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牙》和《荒野的呼唤》的深层生态解读

2023-03-22 21:39余婧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白牙巴克荒野

余婧璐

(广州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人类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生态环境大背景下,对生态批评文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剖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对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态环境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杰克·伦敦的小说《白牙》和《荒野的呼唤》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以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是指当人类面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文学家用小说的方式表达人类的感知与思维之间的巨大矛盾,以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生命、认识自然,理解关心和尊重环境。杰克·伦敦在其代表著作《白牙》中充分展现了其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以及对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杀害动物和虐待动物行为的愤怒。《白牙》的开篇即以寒冷的冬天为场景,将读者置身于寒冷与萧瑟的环境中,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绪。白牙生在一个大家庭中,然而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它的兄弟姐妹相继死去,这让它开始审视自身,也让它明白了只有通过提升自我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可以生存下去。白牙在很小的时候便知道了弱肉强食的法则。当它遇见人类的时候,即感受到人类的智慧和强大,随后,它看见母亲臣服于人类,找到了一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生存方式,修建帐篷、生活烹煮食物、制造不同的工具,这让白牙更加坚信人类的智慧和强大。随后,白牙跟随人类一起生活,在与人类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白牙也甘愿牺牲自由意志,而选择服从于人类的意志。在第一位主人的教养下,白牙养成了强者为尊的理念,由原来被其他狗群欺负的情况,逐渐转变为欺负其他狗群的情况。随后它跟着主人去了大城市,并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然而当白牙被卖给一个阴险狡诈的淘金者,这位淘金者就是当时美国工业社会资本主义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无休止掠夺的真实写照,白牙的意志受到了极大的压迫,人类充满强烈的仇恨和毁灭性的力量把白牙变成了角斗士,白牙赚取了更多的钱。然而,白牙在角斗时受伤,不但没有得到主人的照料和怜悯,反而换来主人的嘲笑。后来,白牙被矿学研究专家拯救,他们发现白牙内心充满了仇恨,他们不断鼓励白牙,用爱化解了白牙的仇恨,白牙在新主人的引导下融入新的都市生活,最后,白牙与强大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挽救了主人一家人的性命,得到广泛的赞誉。白牙虽然最终战胜了不法的强者,但在它的梦中却始终害怕它无法理解的可怕的机器。在工业化背景下,生活在底层的人与生活在工业化顶端的人之间存在着一条“蔑视之链”。正如淘金者蔑视和剥削过着原始生活的印第安人一样,斯科特也鄙视在社会底层进行投机的行为。工业化环境下的荒野与人类社会的日益对立,是作者从白牙的角度表达的恐惧与失望即是聚焦于工业化的生态意识。杰克·伦敦在其另一部小说《荒野的呼唤》中也对资本主义对自然生态掠夺的欲望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小说中哈尔一家是当时资本主义原型贪婪与自私的代表,当他们居住的场所变成荒原时,对于其他人伸出援手时却表现出资本主义的傲慢,对于动物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对于忠心的巴克只有无休止的虐待。巴克在“棍棒”法则的不断打压下看尽了人类的无情,最终导致巴克心中的怜悯和仁慈消失殆尽。[1]可以说,美国工业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得到一丝改善,反而资本主义丑恶的一面却被暴露无遗。

二、物种平等下的生态伦理意识

物种平等是人类面对生物和自然所表现出的一种生态伦理意识,尊重生命和自然是物种平等的核心理念。每个有机体都是有目的的生命的中心,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和追求利益。人类也不优于其他物种,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生态共同体的一员。因此,尊重生命和自然生态,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白牙》中,作者以狗为主人公,通过陌生化制造了人与狗之间的隔阂,将人们从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中唤醒,以平等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态与自然的存在价值。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入地熟悉和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改变人类对生命、自然价值的固有观念和思维模式,逐步唤醒人类的生态伦理,并最终激励人类爱护和珍惜生态环境。作者通过描写白牙人性的回归,向读者表明人类应该对其他生命给予爱和尊重。白牙原本来自荒野,但爱抚、帐篷、人和火把它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人类世界的陌生感让白牙感到恐惧,也让它感受到善良的魅力。当白牙第一次看到这个奇怪的两只脚的生物时,它吓坏了,但人类的关爱很快消除了它的恐惧:“当人类的双手摩擦白牙时,它感到一种奇怪的舒适和愉悦”。白牙在与人类接触时有时也会感到恐惧,在救出白牙之后,它那枯死的生命潜能逐渐被人类的善良唤醒。白牙的生命潜力之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在与上帝接触的过程中,它取代了亲情,是其他任何情感都无法超越的。从白牙的角度来看,它的生活正在发生转变。在爱的召唤下,白牙渐渐有了爱的能力。这种力量给白牙带来太阳般的温暖,白牙的生命因爱而闪耀。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陌生化手法,揭示了动物的本性和人类的爱。白牙最终回归动物的本性,充分体现了人类爱的升华。正是这种动物本性和人类爱的逆向进化,通过将陌生人转化为熟悉人的方式来表现理解人类的能力,它的感知和人类的理解与那个时代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来了对生命、自然以及对自身的新的理解。白牙让人懂得了什么是自然和快乐。《白牙》中,杰克·伦敦揭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了美国的生态意识丧失和异化的人性、道德,体现了作者对美国资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在当时拜金主义盛行的美国,“白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白牙这一形象的塑造,进一步唤醒了人类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意识观。[2]

在《荒野的呼唤》中,主人公巴克虽然是一条狗,但它具备勇敢、智慧等良好品格和重情重义等人类的特点。在作者的眼中,动物和人类是平等的,这是作者对生命敬畏的表现。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对巴克营救主人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巴克的高度赞扬。当巴克回到荒野的时候,巴克似乎是作者的化身,在森林和荒野中自由奔跑,它对美丽自然的敬意用语言根本无法表达,但小说的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作者对自然的钦佩溢于言表。此外,在《荒野的呼唤》中,作者还用许多细节描述了自然环境,将广阔的北极雪景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北极光的照耀下,狼群和麋鹿成群结队。“冬天有一块冻土,罕见,甚至没有生命”“在漫长的冬夜,巴克带领着狼群在月光下奔驰过,同他们一起在夜里呼喊着,在一个更有生气的世界里唱着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歌颂和赞扬。[3]沉默是对生命的考验,对生命本身的考验,对人类来说,这种抵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即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剥夺了其他物种应有的平等,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如果你想成为一只好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红衣主教在《荒野的呼唤》中说,“如果你是一只坏狗,我就打断你的骨头”。由于人类的自私行为,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巴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最终导致了巴克的悲惨命运;但恩主的遇害彻底打碎了巴克的眷恋,毅然走向荒野,回归了自然。

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

自然界中,适者生存是自然规律,人类也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才能生存。在《荒野的呼唤》中就完美地体现了自然法则。杰克·伦敦深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相信“生存竞争、自然淘汰、动物世界系统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巴克在“棍棒法则”下意识到“强者生存的法则,当面对强者时,我们必须服从,否则我们就会死去”。当它最好的朋友死后,巴克意识到适者生存的法则是永远不要倒下,因为一旦倒下,一切就结束了。经过几番曲折、磨难,巴克清楚地了解和掌握了生存法则——丛林法则,只有成为强者才能不被淘汰,巴克从此变得强大,变得狡猾、残忍,甚至学会了杀戮。从南方温暖的世界到寒冷的北方荒野,巴克的生存之道将适者生存法则反映得淋漓尽致,它在恶劣的冰雪环境里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残酷的工作环境,学习各种滑雪橇的技巧,并掌握了在严寒的雪地上挖洞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巴克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进一步告诫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4]

四、强烈的生态批判意识

人道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而所有其他生命或无生命的植物和动物都是为人类而创造。巴克和白牙,可以被视为自然的化身,人类对巴克和白牙的无情对待表明,人类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动物以及自然只是控制自然的必要工具。这种极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巴克和白牙痛苦的核心。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了欲望的深渊,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驱使人们走向自然。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就是人类欲望的爆发。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改善,人类的弱点变得更加明显。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与环境失衡和人类排斥有关。[5]《荒野的呼唤》不仅强烈地批评了工业文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更是呼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回归。

五、结语

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和《白牙》表面上写的是动物的故事,但小说中隐含着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的探讨。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财富,不惜牺牲自然环境和其他物种,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只会给人类带来毁灭。生态批评文学以可持续性视角对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将其放在一个更整体、更系统的语境下进行思考。笔者以此为基点,探讨《白牙》和《荒野的呼唤》中蕴含的生态意识,旨在唤醒人类,达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呼吁人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守住人类最后的生存家园。

猜你喜欢
白牙巴克荒野
守凌犬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头犬
巴克的掌控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自我小,天地大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