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乡音 一份传承
——评歌曲《阿爸说》

2023-03-22 07:22王沥沥
岭南音乐 2023年6期
关键词:阿爸潮汕乡音

文|王沥沥

民族音乐既是时代的叙事,也是历史的传承、精神的绵延与乡土的记忆。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歌声,但不变的是那份乡音与民族骨血的传递。2022年的晚秋,一场主题为“我们的新时代”的原创情景音乐会在广东艺术剧院隆重上演,45位音乐创作人、38位大湾区歌者与珠影乐团、TSS BAND电声乐团一起用音乐镌刻岁月,唱响时代之声,讲述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中国故事,描画美好的蓝图与对未来的祝福期许。20首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或抒情,或高昂;或传统,或现代;既有宏大叙事,也有人间温情。其中,有一首歌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印象,那就是由汕头籍知名词人李立群作词、青年音乐人郑伊洋作曲的潮汕新民族歌曲《阿爸说》。

阿爸的嘱托 精神的传承

代代延续的民族精神价值代表着一个族群的集体观念与文化认同,并成为生命凝聚的力量与发展的基石,它来自于祖祖辈辈的生命智慧与言传身教,父辈的教诲总是携带着温暖的亲情与岁月的光辉,更蕴含着可贵的心灵品质,《阿爸说》这首歌要传递的正是这样一份民族精神。

“阿爸”是父辈的代指,他的话语与教诲植根于一个民族最深远的历史记忆与生存体验,也是历经风雨之后的沉淀与领悟,这话语不华丽、不矫饰,它是质朴的、亲切的,但承载着了不起的民族智慧。就像歌中所唱到的:

阿爸说天顶不会掉馅饼。阿爸说得自己去做自己去拿,有薄技在身就不受薄待,就有生活得更好的办法。阿爸说有绝技在手就没有绝路,就能造福社会畅行天下!

字字句句皆朴实无华,却表达出了一种极具普适性的、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这份精神不仅是属于勤劳打拼的潮汕人的,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它不仅在过去适用,也同样在今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回望历史,中华文明的底色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那是我们的文化起点与精神基座,而农人最懂得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内涵与意义,工匠精神历来是华夏大地的文化传统,老百姓常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行行出状元,新时代的中国大力提倡劳动创造价值、实干成就伟业,要着力培养过硬的技术人才与大国工匠。从古到今,工匠精神代代沿袭,塑造了中华民族踏实稳重的集体人格,而人世间许许多多个平凡的“阿爸”就是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他们的身上不仅镌刻着祖先的精神传统,而且在生活中践行着这一传统,最终又言传身教,用最朴实的话语将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传递给了年轻的后辈。

《阿爸说》这首歌以一位在外打拼的青年回忆“阿爸说”这一角度展开叙述,用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对父辈传统的致敬,用深情的旋律唱出了平凡人的可贵品质与精神理想。小人物也可以有造福社会的大情怀,歌曲塑造了新时代浪潮里千千万万个年轻人的正能量化身,他们秉承着来自父辈的、自力更生的民族信仰和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用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匠人品格面对当下,走向未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由此而世代传扬,生生不息!“阿爸”的话语既是历史的话语,也是时代的话语,它历久弥新,激励前行,在音乐的加持下,显得更加声声入耳、深入人心,歌声回荡中完成了一份民族精神价值的美好传递。

一曲乡音 故乡的记忆

每一个民族的歌谣都蕴藏着乡土的记忆,人们凭着歌声听音寻路,即便走得再远,也始终记得故乡的来处并得到精神的抚慰。潮汕作为南中国沿海独特的族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励精图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古老的潮汕民歌镌刻着悠久的历史印记,熏染着潮汕人的心灵,也塑造着这个族群的集体精神世界,它是一种极富有力量的文化传统,从历史中走来,奔向现在与未来,时至今日依然是潮汕新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美学之源。

作曲家郑伊洋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她懂得乡音的魅力与价值,在这首《阿爸说》中,她特意以潮汕传统童谣《天顶一粒星》作为起始——“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曾开。阿孥拼爱食油,油未曾熟。阿孥拼爱食猪肉,猪肉未曾刮。”这是几乎每一个潮汕人从小就会唱的一首歌,它的旋律简单、可爱,用极富特色的潮汕方言吟咏,“天顶”“书斋”“阿孥”“油”“拼爱”这些只有潮汕人才懂得的乡音风物与文化密码犹如一个音乐时光机,一下子就把人们的思绪与记忆带回到了那方充满魅力的温情土地,原乡人听着亲切,外乡人听着有趣,赋予了这首歌曲特别的文化表情与气质。

所以,民歌是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吹起内心深处的思绪涟漪,化成美丽的乡愁,感动着不同时空中的你我他。《阿爸说》因为运用了《天顶一粒星》而建立起了当代民族新音乐与历史传统的血肉联系,古朴的旋律不仅扣动了每一个“潮人”心中的乡土情怀,也使得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在日趋同质化的现代潮流中依然保持其特有的地域风格,令每一个听过的人都能在内心留下难以忘怀的民族审美记忆。

在创新中守护传统、传承经典

文化的生命力不仅体现于继承,更在于创新,新的时代总是会呼唤新的声音与新的审美,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传统真正获得延续的力量。

作为新生代潮语歌曲的创作者,郑伊洋始终在思考如何在创新中守护传统、传承经典。在一次接受南方新闻网记者的采访时,她曾说:“音乐人有责任对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与创新。潮汕地区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以及特色的音乐,我在创作中希望用潮汕音乐元素来赋予作品更多活力,例如通过管弦乐队的流行编配,使歌曲在继承传统民谣的基础上,具有时尚的都市气息,彰显广东地方特色。”

我与伊洋相识多年,亦师亦友,每次在一起交谈音乐,她总是会流露出这样一种深远的文化情怀,令我感受到一位青年作曲者难能可贵的历史使命感。在我眼中,伊洋一方面作为一个地道的潮汕人,乡音未改,乡情切切,故乡的音乐记忆与历史传统始终激励着她的新潮语歌曲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音乐人,她又感受着世界的多元与时代的风尚,并在高等音乐学府经历过非常专业的训练,丰富立体的文化阅历使得她具有更为开阔包容的艺术视野,于是她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古老的乡音编织进了现代的语境中,不断拓展着潮汕音乐的审美边界,并使得更多人感受并喜爱上了这一独具韵律的地域风采。

从最早火“出圈”的潮语歌曲《月灯谣》,到《天顶一粒星》《一个月娘》《正月大闹热》,再到这首《阿爸说》,郑伊洋的创作始终基于潮汕的音乐文化传统,通过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旋律、乐器、方言语音等元素彰显潮汕大地的厚重历史与人文景观,与此同时又大胆运用西方的和声、配器、流行唱法与音色、明快流畅的都市节奏、更具戏剧张力的抒情旋律,赋予传统音乐现代的风格气质,引起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共鸣,她也因此而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奖项和殊荣。这首《阿爸说》就以清新流畅、细腻深情且富有岭南韵律的风格特点,在一万多首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酷狗音乐共同主办的“我们的新时代”2022主题歌曲征集活动授予的精品原创歌曲奖!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永远需要像伊洋这样的年轻身影投入其中,她们或许仍有些稚嫩,但勇于突破和创造,最终推动着古老的传统走向未来,获得新生。传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年轻的表达与时代审美的融入则是江河中绚丽翻卷的浪花,赋予了河流更加强劲的生命力,每一位活跃其中的新民族音乐创作人都是值得被祝福和期待的。

著名音乐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创造”,的确,一部音乐作品的背后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承载,美好的歌声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凝结着一个族群的生命意识与价值观念,传递着通向永恒的真善美。一曲《阿爸说》,携带着温暖的乡音乡情,传承着富有力量的精神传统,讲述着新时代的湾区故事,表达着迈向未来的坚定信念。它是潮汕文化的当代表述与内在抒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延续与情感符号,就让我们铭记来自父辈的教诲与智慧,踏实前行,拥抱世界,走向未来吧!

猜你喜欢
阿爸潮汕乡音
梦中的老阿爸
乡音永久
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乡音如歌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阿妈 阿爸 嘎洒坝
乡音
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