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023-03-23 03:42甘肃省金昌市第一小学委祥军杨丽萍
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素质体育活动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小学 委祥军 杨丽萍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需要突破固有观念,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原有的体育课程,增强了体育教育的活力,同时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协同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效果。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集体育与娱乐为一体,旨在能有效拓展参与者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增强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协同发展。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素质拓展训练也逐步应用在小学体育的教育教学当中,不仅为小学体育教学增添了诸多趣味,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在体能训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将素质拓展训练合理应用到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训练形式,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小学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进而逐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种以体验式和互动式为主的新型教育模式,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为学生在户外创设出一个既新颖而又刺激的情境,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或是个人参与的方式来展开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体会和感悟,并能够解决问题,完成挑战,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动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等目的。此外,和传统单一的体育知识培训以及技能训练不同,这种新形势下的素质拓展训练更加突出全员性、社会性、技巧性以及情感性,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以及协同合作,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等能力的培养。总之,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增进学生对体育相关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思维能力。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和传统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更加侧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往的体育活动大都是以跑步、立定跳远、跳高、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为主,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而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的提升。此外,丰富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如袋鼠跳、环环相扣、信任背摔等训练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更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生性爱玩等方面的个性特点,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可以真正让学生做到寓教于乐,体验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二)有助于增强体育教育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

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中,体育教学的活动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很容易对体育锻炼产生厌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对体育教学的兴趣,甚至会厌恶体育。而素质拓展训练由于集体育与娱乐为一体,在体育教学上的有效应用能够改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多样化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动技能,同时丰富的训练活动还能增强体育教育的活力。除此之外,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协同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一种以体育运动为依托,以培训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体验感悟为目的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和作用,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增进学生对体育相关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

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不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更侧重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以及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和体育教学深入融合,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体能。除此之外,多样化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传统体育课堂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以体验式为主的教育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及特点一直深受体育教师们的广泛重视。如何更好地将体育教学与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深入融合,一直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单一,缺乏一定的趣味性

当前由于受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认知存在着些许偏差,并不能有效应用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内容总体而言相对单一、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走和跑这一运动项目时,只是单一讲授走和跑的运动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并没有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来合理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二)素质拓展训练流于形式,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有的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只是形式化地走个过场,简单地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开展相应的体育训练活动,在体育训练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教授跳跃这一运动项目时,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以往的体育教学形式来讲解如何跳跃,并不能多样化地组织学生练习跳跃。因此,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度也比较低,学生体育素养未能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任背摔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信任背摔素质拓展训练至少需要十名学生参与,教师在项目开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性别分组,之后任意选择一位学生作为该训练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其余学生在其身后担任守护者,用双手做保护,接住倒下的队员。全队每个人轮流去背摔台上背向队友,双脚后跟三分之一出台面,待教师发布口令,参与者在听到口令后,先自报姓名为守护者提供信号,然后,守护者回馈信号,主要参与者确认后,身体垂直水平向后倒去,下面的队员安全接住他即为完成活动。总之,作为一项以心理素质拓展为主的训练活动,信任背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心理素质、克服心理恐惧,还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力以及团队信任力。

(二)环环相扣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环环相扣素质拓展训练首先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且每组成员需保持在15~25 人之间;其次,小组成员要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形,教师在活动项目开始前指派一位学生松手,然而套上呼啦圈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始传递,在整个传递过程中学生不能松手,否则即视为犯规,需重新开始,直到成功传递到最后一名学生;最后,教师统计每组所用的时间,用时最少的小组则视为胜利。总之,通过环环相扣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协作,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团队凝聚力。

(三)袋鼠跳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袋鼠跳素质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该训练项目首先需要准备好布袋,之后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小组;其次,小组成员要相对排开,在项目开始时,由小组的第一位成员把布袋套在腰间,在听到口令后开始向另一个小组前进,前进途中要确保布袋不能掉在地上或者脱落在腿部,如果有成员出现摔倒且没有受伤的情况,自己站起来,不能由其他成员帮忙,直到最后一位成员到达;最后,教师统计每个小组所用的时间,速度最快的小组获得胜利。总之,通过袋鼠跳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独立意识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增强学生的趣味体验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要注意完善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趣味体验。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不仅要确保符合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融入体育教学的学习当中,增强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例如,在开展“激流勇进、地面吊桩、穿越电网、空中接力”等类型的拓展训练活动时,由于这种类型的项目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为了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体验,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完善和改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建立一定虚拟场景的背景下,用一些简易的器材搭配来完成这样的训练活动。这样不仅能相应地降低训练活动难度,同时还能增强一定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总之,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合理优化训练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广泛参与训练的学习乐趣。

(二)合理控制素质拓展训练运动强度,以此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素质拓展训练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以外,还要注意协调控制好训练活动的强度,要在确保学生提高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锻炼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自身的安全,因为如果一味地加强训练的运动强度,学生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甚至还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极大损害,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开展“跋山涉水、独木滚桥、翻山越岭、水上秋千”等类型的拓展训练活动时,教师要以学生自身的人身安全为前提,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和心理情况,合理地安排好训练活动强度。此类项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对学生的身体体能要求较高,虽然是在预设情境中完成,但教师在实际的训练活动中还是要以学生的人身安全为首要理念,合理协调好素质拓展训练的运动强度,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合理设置素质拓展训练形式,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素质拓展训练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时要注意合理设置训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或是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开展“环环相扣、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等类型的拓展训练活动时,由于此类型的活动需要多人参与,不仅考查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之间的默契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划分训练活动的合作小组,通过团队作战的训练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四)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

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教学观念,要能把素质拓展训练合理化地应用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来。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注意加强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培训,如教师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素质拓展训练相关类型的讲座和座谈会,从而提升自己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将拓展训练活动更好地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或在网上收集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此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丰富教学经验。总之,教师要全方位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加深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深入理解,以此提升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水平。

(五)以学生为主体,提升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

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还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提升素质拓展训练的运动效果。比如,教师在设置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时要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来合理设置训练活动的项目内容,以此增强学生广泛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此外,在体育教学的课程评价方面,教师也要全面地照顾到每一名学生,既要及时赞赏在训练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也要适时地安慰和鼓励表现不好的学生。总之,教师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中来,进而有效提升体育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及素质拓展训练的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融体育与娱乐为一体的创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确保素质拓展训练能合理地应用到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素质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协调训练运动强度,合理设置训练形式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不断提升小学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效果,进而逐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素质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