。

4 结语

城市商业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经济命脉,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当今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商业街道不仅承担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而且影响人们漫行其中的主观感受。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以满足人们主观感受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商业街道,总结分析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策略。

猜你喜欢
中山西路商业街商圈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洗碗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李晶晶作品
虚拟仓城中山西路
关于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讨以兰州中川小镇项目为例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