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新格局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四步法探索

2023-03-17 04:53祝大勇赵然
关键词:大思政课思政理论

祝大勇, 赵然

(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此从教学内容上搭建起了集理论、历史、现实、价值于一体的完整课程体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去教育引导学生,使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可感知的力量,内化为行动的力量。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推动“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统一,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构建。实践教学对于实现“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统一具有重要的链条联结作用,通过创设和完善实践教学链条步骤可以调动多重教学场景,整合丰富教学资源、达成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为“大思政课”格局构建提供持续动力。

一、守正创新丰富育人理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步法的生成依据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构建“大思政课”的重要动力链接机制,能够让学生在主动的实践参与中,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解释力。理论教学有其特定的逻辑链条,与之相应,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示这种逻辑关联和问题进阶,形成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实践教学联动进阶。实践教学因其遵循着认识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充分培养大学生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认识是主体基于实践而产生的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1]“正确的认识”即超越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产生于实践也需要回到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才能真正突破感性和经验的边界,实现认识与实践循环式上升发展。可以说,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决定了思政课要想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现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目标,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换言之,脱离、偏离实践会让“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的德育教育滞留于抽象结论,只有回到实践,回到产生理论的时代语境社会场景中体验感受,回应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理性困惑,思政课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地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实践生活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息息相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使得思政课的时代担当不仅仅局限在于对学生进行“要实现什么、为什么要实现”的解释性回答,更要在具体行动的维度帮助学生回应“如何实现”这一具有方法论性质的能力考验,这恰好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义,即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的现实情怀。可以说,实践教学以“改造世界”维度进行行为表达,不仅体现了思政课在“解释世界”时内容上的有效性,也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范围,因而作为思政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大胆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步骤联动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的意义建构。建构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通过包括教师在内的其他个体或者群体的帮助,以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方式,对原有知识的主动加工和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传递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包含以下几个因素:一定的知识体系,特定的社会情境,主体间的协作交流,个体性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认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向度上产生了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也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角度为实践教学的链条式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践教学的链条式开展依据课堂学习的原理性知识,在以课堂、校园和社会为主的不同场景中进行实践活动,开展辩论交流,深化对策研究,促使学生将课堂上的教材体系转化为知识体系并在情境、协作、交流中转化为价值体系,进而内化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之中,完成学生基于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更新,同时完成学生对包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综合能力的意义建构。

(三)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拓展高校思政课全新实践教学空间

中国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经历了从“以PC互联为主的社会弱联结阶段”到“移动互联网主导的社会强联结阶段”,如今已经进入到“以5G和智能为特点的社会超联结阶段”[2]。“超联结”意味着深度融合,意味着万物互联,意味着社会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同时也意味着人在处理与世界关系过程中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改变。可以说互联网发展的“超联结”阶段加速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速度,而全媒体的传播格局以其时空的交错性、资源的丰富性、参与的广泛性和互动的即时性也改变着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既然“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3]这就使得高校思政课面对青年学生时需要回应理论困惑和现实问题,在凝聚社会共识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有的话语情境、话语内容、话语主体和话语表达,顺应互联网时代突破时空范畴、实行平等交流、主张主体参与的时代特点,将“互联网+”的教学形式贯穿在教学过程尤其是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实践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智慧虚拟场景,探索虚实结合的全新实践育人空间,以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青年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群体特征。

二、四维递进落实育人目标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步法设计的基本遵循在构建“大思政课”的时代背景中深化实践教学探索,需要依据教材内容,毕竟任何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际对策的探索,都要围绕于教学内容、契合于教材体系并且建立于一定的学理依据。但又不能仅仅依靠于脱离实际的理论想象,否则会陷入“纸上谈兵”的空想,要进入广阔的社会空间,运用丰富教学资源构建实践大课堂的格局。如前所述,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从“知识体系”“社会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等方面开展实践教学,进而对接“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实现学生良性发展和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以知引情:以经典感悟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

“满足认知冲动容易使人主观上有满意感。”[4]作为理论课堂的延伸,实践教学同样注重知识积累和理论学习,即通过经典文本原始文献的拓展阅读,以经典感悟对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从而将“知”从学生对于知识、规律、本质的理解和感知拓展到学生对于世界、对于时代的看法。文本作为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有着不可取代的可信度,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也有着不可代替的专业性,实践教学通过对于经典文本和原始文献的运用,尤其是通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对于文献的时代背景、核心观点、历史影响等方面的梳理不仅会对课堂教学起到承接和深化的作用,也会对整个实践教学形成正向的“首因效应”。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完整文本以及文本诞生的全部过程,感受彼时毛泽东面对中央对于井冈山根据地的担忧和根据地人们关于“井冈山的红旗能够打多久”的疑问,所做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力回答了整个过程,进而延展到现实广阔空间,增强学生对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坚持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体认,引发学生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同其所处的资本主义世界环境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矛盾”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延伸性思考。

就文本而言,其本身理论性较强甚至有些晦涩,单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会在实践教学之初困难重重,于是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推出一次文本展览”的活动方式,带领学生寻找文本、感悟文本、展示文本。展览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将理论学习中的抽象概念通过历史文本的具体载体呈现出来,也通过文本的权威解释将正确的理论从繁杂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来,因而能够满足学生将教材体系转化为知识体系过程中的理论需求。如《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的学习可以拓展阅读《中华民族的人格》(张元济编著)、《中国精神读本》(王蒙主编),从鲜活素材中汲取不竭精神动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想》(四卷本)重点篇目、《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及“习近平足迹系列”等系列书籍,从中感悟“实践出真知”和“思想指导实践”的伟大力量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自主收集和扩大阅读和分享范围。而无论是哪方面的内容,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基于对权威观点的理论需求,搜集文本、整理材料并统筹布局,最终形成诸如“星火燎原·峥嵘岁月”“中国精神系列主题展”“初心如磐·使命如炬”等线下的实际展览。展览开始后,辅之以专题网页的方式进行网上展览,组织学生对参展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并投放平台,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保持文本展览长期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关注现实、关心时代。

(二)以情通意:以特定情境引发学生的共情共鸣

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情”反映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温度,作为人类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和意志信仰的生成发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理解与特定情境相结合,形成学生的背景性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复杂性。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虚实结合的场景参观体验,在“知”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情境增强学生关于时代问题的内心体验,引发学生的对于时代发展的共情共鸣,激发学生投身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建设的真挚情怀。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涉及到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关系的内容,学生往往会忽略初步探索时期的成就,而关注曲折。课堂教学的理论引导固然重要,而通过特定情境来帮助学生回到历史、体会时代所带来的现实冲击感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理解历史脉络、客观评价历史、产生历史共情。因此,不仅可以带学生参观“大跃进”历史遗存,也要带学生参观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建国初期十大建筑,帮助学生体认尽管探索艰辛、发展曲折,但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坚强意志诸如“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同样值得关注,当热爱、奉献、牺牲通过一系列的现实场景形成感官冲击时,作为中华儿女的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以建构。

实践教学的情景设置和实地参观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场景、立体的实践教学空间。比如理解理想信念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创设实践学时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韶山冲、走进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走进西柏坡、走进梁家河、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基地等地进行参观调研;根据高校所在城市的红色资源情况进行虚实结合的情境体验,运用虚拟技术手段产生沉浸感的实践教学空间;自主建设虚拟场馆网站,通过VR全景、VR视频、3D建模等方式还原真实情境,依托互联网发展技术将实地情境迁移到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利用互联网红利感受不同时空的历史脉搏;就理想信念教育而言,教师可以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如何扬起理想信念之帆不懈努力奋斗的问题,引导学生拍摄影像资料,并且形成快闪、Vlog等微视频,发布在网络终端,进行二次传播,实现以虚实结合的特定情境引发学生的意志情怀,即虚实结合的社会大课堂中实现以“境”引“情”。

(三)以意促行:以交流交锋深化学生的坚定意志

“意”意为意志、信仰,与“情”往往相伴随而发生,但较于“情”而言更加持久、稳定、深刻,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影响着“行”的方式和习惯。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怀转化为意志则需要一个通过聚焦问题、解决困惑、讨论交锋,以协作交流推动情感走向信仰,促进思考走向深入的过程。协作与会话交流在主体建构知识意义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经过课堂的理论学习、文本的专业学习和情境的背景学习,最需要的是解决各个环节中的困惑和问题,并且在协作交流中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互相认同的价值体系,而主题研讨是群体直面问题最直接的方式。

如前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内容的实践而言,经过“知”和“情”的学习和体验,研讨主题可以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能否因为初步探索时期出现的失误和教训否定该历史阶段的重要作用;二是能否因为碎片化的历史“真相”否定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历史地位和探索成果。实践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在参观革命纪念场馆所在地即时开展实地主题研讨,研讨内容的设置来自于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讨的目的指向也是基于历史客观地评价领导人物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树立正确历史观、把握历史主流本质。(1)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对历史任务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参见习近平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56-57页。研讨的方式可以是主题辩论、心得分享等多种方式,需要学生经历“从网络上寻找对领导人评价的虚无主义观点—以协作交流进行观点批判—用论文报告总结观点完成信息发布”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师生的通力协作,特别是要强调在讨论中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总结。

(四)以行践知:以意义建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行”是主体的行为行动,是“知”“情”“意”的外在表达和检验标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指向实践的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内在的规定性。意义建构是指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在性质、规律等方面建立起较为深刻的联系,在“辅助完成知识的系统建构”“促进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励对复杂问题的创造性解决”[6]等方面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思路借鉴。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经过“知”“情”“意”的文本感悟、情境体验、协作交流已经在各方面形成了较为深刻的知识体系、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较为坚定的意志信仰。但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观察和参观,更应该是思考、研究与服务。由此,实践教学的最后一环是依托教学内容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并指向实践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进而推动实践活动走向实践、走向现实。比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七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容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院议事厅” “立法直通车”“板凳民主”“网络议政”等基层民主实践,引导学生成为组织者、参与者,不仅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将基层建议形成提案,也可以模拟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讨论基层建议如何解决,其核心就在于提升学生研究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进而明确历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可以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链条式进阶传导,逐步推进以知引情、以情通意、以意促行、以行践知,实现了“知”“情”“意”“行”和文本感悟、情境体验、协作交流、意义建构的活动对接,从而构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链。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教学链要依据课程内容的差异性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从教学目标上的“巩固理论知识—进行情境体验—深入探讨交流—完成能力提升和价值生成”的设定出发,实践活动包括从抽象理论知识习得环节到感性体验理论所生成的语境环节、再从理性与感性结合代入身份、情感和思考的对话交锋环节,达成产出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效能生成环节,环环相接,联动发力,重点关注受教育者对于知识意义的主体建构是否完整,关注受教育者能否运用形成于实践的理性认识指导新的实践活动,关于受教育者能否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若非如此,实践教学链就会被误解而流于形式、被套用成为教条。

三、着眼长远完善育人机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步法的长效保障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链的探索与应用,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逻辑,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推动实践教学长效模式的生成,对于探索和完善高校全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体系都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实践教学各步骤各环节中内容设置的规范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和内化外化规律使得理论教学始终不能被实践教学完全替代,这就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展开必须遵循理论教学内容,依据已经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化建设,制定符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理念,明确作为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包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在具体的实施环节,尤其要注意的是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原则来自于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出于对理论和实践的怀疑、困惑而想要去探究的心理状态,能够激发人们深化已知、探求新知的思维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实现“纵深发展”[7]。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就要“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肩负着回应时代发展问题、引领学生价值取向的时代使命。这就使得作为思政课重要环节的实践教学,必须回应历史进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通过实践教学让同学们体验时代课题的发展脉络和生成语境,从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和精神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比如怎样引导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中重大历史时期的这一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四个历史阶段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但其中最需要讲清楚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部分内容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内容呈现的问题指向很明确,一是如何完整认识初步探索阶段的建设成果尤其是理论成果;二是如何正确认知初步探索时期的经验教训,防止以局部的历史现象对这一阶段重要历史作用的片面性解构;三是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防止以碎片化的历史材料对领导人历史地位的整体否定;四是如何主动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2)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时指出: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要做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参见习近平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4页。

当然,这四个问题在理论教学环节都是重点,但却因来自现实生活影响带来的“未完成性”,妨碍着学生对于特定历史阶段和历史人物的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这种“未完成性”之所以明显主要是因为:第一,涉及这段历史时期的错误观点经由互联网传播扩散对理论课堂教学形成了现实性冲击,其中已经形成以重评历史、观点争鸣、否定革命为具体表现特征的虚无主义思潮尤其值得警惕。第二,学生出于“猎奇”心态,会主动地甚至是下意识地关注繁杂信息中的“非主流”信息,而且一旦被看似有根据的信息所说服,那么对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就会呈现出加倍的怀疑。因此,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青年学生对网络生活的依赖性,如何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探索,有效解决理论教学的“未完成性”就是实践教学链的设计出发点。

(二)强化主体参与,推动实践教学各步骤各环节中师生定位的科学化

受到网络各种信息的影响,理论教学呈现“未完成性”,但恰恰也说明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呈现出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特点,那么如何针对互联网传播的部分错误观点,又利用好互联网优势引导学生完成对于知识意义的主体建构,就成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换言之,实践教学链的展开和实施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也需要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主体意识。

发挥并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认识到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其一,相对于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而言,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目标制定、推动实施和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影响着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程度,更是把握着实践教学正确开展的方向,因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二,相对于互联网的辅助作用而言,“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是一个单纯的基础设施的概念,而是一个能力体系的概念”[8]。网络发展丰富了教学资源,突破了课堂教学内容边界,对于构建“大思政课”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和资源,但是却不能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有效发生。实践教学不是单纯的上网行为,这也使得教师以其专业的组织能力和设计能力在网络实践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实践教学的推进来说,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受到实践教学教师素质能力的影响,因此要推进实践教学长效发展,就需要通过机制的协调和制度的保障来增强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信心,强化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协调机制主要体现在奖励制度的保障上,以精神奖励和物质资助的方式增强教师信心,扩大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激发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主导性。

另外,“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扩展的过程。”[9]实际上对于知识经验改组重构和意义重塑的过程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思政课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在强调共性的理论灌输之外,激发学生反思性自主建构。因此,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是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求知的过程。但是受教育者的兴趣和惰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这就必须要处理好培养学生主体自觉和实行有效外部约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改变学生当前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对于思政课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漠视”状态和“围观者”心态,利用学生对于互利网的生活依赖和对于教学设计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另一方面要运用网络的痕迹管理和数据统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主动参与评价,形成过程性的评价机制,以外在的约束力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三)顺应互联网发展,推动实践教学各步骤各环节中教学空间的时代化

全媒体时代使得实践教学更多会依托互联网络,那么可以运用全媒体技术制作穿越时空的虚拟场景,即运用虚拟技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真实事件场景,充实信息和加载意义,用技术手段支撑“大思政课”建设。比如对中国精神的技术呈现,开创新的实践空间,既可以运用于《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的实践教学,同样也可以运用于感受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所沉淀所升华的精神底色、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从而更好地衔接理论教学、衔接校内“小课堂”,深化理论认识,形成实践真知。回应学生的理论困惑需要从理论文本入手,用具象的可感知的场景或事实说话,为此可以进行实地或虚拟场景体验,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研讨,完成实践成果提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

另外,网络技术在实践教学联动步骤之中的运用为实践教学的评价提供了平台支撑,全媒体的出现使得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适应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让互联网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而这种贯穿也使得实践教学更加关注个体性发展,更加强调过程性考核。一方面网络的发展打破了理论教学中教师囿于课堂的“问”“答”局限,只能关注到少数精英的困局,改变了大多数学生作为“课堂背景”的窘境,使得个体需求在网络的全员参与和深度互动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弥补课堂整体讲述之外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也为教师多方面了解学生需求、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技术便利。另一方面网络的参与使得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在身份识别和学习痕迹的精准管理中,利用后台统计和自动赋分的功能,完成及时的数据统计,这位实践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提供了精准服务。

四、精益求精提升育人效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步法的实践检验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播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价值性知识的习得和目标的完成不仅需要抽象的理论讲授,更需要经过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实地体认和价值认同,这就使得实践性学习和实践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所在高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知—情—意—行”实践教学四步法,结合理论课堂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课的实践服务活动等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效果显著。

文本展览引真“情”。文本展览是关于“知”的主题实践,其作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实践教学四步法的开端,不仅承接着理论教学在价值性知识习得方面的“未完成性”,也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正向的“首因效应”。笔者所在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视通过文本展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于是结合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推出了多次主题文本展览。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思政课理论教学推出“改革开放与我”手绘文本展览,将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的重磅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手绘展出,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的过程上坚定历史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自信。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保定市园林局和保定市连环画收藏家,在保定市东风公园举办连环画交流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连环画藏本进行文本阐释,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也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国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热情。

情境体验通实“意”。情境体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部分,它不仅适应着青年学生对于世界的好奇心态,也是教育引导者运用具体场景案例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共鸣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形成价值认同的重要环节。因此,河北农业大学运用保定市各区县的红色文化资源,创设情境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在具体场景的时空变化之中感悟历史纵深和时代发展。例如在2021年五四青年节,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思政课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帮助学生体悟20世纪大批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时期,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而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的情况。引导学生在感悟20世纪五四青年家国情怀的过程中,依据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模拟场景,改编歌曲《少年》并拍摄微电影《百年·少年》,获得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如此,学生不仅体认到20世纪五四先贤的家国理想,也在感悟各个历史时期青年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协作交流促力“行”。协作交流是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的认识深化,无论是文本展览的趣味性和还是情境体验所带来的情感冲击,都需要经过理性思考升华为持久的认同感,这是从“情”“意”到“行”的关键一步。同时协作与交流也并非单纯的思维碰撞,而是经过理性的交流交锋形成书面的调研报告,提出关于社会发展切实可行的建议。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自2016年以来收集到学生的调研报告高达1200份,内容涉及不同学科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项,省级立项10项,国家级、省级奖励10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的思维和能力。

意义建构践真“知”。意义建构是“行”的建构主义表述,不仅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归宿,也是践行理论知识体系并形成价值知识认同的最终环节。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实践教学,在其人才培养方案里将70%以上学时用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由思政课教师帮助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党的二十大闭幕之后,学校2020级法学专业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最新普法宣传、法治文化调研等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新时代新青年的新力量。除此之外,根据实践教学安排所形成的实践团队高达30个,有二三百名学生参与到实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之中,据统计,各类实践团队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高达50多项。这不仅是学生实践活动成果的有力验证,也是学生在践行真知的过程中完成的意义建构和价值认同。

总之,讲好高校“大思政课”,客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进路,也就必然要求探索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形式与效果。当然,思政课实践教学四步进阶并不意味将之模式化、固定化,而是通过其差异化和针对性应用,贯彻实现对教材逻辑体系中教学重点的层次进阶、逐步解决、最终完成,促进大学生能够完整准确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形成于实践的理性认识指导新的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