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音乐教育“以美立人”路径分析

2023-03-22 22:52赵雅洁刘冬晴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课美育美的

□赵雅洁 刘冬晴/文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课标》)的出台,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加显现出来。《艺术课标》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充分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以及提出关于新时代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1]。

文章以我国全面深入推进美育进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与要求为切入点,分析阳泉市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局限性,探讨“以美立人”思想融入普通音乐教育的实施路径。首先,通过调查、访谈的方法全面分析阳泉市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阳泉市普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立足以美立人的方法特点,从教师与学校等相关机构两个层面深度探讨普通音乐教育的美育实施路径。

1“以美立人”思想

立美和立美教育由我国当代美学家、教育家赵宋光先生提出,“以美立人”的思想源自于赵宋光先生的美学观[2]。与西方美学学派的思想不同,赵先生的立美观的出发点是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立”的创造性含义,将“立美”视作一种创立美的活动。与审美的概念不同,立美是一个实践过程,更多的来自内在,它注重结果的产生。而审美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更多的来自外在,通过建立、传达、接受来认识事物。立美的实践过程有“小循环”和“大循环”之分。在音乐领域,“小循环”可指音乐、艺术与文化等的创造,而“大循环”则是指对人类自身参与教育、交际等文化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精神素质及实践创造能力的修炼与提升。审美与立美并非割裂的两个部分,立美的成果可成为审美的依据,而审美的能力则又是立美的条件,所以,如何立美就显得尤为重要。立美教育的重点是“合规律”,其特点是激发人类自身内部的动力,其最终目标是要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式,培养能够运用客观规律来为社会做贡献的人[3]。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教育的方式与手段,注重教育自身的内在美,通过教育的手段美、活动美、产品美来自由、灵活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规律、运用规律。而“以美立人”就是立美的具体教育手段与实施路径。“以美立人”(程岭,2018)是指将美育作为抓手来立人。培养具有立德、立言、立行素质的“三美学生”,凭借美的指标来评价学生在道德层面、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所养成的素养。程岭认为,无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其核心内涵都指向“立人”而非“树人”。“树人”教育的动力来源于外部,而“立人”教育的动力则来自内部。他提出美育“新境界说”,将美育划分为了三个层次:感美、审美和立美。感美层次从“感受美”出发向“发现美”过渡,审美层次从“鉴赏美”出发向“体悟美”过渡,立美层次的美育则从“表现美”出发向“创造美”过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生成性。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将美育贯穿于所有学科以及学生学习发展全过程的方式,既对传统文化加以弘扬又积极践行时代精神;在追求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又关照现实生活;既对核心价值进行培养,又要对关键能力进行锻造,努力向“让教育回归人,让人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幸福”的美好愿景靠近[4]。音乐作为与“美”直接相关的学科,“以美立人”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在普通音乐教育中也同样适用且十分合适。

2 阳泉市普通音乐教育发展历程

2.1 20世纪

在20世纪50年代,阳泉市小学阶段普通音乐教育处于极度缺乏状态,音乐只是单纯作为一种娱乐与游戏的方式,教学内容多为儿歌,音乐的美育功能未能得到体现,且无专业的音乐教材,专业师资力量也很匮乏,学生年龄差距较大,以上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音乐教育的教学难度。对于普通音乐教育,良好的师资力量是普通音乐教育初中阶段最为缺乏的,音乐课在当时并不受到重视,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状态。但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此时已有音乐教材,教师的个人音乐素养较强,也具备基本的音乐教学能力。70年代时,阳泉市小学阶段普通音乐教育相比于50年代来说,教师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上课内容也主要来自教材,此外还有舞蹈、大合唱的学习,所学歌曲种类多为红歌。学校的设施也在逐渐完善,音乐教学活动也逐渐丰富,教师开始注重音乐技能的讲授。此时红歌学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说明音乐的思政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到了80年代,小学、初中阶段的普通音乐教育相比较来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专业技能的教学且教学内容紧扣教材,除基本的课本内容之外,学校还会组织大合唱活动创建了军鼓队与乐队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造就了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但这一时期的初中音乐教育状况极差,虽配备有音乐教材,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个人素养与能力不强,缺少适当的教学方法。音乐课可随意减少,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的不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初中三年竟无音乐课可上。

2.2 21世纪

到了21世纪,阳泉市小学、初中阶段的普通音乐教育情况相较于之前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小学阶段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较高,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逐渐多样化,对音乐基本要素的重视程度增加,教师也开始逐渐地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学校多次举办大合唱比赛,从中可以看出学校较为注重艺术。但是期中、期末等考试阶段,音乐课依旧会被所谓的“正课”代替,音乐课的正常进行都无法保证。初中阶段学校整体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关于音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由于小学阶段的音乐课普遍得不到重视,音乐教师教学方式多采用清唱,学校虽会举办大合唱活动,但初二、初三阶段的音乐课几乎被默认取消。

综上所述,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小学阶段的音乐课质量在逐步提升,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却一直是存有缺失的状态,连正常的课时都无法保证。学校对音乐课更是不够重视,师资力量储备不足,教师对音乐的育人作用也并不重视,缺少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被很好地激发。这种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实现《艺术课标》坚持育人为本、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教育的内容方式与方法亟需改变。

3 普通音乐教育的美育实施路径

“以美立人”将美育作为抓手来立人、培养人,通过感美、审美和立美培养拥有立德、立言、立行素质的“三美学生”。总的来说,感美、审美和立美是分阶层的三个不同内容,但它们并非完全割裂的独立内容,而是层层递进互相渗透的关系。在教学活动范围,感美是具象的、教材内容所呈现的具体知识的感知;审美是抽象的、对知识的思考与提炼;立美是充满创造性地对前期知识的学习与思考,是创造的过程。想要培育“三美学生”则需要教师与学校等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

3.1 教师层面

从教师层面来看,感美、审美与立美的开展离不开实际的教学活动,在感美阶段,教师需要将教材上的具象内容进行提前整理与规划以方便学生感知,这就离不开课程目标的设定。根据《艺术课标》所确立的课程目标,教师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教师应在遵循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设置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坚持以美育人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艺术体验感受,并做到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以适应学生发展,注重分段设计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体现艺术学习特点,帮助唤醒学生感情,更好地感知美。在审美阶段,学生需对教材知识进行思考与提炼,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探讨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优化评价机制,从而拓宽教学思路,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同时融入多元的教学方法,设计自由且富有挑战的学习项目。要做到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在音乐课堂上以自主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审美。在立美阶段,学生需要基于前面对教材知识的具象感知与思考提炼,将所感悟到的内容通过创作实践将其展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加大课程的创新性,唤醒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只有好奇心得到了激发,才会更乐意进行创新。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美,用美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方式,引导、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3.2 学校等相关机构层面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环境,校园环境亦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学校的价值观念、教学观等均在校园环境中得以体现,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其中,便于学生感受美。一个振奋的教学环境对于“立人”的作用是显著的,根据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所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可知,环境对于基本心理需要(自主、胜任、关系)的满足可以促进学校动机的生成与外部动机的内化[5]。舒适惬意的环境符合了人居环境学的科学原理,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让人获得安全感、舒适感、愉悦感和归属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拼搏奋进的情境既能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提升干劲,又能激活学生的思想和智慧,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学校等相关机构应培养有能力且负责的任课教师。通过对阳泉市普通音乐教育情况的调查可知,一位专业且负责任的教师能对学生思想上产生重大影响,高阶美感需要优秀且负责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美、汲取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的衣着、言行、知识学养、品格修为等无不陶冶和濡染着学生,所以,有能力且负责的任课教师是实现美育的核心力量。最后,学校等相关机构应多举办汇报或比赛型审美活动。“汇报”在于营造体验自由精神的审美场地,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昂扬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感性自主和理性自觉的统一。“比赛”的目的和意义,对于个体发展来说,可以鼓舞精神、激发动力;对于群体来说,在于评选先进、砥砺奋进、增进团结。汇报和比赛能带来大量的刺激,能够较好地刺激大脑、激发活力,让人较好地投入进去。多种多样的汇报和比赛活动能够使学生充分沉浸其中,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同时能够以少带多、以小见大,促进整体多人进步。举办活动、寓 “赛”于乐、专家指导,有利于学生从审美向立美过渡、升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美能力,更好地使普通音乐教育“以美立人”,从而实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音乐课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