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营管理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的应用

2023-03-17 15:37廖相森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PPP项目应用要点高速公路

摘要:文章在构建大运营管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阐述大运营管理体系适应范围和应用价值,并分析该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的应用内容,提出提升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水平的具体措施,推动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PPP项目;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要点

0引言

高速公路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参与的一种项目建设模式,其在公共产品与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良好的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行管理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高速公路PPP项目建设中,开展项目管理需要遵循规范运行、严格监管的管理原则,所有的管理内容需要公开透明,实现风险分担。出于这一管理要求,在新时期,需要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通过新技术构建大运营管理体系,以此来加强不同单位、部门的协作,提升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1 大运营管理体系框架建设

1.1 基础框架建设

在計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大运营管理体系得以建设形成。从体系框架来看,大运营管理体系框架可基本概括为“1个中心、5个节点、4个保障、9个场景”[1](见图1)。这里的1个中心指的是路网运行调度中心,该中心是大运营管理体系的指挥所,其在整个运营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涉及较多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的管理部门不仅包含路管中心、养护中心、收费稽查中心,而且涉及收费站、外部联动单位,这5个职能管理部门构成了大运营管理体系的5个节点;4个保障是大运营管理体系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其不仅包含了安全保障、人力保障,而且涉及业务保障、后勤保障等内容,通过这些基础资源的保障,大运营管理体系各运营单位、职能部门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联勤联动管理;9个场景对应了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中的9项具体管理内容,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作用下,各职能部门按照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由此形成“信息共享、应急联动、高效协同”的管理机制,以满足高速公路PPP项目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

1.2 响应机制

大运营管理体系的响应是基于基本的事件场景来实现的。现阶段,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中的9个基本场景不仅包含了事故处理、施工管理、投诉与舆情,而且涉及保安保畅、应急预警、全方位巡查、设备管理、公路赔偿、突发事件等都是9大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大运营管理体系将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中常见的事件划分为9个基本场景,在考虑这些场景驱动的基础上,按照场景预判、指令双发、敏捷响应、协同处置的要求操作大运营管理体系技术平台,进行资源配置,并实施技术平台操作过程的考核监督和信息反馈,有效地打破职能部门的信息壁垒和职责壁垒。从长远发展效益来看,经大运营管理体系运行控制,创造了良好的高速公路PPP项目建设管理环境,满足了项目建设需要,同时实现了高速公路运行管理环境的优化,确保了人们出行的安全性、高效性、畅通性和舒适性。

2 大运营管理体系适用范围及应用价值

2.1 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体系,大运营管理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从适应性来看,大运营管理体系的适应范围极广,其适用于运行调度、养护、路管、收费等资源要素的高速公路运营单位,能为这些单位决策、执行、监督、考核等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

2.2 应用价值

在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行管理中,大运营管理体系能为调度、路管、养护、收费等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各部门之间工作的系统效率,提升高速公路PPP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从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过程来看,其实际的价值表现在4个层面:

(1)大运营管理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全新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实际管理中,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的应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各参与单位、部门的协同瓶颈被打破,在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下,整个项目构建了“1个中心、5个节点、4个保障、9个场景”的互通体系,为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在大运营管理体系下,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的框架得到了重新建设,即在全新的管理框架下,整个管理框架以路网运行调度中心为中枢进行指挥和调度管理。在这种管理架构下,除路管中心、养护中心外,收费稽查中心、收费站等单位均需要服从路网调度中心的指令,这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能,在各司其职中实现了高度协作,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

(3)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的深层次应用,管理主体之间的部门边界和职责壁垒被打破,尤其是在全新场景模式的作用下,整个管理框架实现了指挥、执行、辅助、保障等单元的相互协同,这不仅提升了部门、单位之间的粘合度,而且完善了整个项目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全面优化。

(4)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高速公路PPP项目各主体部门的职能管理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为明显,这使得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关联性较差,难以创新协同管理,增加了项目的管理成本。但是在全新的管理模式下,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通过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节约了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的成本,推动了高速公路PPP项目的持续发展。

3 大运营管理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的应用内容

3.1 高速公路经营应用

公路经营是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该管理项目所产生的数据较多,一般除收费数据、路面运营数据外,视频监控数据等也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公路经营管理虽然实现了这些数据的初步利用,但面对着较高的管理要求,相关部门对于这些数据的应用仍有不足,数据拓展空间巨大。新时期,大运营管理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公路经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作用下,管理部门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对过路费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车流量等信息,随后结合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可实现高速公路营运收入的有效预测;(2)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的应用,还能对用户的出行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用户出行偏好的分析,运营企业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如利用APP向用户推荐合适的出行线路等,提升高速公路经营的整体水平。

3.2 高速公路养护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PPP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管理的问题,导致高速公路在长期使用中的损坏较为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新时期,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单位可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开展公路的养护管理:(1)在初期阶段,相关单位可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支撑下,建立多维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养护系统,在该系统下,养护主体可在考虑地区地理信息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路段主体结构、附属设施、道路性能等状态信息开展养护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养护方案,确保养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在对高速公路实施养护的基础上,运营管理部门还可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养护预警机制,在该机制下,管理主体可借助大运营管理体系收集高速公路与的路面信息,在考虑地区天气、车流量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进行分析评价,预估可能发生损坏的路段,然后实施预警管理,以此来协助相关人员开展养护工作。

3.3 运营安全管理应用

开展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工作,还需要重视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这是因为高速公路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地影响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要将高速公路PPP项目的运营安全管理放在战略位置,以此来提升整体的管理效果。使用大运营管理体系开展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作用下,管理部门可系统化地收集路面情况、气候条件和车流量信息,分析这些因素与安全事故之间的关联点,并针对性地进行预防;(2)使用大运营管理体系后,管理部门还能在考虑车型、车流量及道路特征的基础上,规划合理的运行线路,有效地实现客货分离,并且通过远程引导等功能的实现,有效地避免交通拥堵等问题;(3)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在使用大运营管理体系后,还能通过该体系下的技术平台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如在大运营管理体系事故处理场景下建设安全管理平台,并对所有的车辆进行调度管理,以此来实现预警系统、应急方案和检测信息系统,提升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3.4 运营成本管理应用

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整体的成本投入较大。新时期,为提升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水平,还需要正视项目运营成本的有效管理。在信息时代下,依托大运营管理体系开展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成本管理,能有效地实现成本管理模式的调整优化,实现传统的事后成本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升级。从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过程来看,在该体系的质层下,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能系统化地建成成本数据库,对运营活动中的各种成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成本闭环管理链条,满足低成本、高收益的运营管理需要。

3.5 运营绩效管理应用

在高速公路PPP项目内部管理中,还需要重视各职能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绩效情况。新时期,各管理主体可通过大运营管理体系开展绩效管理。一方面,高速公路PPP项目内部运营绩效管理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作为支撑,在新时期,管理部门可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支撑下,通过网络传输和共享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在此过程中,所有相关的数据会集中在同一数据平台,有效地弥补人工采集绩效数据的缺陷。另一方面,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支撑下,相关部门还可系统化地设计绩效评价标准和指标,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对各个职工的绩效进行评价,这既能保证绩效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又能保证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准确性。

4 提升大运营管理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4.1 建立对讲机群组,提升信息传输效率

大运营管理体系的融合应用为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项目后期,为进一步提升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水平,还需要重视两级对讲机群组的有效建设,以此来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将两级对讲机群组分为A、B两级,一般A级对讲机群组负责日常值班调度、节假日调度,同时该对讲机群组需要对预警调度、突发事件处置调度提供支撑。在实际调度中,应将对讲机群组与路网运行调度中心连接起来,构建“一呼知全局”的协同管理模式;而就B级对讲机群组而言,其承担的任务包含了突发事件呼叫、清障救援、洒落物清理沟通等内容,这些对讲机机组多用于各运营管理主体之间,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一旦路网运行调度中心发出调度指令后,各运营主体能通过对讲机组接收信息,高效化地进行相应问题的处理,有效地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为具体的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4.2 强化路段环境管理

大运营管理体系是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全新管理模式下,深化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还需要将该技术与具体的路域环境结合起来,通过排布交叉错时巡查,强化路段环境管控。在路段环境实际管理中,还需要重视以下要点控制:(1)在发挥路网运行调度中心职能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其与5个基本管理节点的有效联系,在既有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制定联合巡查方案,为路段巡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在路段巡查管理中,各主体需要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支撑下加强合作,规范开展基础保障管理,并实施9个场景环境的控制,使得路段环境管理落到实处,提升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的实效性。

4.3 重视道路通行管理

道路通行状况是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新时期,大运营管理体系的融合应用为道路通行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中,深化其与道路运行管理的结合:一方面,相关主体需要深化“1个中心、5个节点、4个保障、9个场景”体系框架的系统分析,在发挥大运营管理体系作用的基础上,应对道路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在此过程中,针对事故处理、施工管理、投诉与舆情等具体情境,应系统规划地开展全时段、全路段的管控工作,若在巡查管控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由路网运行调度中心发出调度指令,及时地进行处理,确保道路通行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使用大运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大运营管理体系与“车辆云监测系统”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将路管中心和车管中心结合起来,实现人、车、路的有机统一,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

4.4 通过专项考核提升整体效能

要进一步提升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水平,在深化其与高速公路PPP项目结合时,还需要系统化地制定专项考核方案,对大运营管理体系职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此来提升整体的管理效果。(1)在大运营管理体系下开展专项考核时,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的目的。一般认为,实施专项考核的目的在于明确“大运营”协同管理体系各单位的职责定位,以提升该体系对不同场景的响应效率,继而发挥职能处置作用,提升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2)在实际考核中,需要加强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和路网运行调度中心的协作,构建完整的考核组织,以此来复查大运营管理体系下各运营部门专项考核项目落实情况,准确获取考核结果;(3)在实际考核管理中,需要将系统管理体系的运行作为考核重点,按照事件发生、事件处置、事件技术、反馈改进的流程进行分析,对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中各部门的问题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各单位的协同处置能力。

5 结语

大运营管理体系的融合应用对于高速公路PPP项目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新时期,充分认识大运营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结合高速公路PPP项目实际,系统化地构建大运营管理体系框架,并加强该系统应用内容和技术要点的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大运营管理体系应用水平,推动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池 涛.浅析大运营管理体系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20(26):53,84.

作者简介:廖相森(1982—),工程师,主要从事大运营管理体系在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等投资项目的应用與研究等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PPP项目应用要点高速公路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