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生活
——读怀特海《教育的本质》

2023-03-22 10:38合肥晚报凌琪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怀特海古典本质

合肥晚报/ 凌琪

《教育的本质》,听起来生冷硬,一旦涉足,竟也别有一番清新怡人的湖光山色。掩卷感慨,开卷有益,诚不欺也。

怀特海出生于英国东南部的拉姆斯盖特,祖父和父亲曾先后任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教育家。怀特海1880 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攻数学,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校担任数学、哲学教师。

对很多国人来说怀特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数理逻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也仅限于此,而且拉第二把小提琴,光芒被罗素遮蔽了一大半。实际上他“独奏”的曲目成就更大,影响更深刻而广泛。《过程与实在》是过程哲学的奠基之作。其中的重要思想对哲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他主要的著作还有《科学与近代世界》《观念的冒险》等。怀特海本身的知识体系是英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度与观念的产品,同时又对自己赖以塑造成熟的“生产线”予以深刻的哲理层面的剖析反思,充满了睿智和远见。

《教育的本质》是一本教育文集,作者根据亲身体验,以及作为数学家和哲学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英美等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教育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前言》提示,本书共七章。前三章主要探讨的是教育的基本理念问题,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从技术教育、数学和大学的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在第一章“教育的目的”中,怀特海提到,一些学校在某个时期充满创造的活力,后来却迂腐而墨守成规。原因就在于,学校深受呆滞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在教育制度中如何防止这种思想上的僵化陈腐?一是“不要教授太多学科”;二是“将教学内容讲透”。

在第二章“教育的节奏”中,怀特海认为,人的心智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忽视和否认这些规律的存在,所安排的教育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必须符合教育的节奏性特点。而所谓教育的节奏,就是“教授适合他们的学科,并帮助他们采用适合他们的学习模式”。

在第三章“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中,怀特海提到“知识”和“智慧”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个人可以轻易获得知识,但未必能轻易获得智慧。从“智慧”和“知识”的逻辑关系,引出了“自由”和“训练”的逻辑关系。他认为,“在理想的教育中,训练应当来自学生们的自由选择。而自由也应该在训练的帮助下获得更大的可能性”。

在第四章“技能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中,怀特海认为,“一个理想的行业,工作即娱乐,娱乐即生活”,这种三位一体的思想就是技术教育的理想。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劳动应该与人们的心智和精神紧密结合,在相互渗透中共同发展。技术教育注重动手能力、手眼协调、随机判断,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判断能力来自对知识的自由运用。

在第五章“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中,怀特海强调,在对待古典文化的学习上,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图片在头脑中刻下历史的印记,了解人们的服饰、房屋、技术、艺术、宗教的嬗变过程,既不要把古典文化当成教育中需要大量阅读的专家课程,也不要让学生在毕业后对阅读古典文化变得淡漠。

第六章谈数学。怀特海认为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数、量和空间关系上,而是应当上升到哲学高度,让学生认识到数、量与空间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第七章“大学及其作用”中,怀特海阐释了大学功能,即大学是一个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力的地方。

作者在以上各章中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这一核心命题,突出地表达了“要在教育中拒绝僵死的知识和呆滞的思维”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本质》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一卷在手,英伦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联想起培根、霍布斯、洛克等英国近代思想巨匠的风采。另外,代入感很强,所谓代入感就是现实感。

例如高校教师论文压力很大,通过署名作品或论文数量来衡量一位教师的价值是否合理?怀特海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要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应该看该校的教师整体以发表的形式做出了多少思想上的贡献。这里的贡献量应该以思想的重要性为指标,而不是以发表的字数为指标。如今社会有陷入这一误区的趋势,我们必须抵制这一破坏教育效率、有损人们奉献精神的倾向。

再如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和外语有什么用?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实践教育如何相结合?教育与人生的幸福有什么关联?考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怀特海对于古典文化艺术的论述对我来说格外有启发,对于英国人来说,古典的入口就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其实,我刚好摊在手边的匈牙利著名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一个市民的回忆》也提到自己小时候“日复一日,我们每天都要学一个小时的拉丁语”。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都是这样,拉丁语和希腊语是欧洲语言之母,是以西欧为中心的西方现代文明的精神源头。

怀特海强调,数个世纪的经验证明,以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为基础的教育,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塑造人们的性格。当然,技能教育大发展必然导致古典学的没落与危机,但古典学对于审美与综合素养的造就依旧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这其实又牵涉教育的目的问题。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和没有火花的思想。他主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及科学、文学教育有机结合发展;强调古典文化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中的重要性;揭示智力发展的规律,以使家长和老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节奏,安排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更进一步说,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授人以渔,让人更好地利用知识这一工具,但归根到底,教育只有一个目的:五彩缤纷的生活。

与五彩缤纷的理想愿景相反,无论是学生、老师和家长,面对现实的主要情绪特征是“焦虑”。这种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就业市场内卷等诸多社会问题的直接或间接传导,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教育本质的背离。如何化解?怀特海对于教育“本质”的界定是鲜明而准确的,面对现实问题,教育学理论鞭长莫及不等于理论价值就要打折扣。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并厘清“本质”。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之道同样复杂而漫长,全社会均任重而道远。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某珠宝品牌的广告语因为人造钻石的出现而变得可疑,但对于文化经典来说,依旧不过时——看书就要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看完《教育的本质》似有所悟,就是市面上不少二三流的教育学鸡汤,版本不同,配料不同,或多或少都是对《教育的本质》的诠释、稀释和通俗化,熬的都是怀特海的这只“老母鸡”。

猜你喜欢
怀特海古典本质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怎样读古典诗词?
一封“安慰信”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