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2023-03-17 03:04兰红娟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兰红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實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 2022年10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病程、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48.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实施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疼痛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7--03

在骨科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中医学将该病纳入“麻痹”范畴[1]。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下跌。为促进预后康复,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护理遵循中医药辨证施护原则,使护理内容更具全面性与针对性[2]。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探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0月- 2022年10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年龄<80岁。排除标准:既往存在腰部外伤史者;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者;伴有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认知状态异常;临床检查资料丢失者。根据组间性别、病程、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中,病程8个月~20年,平均14.24±2.06年;年龄42~72岁,平均65.27±2.13岁;女27例,男27例。观察组患者中,病程6个月~29年,平均15.20±0.55年;女28例,男26例;年龄46~74岁,平均64.35±2.64年。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和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本研究已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同意。

1.2  中医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参数变化、口头讲解疾病内容,遵医嘱提供服务等基础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中医护理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全方面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计划健康教育,采用发放小册子、课堂讲解、宣传、讲座等形式,讲师分轻重详细解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特征以及平常护理要注意的事项,结合中医治疗、饮食规范、锻炼身体以及情志护理。

(2)日常生活的护理:认真对待每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以及病房环境,使患者更好地熟悉环境,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及护理。

(3)情志护理:采取有效的中医情移性护理法,通过中医的七情分属五脏配五行的身体病理,需要针对患者的性格、心理开展护理,适当的调节情志。对特殊的患者采取特殊的心理治疗,详细对患者解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知识,协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阴影,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多听一些民乐,通过视线转移,放松心情。一直保持乐观的精神,避免不良的情绪和刺激。

(4)饮食的护理:①气滞血瘀证。根据住院观察,患者多数出现食欲不振、便秘等情况。建议患者清淡饮食,禁止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患者改善1周左右就会有所成效。②风寒阻络证。大多数风寒的阻络证患者畏寒、少汗、怕冷。建议患者多吃生姜、羊肉、木耳、薏米等驱寒食品,少吃油炸等食物。2周左右,患者就会有所改善。③肝肾亏虚证。主要症状有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等。建议患者多食用益气活血、滋补的食物,如肝、山药、枸杞、菠菜、黑豆等食物。忌吃辛辣、酒等刺激性的食物,患者食用2~3周,可减轻病痛。

(5)功能锻炼:遵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锻炼,由小幅度增加到大幅度,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使腰部慢慢伸展,增加腰部的力量,达到活气、活血、舒筋的效果。在锻炼前要和患者说明锻炼的原因、意义、注意事项,并且鼓励患者完成锻炼。

(6)拔火罐护理: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程度采取拔火罐干预,促进气血疏通,消淤散痛。在实际应用中,可参照患者实际证型不同,对火罐使用方式做调整。例如走罐,先在患者皮肤处涂一层凡士林,然后放置火罐,待吸住后在皮肤上缓慢移动;留罐,即在火罐固定后停留一段时间,通常留罐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闪罐,火罐吸住皮肤后迅速拔下,反反复复经过多次,直到患者拔罐处皮肤呈现潮红色即可。

(7)中药敷贴:中药药方为没药、海桐皮、乳香、五加皮各15g,红花、透骨草、桂枝、伸筋草各20g,诸药混合研磨成粉后,将其装到药袋中,放到清水中泡1h,取出拧干水份,再将其放入蒸锅中蒸30min,蒸好后将药袋放在常温环境下,温度降到40℃后,置于患者腰椎大肠俞穴位处,热敷15min,热敷频率为2次/d。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患者进行20天的治疗,通过《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痊愈为腰腿疼痛的消失,腰部能正常活动,无明显的压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直抬腿活动无明显阳性;显效为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腰部可以正常活动,放射性疼痛明显减轻,直抬腿实验无明显阳性;好转为腰部活动的改善,有利于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腰部压痛和下肢有轻微的放射性疼痛,直抬腿体征弱;无效为主要病症毫无变化。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观察例数×100%。

(2)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利用10cm的游动标尺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最疼为10分,无痛为0分。分数越低代表疼痛程度越轻。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48.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提高预后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高发人群主要来自32~60岁中年男性,这与国内的数据报道相一致,研究对病患的职业缺少调查,中青年男性的从事工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现有着主要的联系,此类患者在从事体力活动需要格外注意腰部的预防,如果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3-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这一结论与吴美华等[5]学者的研究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分析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症状中的前五名主要包括气滞血瘀证、风寒的阻络证、肝肾亏虚、湿热瘀、痰瘀阻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和肾虚两种,然而在本研究中肾虚证型是与其他病症相结合的存在。在中医护理中的策略,一是腰痛的临床护理,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主要是腰痛,占总比例的96%,同时腿痛以及活动受到限制[6]。二是饮食指导,患者的饮食规律非常重要,本病症主要的症状是气滞血瘀,所以合理的饮食规律对病情有重大影响[7]。三为情志护理,基于中医情移性护理原则,通过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保持治疗积极性。四是指导患者采取功能锻炼,强度依据患者实际状况,逐渐提升腰背肌肉恢复,提高康复效率。五为火罐干预,通过患者具体证型,选择最为适宜的拔火罐方式进行干预,幫助腰背部位疏通气血[8]。六是中药热敷,这种方法能够直接通过患者皮肤的渗透作用,将药物渗透到皮肤组织,并在药物的作用下促进患者毛孔逐渐扩张变大,从而更好地使药物分子渗透到患者的筋骨,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病功效。

综上所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策略,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临床有效性,促进患者康复。

4  参考文献

[1] 傅秀珍,陈梦丽,陈少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1294例中医症候特征及护理探讨[J].广东医学,2013,34(13): 2112-2114.

[2] 李奕祺,白慧英,陈晓霞.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型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46-48.

[3] 黄琳,余娟.护理干预对中医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10): 1573-1574.

[4] 徐浩,江泓,范娇.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4):646-649.

[5] 吴美华,朱翠平,朱莉.中医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精神心理状况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0,41(8):51-54,58.

[6] 张文娟,刘晶晶,游佳,等.基于”随症采集”实施中医针对性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51-53.

[7] 俞梅,牙爱萍,麻绍芬,等.中医护理技术延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144,155.

[8] 张桂平,赵立军,陈立军,等.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0):88-90.

[2022-02-13收稿]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