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综合质量

2023-03-22 01:07南通市城市建设工程管理中心郁超
人民交通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线交通道路

文 / 南通市城市建设工程管理中心 郁超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在进行基础设施更新,它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市政道路工程的提升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改造效果、城市更新的质量,因此加强对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统筹考虑和严格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

道路工程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是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更新的前提下进行道路提升改造,突破了以往仅考虑补足交通功能短板的需求,需统筹考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本文就南通市工农路提升改造一期工程的实践论述如何提高道路改造工程的综合质量及对策措施。

统筹规划设计

工农路是南通城区的南北向中轴线,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道路宽60米,原横断面为三幅路型式(8+6.5+4+23+4+6.5+8=60m),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严重,行车舒适性差;双向6车道的机动车道间以交通标线分隔,存在局部车行混乱;交叉口交通存在瓶颈堵点,慢行品质低等问题,亟待进行综合改造。

方案设计时按“U”型界面空间一体化统筹,优化交通通行、公共活动、景观绿化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推动地面设施和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统一谋划。

设计时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提升通行能力:优化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断面布设等;可按照成片化、网络化、系统化的思路系统研究交通节点疏解和三行系统建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建筑立面提升:根据项目街区的特点,充分挖掘、整合南通独特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提升建设范围内的建筑立面,打造有亮点、有特色的建筑立面。3.统筹管线综合:改变以往“重地上轻地下”的设计理念,开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摸底调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对地下老旧管网提档升级,促进城市集约高效、转型发展包括杆线入地、管(杆)线综合布设、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等。4.优化交通组织:优化绿色交通、推进慢行系统、完善停车秩序。包括公交候车亭、交通标志、智慧交通、轨道站点的便利换乘、公交线路优化等,因地制宜增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5.景观绿化增量:根据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增荫添彩”工程要求,研究高品质街边游园、街心绿地以增加城市总体绿量;大力实施“空转绿”工程,结合拆违、拆破、拆旧、拆临,腾出城市绿化空间;研究生态绿道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体系,实现城市绿道全面连接和贯通,满足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需求。6.完善城市家具:包括公共照明、交通管理、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公共服务、路面铺装等6大类。有序引导路灯、信息牌、交通杆等街道家具集成化布局,提升街道空间的利用率。

改造工程特点

工程体量大、战线长、多专业交叉施工相互影响、协调管理难。本工程不仅有主体施工的道路、桥涵、排水管道等诸多工序、而且穿插配套单位管线施工。新建管线有供电、给水、雨水、污水、燃气、通信管线、照明,后期还有绿化、红线外场地铺装出新等,施工期间相互干扰大,现场协调管理难。

交通矛盾突出,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复杂、导改难、交通疏解压力巨大。工农路两侧沿线居民小区集中、企事业单位商家众多,被交道路多,交通流量大。工程改造时必须确保原有交通通行,工程改造分两幅进行,原有的交通压力全部压缩到一半通行路面上,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压力剧增,合理优化的交通组织设计,是本次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

管线迁改量大,工程推进阻力大。地上地下需迁改杆(管)线众多,实施时由于管线间的相互影响,部分需先迁改至临时杆线上,待条件具备时需二次迁改才能到位,推进阻力大。

工期压力大。道路因交通需要,分二次半幅施工,相当于新建两条道路,而且施工期间经历中、高考,冬雨季、高温季节施工等,同时受杆线迁改、房屋拆迁等影响,有效施工期较短,工期压力大。

施工场地狭小。本工程道路红线外侧就是商铺、小区、企事业单位等,红线外侧场地无法利用或借用,半幅施工的区域,场地狭小,有限的空间需充分合理规划加工场地、材料堆放、机械停放等,施工受限。

对策措施

针对改造工程的以上特点,为将本工程建成惠民工程、精品工程,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精心组织协调

1.制定交通导改方案。在主体工程设计时由设计单位同步进行交通导改方案设计,建设单位组织交通管理部门、沿线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并邀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对方案进行论证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导改方案,将导改涉及的工程量列入招标工程量清单范围。

2.加强管线协调。本工程管线有供电、通信、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等,供电、通信由架空改地埋,给水、雨水、污水、燃气都需提档升级,除雨水管道外其余管(杆)线由各产权单位自行组织实施,进场施工单位多,协调难度大。为此,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多次召集相关管(杆)线单位协商,根据初步确定的交通导改方案,明确各自的进场时间和工期节点,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并严格按预定的目标执行。

3.合理安排工期。为较少工程实施对社会带来的交通压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工程招标前,根据工程的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及工程的实施内容并参考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合理制定目标工期。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增加机械设备投入、增加施工人员数量、安排白天和夜间二班连续作业,以确保施工进度。

严格质量控制

1.制定创优目标。开工伊始,明确本工程的创优目标——“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针对此目标,编制工程创优计划,围绕“精心、精细、精雕、精品”的项目文化,对工程的特点、难点、关键点进行分析,通过组织措施、制度保障措施、质量过程控制措施、技术管理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创优工作。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工前,要求项目部建立了切实可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完整、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质保体系下,纵向制定了从项目经理到现场作业人员、从上到下的项目质量责任制,横向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过程控制来保证施工质量;以高、精、专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队伍来实现质量目标。

3.落实技术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各阶段施工图纸的学习,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重点和关键点,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工程创优计划。制定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案,对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依据规范检测要求和工程量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规划,以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施工参数制定,主要是对试验检测单位的施工参数进行了规范性比对,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对为满足工艺和外观要求,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对参数进行了调整。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要点和质量标准,提出操作人员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因素和避免措施。对工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试验检测设备等进行定期校验与检定。制定专项的施工技术方案,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方案实施。对排水管道、道路各结构层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实行首件试验制。

4.抓住质量控制重点。重点控制:各结构层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和、碾压质量、顶面高程、厚度、平整度、养生等工序项目,每层结构层都需经弯沉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结构层的施工。沥青纤维碎石封层施工前对水稳表面的清洁度、干燥度进行把关控制,施工过程中把控纤维粒子和喷油量。

水稳、沥青砼施工质量控制;采购优质原材料,拌和时对拌和场专人跟踪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水稳应及时检测含水量、水泥剂量、碎石级配等指标,沥青砼应及时检测含油量、碎石级配等指标,并根据自检结果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根据路幅宽度,合理设定摊铺机拼装宽度,在混合料摊铺阶段做到摊铺机连续摊铺,减少施工接缝;水稳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及时保湿养生,封闭路口,防止车辆闯入。

预控质量通病

严格控制防裂缝措施,针对本工程战线长,地下管线多且复杂,道路两侧小区出入口多的特点,对道路防裂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单位专门对道路防裂作出了加强变更,项目部主要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段落,尽可能减少施工接缝,出入口处尽量做到连续施工;2.严格控制施工缝、新老搭接处台阶的宽度、直顺度、压实度;3.所有施工缝处理均严格按设计方案执行,加铺检测合格的土工格栅;4.对过路管及新老路接头处铺装土工格栅;5.对沿线重型车辆进出较多的,及检查井集中的路口满铺经编玻纤格栅复合土工布,尽量减少并延缓反射裂缝;6.机动车道封层调整为为沥青碎石纤维封层;7.对二次调井的检查井盖四周铺贴自粘型抗裂贴。

结语

为了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和构建现代社区的要求,各级当地政府都响应着国家的号召,加大了对城市道路体系的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服务,还可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进而大大地提高了民众生产劳动的效率。工程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项目的质量,从而推动中国市政道路项目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管线交通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繁忙的交通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小小交通劝导员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低锰管线钢的相变行为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