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墨到代码:文艺创作与信息科技的交融探析

2023-03-22 17:14张少鹏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人性人类

◆张少鹏

一、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文艺与科技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两大力量,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文艺,作为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通过科技的力量不断扩展着表达的边界,丰富着表达的手法。从摄影技术的诞生为艺术家们带来的全新视觉表达方式,到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开拓的音乐和影视创作的无限可能,科技与文艺的交融一直在推动着文化的创新与变革。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的技术如生成对抗网络(GANs)和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如GPT- 4,正不断地为文艺创作开辟新的领域。这些技术的运用,使我们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甚至是动人心弦的艺术作品。然而,在这股创新浪潮中,我们面临着一个深刻的问题:在科技辅助下创作的文艺作品,能否保留其文艺的真正精髓?在这个高度数字化的创作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二、文艺创作的信息论起源

本章旨在探讨在高科技时代,文艺创作的本质规律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如何影响文艺创作的过程和结果。我们通过分析文艺作为知识创作的信息论本质,以及比较人类和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中的异同,期望为文艺创作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文艺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文艺创作,人们能够以独特的方式理解和解释世界。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艺创作的过程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文艺作为知识创作的信息论基础

文艺作品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表达。每个文艺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信息实体,通过特定的语言和符号系统编码。信息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文艺作品结构和意义的新视角。通过分析文艺作品中的信息编码、传输和解码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艺创作的本质。这一过程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作品在创作完成后,似乎脱离了作者,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它的意义和价值不再完全由创作者所控制。如法国文艺批评家罗兰·巴特所言:“作者已死”。这种现象在文艺作品的接受和解读中尤为明显。

在文艺创作中,作者的编码过程涉及将个人的感知、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文艺形式,如文字、图像或音乐。这个过程是高度个性化的,充满创作者的主观色彩。而在作品被公众接受和解读的阶段,每个读者、观众或听众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码”这些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存在着“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以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编码者和读者思维中的解码器不一样,因此作品一旦脱离作者,其意义和解读就会随着接收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信息论在这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同一文艺作品会在不同人眼中呈现出如此多样化的解读。每位读者、观众或听众在接触作品时,都带着自己的背景、经验和情感,这些因素影响着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因此,文艺作品的意义在不断地演变和重构,其真正的价值可能并不仅仅在于创作者原初的意图,而是在于作品与每个人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样的解读。

(二)文艺创作的语言组织

语言在文艺创作中扮演着基础而关键的角色。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规则,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的话“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在构建复杂虚拟世界和表达丰富多彩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文艺创作基本上可以视为源自于对语言的深入组织和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经常被看作是其他形式文艺作品的“基稿”或起点,它们提供了原始的概念框架和剧本。这些文本基础随后被扩展和转化为视觉艺术(如图像)或听觉艺术(如影片)的形式,每一种转化都是对原始文本的重新解读和创新表达。

在探索语言与文艺创作的深刻联系时,不可忽视的是GPT- 4 模型在这一领域的显著贡献。这一模型在理解和生成基于自然语言的文本方面展现了非凡能力,从而呈现了与人类文艺创作紧密相连的可能对应关系。GPT- 4 不仅模拟了人类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还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文艺创作的范畴。它的存在让我们重新思考文艺创作中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机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文艺创作与信息传播

在文艺创作的历史长河中,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常常受到当时主流信息传播技术的显著影响。例如,唐代诗歌的简练和押韵结构,适应了口头传播的需要,使得诗歌易于记忆和传唱。而随着纸张的普及,长篇小说得以诞生,为文艺创作打开了全新的篇章。进入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兴起则为短篇小说和微型故事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使得这些文艺形式能够迅速触及广大读者。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文艺作品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文艺创作是如何适应并利用技术的发展来拓宽其表达和传播的边界。从口头叙述到印刷出版,再到数字化传播,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在推动着文艺形式的演进和多样化。

此外,文艺作品与传播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论的奠基人克劳德·香农提出的重要观点,即提高信息传输效率需要增强信噪比,减少传播中的干扰,为我们理解信息在不同媒介中的传递提供了科学基础。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念,更是强调了媒介本身在塑造信息内容和解读方式上的根本作用。这些理论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文艺作品与传播手段之间的密切联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本章的探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古代文艺与口头传播

在纸张发明之前,文字记录和学习的成本非常高,这使得口头传播成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在这个背景下,诗歌的创作和表达形式受到了深刻影响。为了实现从人脑到人脑的内容复制,诗歌经常采用押韵和节奏,有时甚至辅以配乐,以便于记忆和传播。这种传统在《诗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的许多诗篇都具有重复的韵律和简练的结构,易于口头诵读和传唱。

此外,诗歌中的重复和冗余元素在口头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重复和冗余,有效地消除了在口头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真和噪声。例如,唐诗中的许多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其明快的节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了信息在口头传播中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通过这些方法,古代的诗人和吟游诗人能够确保他们的作品在经过长时间的口头传承后,仍能保持原有的意义和形式。这种通过诗歌实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展现了古代文艺创作的智慧和工艺,也是对信息论原则的一种直观应用,展示了早期人类如何巧妙地应对信息传递中的挑战。

2.书写技术的发明与文艺的发展

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文艺作品的保存和传播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在中国,特别是在宋朝时期,福建建阳的商业印刷业兴起,促进了“建本”的大量制作和流通。这一时期,福建的印刷业发展迅速,使得该地区成为了中国印刷文化的重要中心,如同“龙门一半在闽川”的说法所描绘的那样。建本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本地科举文化和文学的繁荣,书籍成为了知识和文艺传播的重要载体,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噪音,提高了传播的准确性和效率。

而在欧洲,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从羊皮卷代表的中世纪走向现代的重要转折点。这项技术的发明不仅推动了报纸的诞生,还极大地促进了文艺复兴期间各种思想和艺术作品的传播。活字印刷术为启蒙运动的蔓延提供了技术基础,促进了科学、文化和哲学等领域的全面复兴。这种印刷技术的普及,使得知识和文艺作品能够更加迅速地传播,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结构。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书写和印刷技术的发展都标志着文艺、社会和科技交互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艺作品的传播效率,也开启了文艺形式创新和多样化的新纪元。

3.电影与广播的兴起

20 世纪初,电影与广播的兴起为文艺创作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歌剧、舞剧等表演艺术的观众群体。电影,通过其独特的视听结合方式,不仅以影像的形式呈现了舞台艺术,还通过剪辑、特效等技术手段,为艺术表达增添了新的维度。电影的视觉奇观,如《流浪地球》和《封神》,通过细致的剧情展现和令人沉浸的音效与视效,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与此同时,广播通过空中波段迅速传播音乐和戏剧,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它使得现场表演和音乐会得以跨越地理限制,实现实时传播,让更多人能够在不同地点实时享受高质量的文艺表演。广播的普及,不仅加强了文艺作品的即时性和可达性,也为它们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电影和广播的出现不仅拓宽了文艺作品的传播范围,还为文艺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机遇,推动了文艺与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这些新媒介,传统的歌剧、舞剧及其他表演艺术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艺术价值,而且通过新的传播方式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电影和广播实现了文艺作品传播模式的重大转变,从一对一到一对多,乃至多对多,极大地丰富了文艺作品的传播手段和观众的艺术体验。

4.数字时代的文艺传播

随着21 世纪的到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加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传播形式虽保持了一对多的特征,但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推送成为趋势,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信息传递。在内容推荐方面,例如,用户在同一阅读平台上根据个人喜好和行为历史接收到不同的内容。

尤其在短视频领域,这种媒介变革尤为显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现代人碎片化的观看习惯,短视频从最初适应电视机的横屏格式,转变为更适合手机操作的竖屏视频。与此同时,内容时长也从电视剧的几十分钟大幅缩短到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几十秒至一分钟。这种格式和时长的改变,不仅反映了媒介对讯息形式的决定性影响,也展现了数字时代文艺传播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从古代口头传播到现代数字传播的演变,揭示了传播手段对文艺创作和传播方式的深远影响。香农的信息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为我们理解文艺作品与传播手段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科技时代,尽管文艺创作的形式和表达手段在不断演变,但其本质规律和核心价值依然稳固。数字技术为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工具和平台,拓宽了创作的边界,也对创作过程和结果产生了深刻影响。未来,人工智能和人类创作者的深度合作将推动文艺创作的创新和多元化。然而,文艺作品的核心——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知和表达——始终是其不变的魂。

三、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的交汇和异同

在探讨了文艺创作的信息论起源及其在不同时代传播方式的演变之后,我们转向当前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与传统的人类文艺创作相交融的主题。在这个由信息论原理到高科技应用的自然过渡中,我们将着重探索生成式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它们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文学、美术和影视创作中的运用,旨在揭示这些技术在文艺领域的作用和局限。在信息论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了数据和算法如何变革传统的创作方法,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通过比较神经网络和人类在创作过程中的异同,我们力图为读者展现在高科技时代,人工智能是如何影响和推动文艺创作的。我们将探讨人类创作者如何利用AI 技术拓展自身的创作边界,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从而在继承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将探讨人类与AI 在创作过程中的合作潜力,以及这种合作如何塑造未来的文艺创作和传播。我们将探索如何将AI 技术作为人类创造力的延伸,同时确保人类艺术家在创作中保持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传递。

总的来说,我们力图在描绘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代文艺创作中的角色,并展望它如何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艺术创作时代,这个时代中技术与人类智慧的融合将不断拓展我们对美学和创造力的理解。

(一)生成式神经网络与文学创作

在当代文学创作领域,生成式神经网络,尤其是OpenAI 的GPT- 4,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GPT- 4 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色,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诗歌创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韵律规则,这些技术层面的要求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几乎毫无难度。因此,GPT- 4 能够轻松地生成遵循特定结构和韵律的诗歌。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诗人对意境的表达。人类诗人在创作时,不仅通过文字来构建韵律和节奏,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诗歌传达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世界观。这种对意境的深层次表达,是GPT- 4 等AI 技术当前难以企及的。尽管AI可以生成形式上完整的诗歌,但在传达诗歌背后的深层情感和文化意义方面,它仍有所欠缺。

对比人类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包括灵感的产生、思想的构思和文本的生成,人类创作者的个人经验、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人类创作者在创作时,不仅有既定的观念在主动牵引,而且还会基于自己对文字表达后预期读者反应的理解和体验,有目的地进行创作。这种对文学作品深层次影响的理解和体验,是AI 目前无法模拟的。

例如,尽管AI 可以生成特定风格和文笔的文学作品,但在小说的类型创造上,它无法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何触动读者的心灵。人类作家在创作小说时,考虑的不仅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而且还包括如何通过文字影响读者的情感和思想。

总体而言,生成式神经网络在文学创作中展现了其技术能力和艺术潜力,但在表达深层次情感和文化意义方面,人类创作者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未来,AI 与人类在文学创作中的合作或将开辟新的艺术形式,但人类的创意和情感深度将继续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二)生成式神经网络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在当代美术领域,神经网络模型,如DALLE、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已经在图像生成和风格迁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技术能够生成新颖的艺术作品,甚至在视觉创作上超越了传统画家。尤其是在创造新的视觉语言和表达形式方面,这些模型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力。

然而,尽管AI 在创造视觉效果方面表现出色,人类美术创作的价值却在于其深层的艺术内核和文化表达。从史前山洞画中对野牛的符号化表现,到文艺复兴写实主义的兴起,再到相机的发明后艺术家们转向印象派和抽象主义,人类美术的发展历程表明,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是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例如,印象派和抽象主义的出现反映了艺术家们从单纯的绘画技巧转向对感知、情感和主观体验的探索。这种转变强调了人类在美术创作中的真正价值———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再现,而是对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深入挖掘。相比之下,虽然AI 可以模仿或创造独特的视觉形式,但它缺乏对艺术背后深层文化意义和情感体验的理解。

然而,AI 技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它极大提升了艺术创作的效率,使得艺术家能够快速实现复杂的视觉效果和风格探索。其次,AI 为跨领域的艺术家提供了参与视觉表达的新途径,使得那些非传统美术背景的创作者也能够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创意。通过这些创新的工具和方法,艺术家们可以探索新的创作路径,将技术和人类创意的结合推向新的高度。

总体而言,AI 技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既展现了其在技术和视觉创新方面的能力,也为艺术界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创作灵感。未来,AI和人类在美术创作中的合作将可能开启艺术创新的新篇章,但人类艺术家的情感深度和文化理解仍将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三)生成式神经网络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在当代影视产业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的景观。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16 年拍摄的短片“Sunspring”,这是一部完全由AI 编写剧本的作品。通过高级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AI 不仅生成了整个剧本,还为演员提供了台词,从而在影视创作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应用。这部短片的创作过程展现了AI 在构建故事线和生成内容方面的潜力,同时也指向了AI 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这种技术的应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剧本写作和影像编辑,涉及到更为复杂的领域,如元宇宙的建模和角色的数字化替换。AI 在降低影视制作成本和增加视觉效果方面的应用,为个人创作者提供了制作传统意义上视觉大作的机会,同时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使得快速生成传统上昂贵的人工3D 建模成为可能。

然而,尽管AI 的这些应用在技术层面颇为先进,人类演员在影视作品中的核心角色和价值依然不可动摇。演员们的生活经历、独特性格和精湛的演技为影视作品注入了生命力。他们的表演不仅是对角色的诠释,更是对人性的深度探索和情感的真实传达。这种情感的深度和人性的探索,是目前AI 技术所无法企及的。

AI 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工具和视角,使得个人创作者能够更容易地实现他们的创意。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在情感深度和文化理解方面。未来,AI 与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合作将开启新的艺术形式,但保持人类在故事讲述和情感传达中的核心作用仍是至关重要的,这将确保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深度。

并且通过这种合作,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它既有人类的温度,又有AI的高效和创新。同时,这种新的合作模式也可能会推动文艺创作和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文艺不仅仅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成为人类与智能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新领域。

四、人工智能是否在文艺创作中产生人工“人性”

在深入探讨了文艺创作的信息论起源和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的交汇之后,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人工智能全面到来的时代,我们传统文艺理论中所宣称的“文学即人学”,究竟是更加聚焦于人的本质,还是被愈来愈逼真的神经网络模拟出来的“人性”所取代?

人工智能技术如OpenAI 的GPT- 4 和DAL L- E,这些先进技术在模仿人类语言和艺术风格方面已展现显著成就,但它们是否能在作品中捕捉和表达真正的“人性”,仍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被挑战着重新审视和定义“人性”的概念,探索在AI 时代,人类情感和创造力的新角色和可能性。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文艺创作这一领域中,人类创作者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优势源自于我们丰富的生命体验、社会互动和文化积累,这些都赋予了人类作品以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这些复杂且微妙的人类特质是任何算法或数据集都无法完全复制或取代的。从历史上人类与国际象棋大师的对战,到AI 在围棋——一种曾被认为是人类智慧领域的游戏——中战胜世界冠军,我们见证了人类智慧的边界如何被AI 挑战。这些突破性的事件不仅展现了AI 的发展,也激发了我们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在AI 逐渐掌握并超越人类在逻辑、策略和决策方面的能力时,究竟还有多少“人性”的领域是机器无法模仿甚至胜过的?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定义“人性”的真谛和深刻含义,特别是在艺术和创造性思维的领域。

首先,尽管AI 可以被视为“全知全能”的知识合集,某种意义上“自性具足”,但它在创作文艺作品时仍面临着人性理解的限制。真正的人性精彩不仅仅源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在于它是根据个体在特定国家、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经历中形成的独特“共业”与“各业”的结果。这种独特性是每个人与时代和环境交互的产物,它在文艺作品中激发了读者对人物的深刻共鸣和对自身的反思。

AI 虽然能够模拟和重现复杂的人类语言和艺术形式,但它缺乏对这种独特个体经验的真正理解。人类作者在创作时不仅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更将个人的情感、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融入作品之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文艺作品的核心,使之成为表达人类复杂情感和深刻思想的媒介。相比之下,AI 在处理相似主题时,可能只能依赖于预设规则和被训练的数据,难以触及这种个体与环境交互所产生的情感深度和文化丰富性。

因此,尽管AI 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捕捉和表达那种源于个体独特经历和情感深度的“人性”方面,它仍然有着本质的局限。文艺作品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和表达人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任何基于算法和数据的AI 系统目前无法完全复制的。

其次,情感和生理性的差异构成了人类与AI之间的根本区别。人类的情感深植于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影响我们的每一次感知和反应,主要作用于我们的爬行脑和情绪脑。这些情感不仅塑造了我们的个性,也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或听到一段动人的音乐时,不仅是我们的心灵被触动,我们的身体也会有直接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眼中泪光闪烁,甚至是皮肤的鸡皮疙瘩。这些生理和情感的反应共同构成了人类对艺术的深刻体验。

与此相对照的是,AI 的运作更多依赖于逻辑和算法。尽管AI 能够“理解”语言的结构、分析图像的组成或者识别音乐的节奏,但它们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生理反应。AI 处理艺术作品时,其“理解”更多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解读,而非真实的情感体验。它们无法体验人类的情感波动,也无法感受那种由艺术作品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共鸣和生理反应。因此,AI 在创作或评价艺术作品时,虽能模拟某些外在特征,却难以复制那种源自真实情感和生理体验的深度。

这种情感和生理上的差异不仅揭示了AI 在艺术创作中的局限性,也强调了人类在艺术领域中的独特价值。正是这些生动的情感和生理体验,使人类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传递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在AI 时代,这种人类独有的艺术体验和创造力更显珍贵。

再者,人类的社会性和文化传统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价值观、历史背景、生活经验,以及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创作倾向和风格。这种深植于文化和社会的根基为人类艺术作品提供了无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例如,在写作一篇关于爱情的文章时,人类作家的创作不仅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还深受其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启发。这样的文章往往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人类对复杂情感和关系的独到理解。

与此相比,AI 在处理类似主题时的局限性就显得尤为明显。AI 的创作过程大多依赖于预设的参数和大量的训练数据。虽然AI 可以生成语法正确、逻辑清晰的文本,但通常缺乏对人类情感的深层次理解和表达。当AI 尝试创作关于爱情的文章时,它所缺失的不仅是个人经验的丰富性,更是那种源自真实人类情感体验的细腻和深度。AI 所生成的内容,尽管可能在形式上符合主题,却往往无法真正触及人类情感的核心,无法像人类作品那样引起深刻的共鸣和情感共感。

此外,人类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直觉、隐喻的使用以及对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是AI 在目前技术水平下难以企及的。这种深刻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使得人类艺术作品不仅是技术上的展示,更是情感和思想的深层探索。因此,尽管AI 在艺术创作中显示出潜力,但它在理解和表达人类独特的社会性和文化传统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

对于“人性”主题的凸显,它一直是文艺创作的核心议题。在文学、艺术和电影等领域,人类不断地探寻自我、理解他人,努力揭示生命的真谛。然而,AI 在表达“人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它缺乏对人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真正理解。AI 虽能模拟人类的创作形式,但在深刻揭示人性时往往显得过于机械和表面。例如,考虑到如断臂维纳斯雕像的不完美和《红楼梦》未完结的结局,这些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的不完美和残缺。这些作品通过不完整性和复杂性,展现了深刻的人性和丰富的情感。

相反,AI 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过于追求完美和规则性,这反而削弱了作品的审美趣味和真实人性的表达。在处理描绘人物内心矛盾和成长的文学作品时,人类作者能够凭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的人性理解,创作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和鲜活的角色。而AI 在处理相同的主题时,往往只能依赖大量的文本数据和固定模式,缺乏创造真正引起共鸣和情感共感的能力。它们在生成内容时可能过于规整和完整,从而缺少那种能触动人心的不完美和真实性。

因此,尽管AI 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它在捕捉和表达人性深度和情感复杂性方面仍然存在局限。然而,重要的是认识到,人性与技术从来不是互相隔绝和矛盾的。新的技术总是给人性增加新的培养基质,为人性表达提供新的舞台。无论是历史上的金戈铁马,还是现代的赛博朋克,技术的变革都不断为人类情感和故事的表达开辟着新的领域。正如“王子复仇记”的主题能在《动物总动员》《沙丘》等不同文化产品中不断演绎,技术的进步仅仅是为人性的表达提供了新的形式和可能性。

在这个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为文艺创作开启了新的维度,也预示着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出对人类本质和创造力的新探索,为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创新和无限可能性的新艺术时代铺垫了道路。

五、结语

在这个信息科学日益发展的时代,文艺创作与信息科学在底层原理上展现出惊人的相通之处,共同迎来了AI 时代的新发展契机。文艺,通过其对信息的生成、传递和解码的探索,不断展现出与信息科学的紧密联系。在AI 技术的推动下,文学、美术、影视等艺术形式正在经历一场创新的变革。

人工智能,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虽然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其在真正理解和表达人性深度和情感复杂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人类艺术创作者的独特优势,在于他们对生命体验、社会互动和文化积累的深刻理解,这是AI 目前难以企及的领域。然而,正是在探索和尝试创造人工“人性”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认识和延展自我,开拓了更宽广和深刻的人性维度。

因此,我们期待AI 技术能够为文艺创作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在这个多元化、智能化的时代,文艺与科技的交融不仅预示着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的诞生,更为我们探索“人”与“世界”关系的新视角提供了宝贵机会。通过人工智能与文艺的紧密结合,我们将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揭示人类文明的新层次和新视角,推动文艺创作与技术创新的共同进步,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探索空间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人性人类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类第一杀手
人性的偏见地图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