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思考

2023-03-23 03:4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班级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石 俊

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班主任管理作为小学立德树人的主要手段,有必要将其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当今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劳动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学校全力跟进健全我国劳动教育体制,设置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以及提升劳动教育内容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所以,要提高劳动教育在小学生教育中的地位。班级管理作为小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班主任管理,便于有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抓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中,不仅有助于帮助培养小学生的美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学校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发展

孙振东、康晓卿的“论‘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较为完整地论述了劳动教育内涵,使其理论上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劳动教育成为教育与工作的综合技术技能,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到21 世纪初,素质教育、创新创造和终身学习被添加到概念中。在新时代,劳动情感、经历、价值观丰富了劳动技能教育的色彩。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广义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三重含义机械相加,第一、二重含义的实践是为了劳动的教育,第三重含义是为了教育的劳动。三重含义全面揭示出劳动教育的内涵。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应如广义劳动教育所指那样去践行教劳结合原则,增强产学研融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和服务情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第一,组织学生体验现代化生产劳动。现在及将来,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现代化高科技生产技术的需求增加,组织小学生参加现代化生产劳动,参观现有的科学技术仪器、设备,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习内容。第二,组织学生参加新形态服务性社会劳动。我国第三产业新形态不断涌现,消费型、创新型劳动服务不断突出,带领学生参与到新型第三产业劳动中,可为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提供新方向。第三,教育学生常用智能化科学技术及其理论知识和技能。互联网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工具、新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学习新兴的智能化科学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还有助于学生提高独立自理能力,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一)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对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一直将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作为教育的基本方针,劳动教育内涵在本质不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未来此方针也依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

(二)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班主任管理中加强劳动教育,能使小学生体力和耐力得到提高,体质增强,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型能力,帮助学生习得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提供体验社会职业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小学生可以锻炼能力和意志,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活动,并且明白通过劳动可以创造幸福生活。

(三)新时代班主任管理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实践性不单是指动手能力的锻炼,还有知识的学习转化与运用、创造性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劳动中不断丰富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从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课程在小学中开设不足,教育形式也较为单一。劳动教育缺乏设计和规划,内容不够衔接,甚至脱节,在教材上缺乏课程标准的指引。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劳动教育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有的学校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没有明确评价要求,对课程质量监管也存在一些不足,各小学缺乏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和评价方案。教师对小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评价也无统一标准,导致一些教师不能对学生劳动技能、劳动素质、劳动情感作出正确判断,且有的教师为了惩罚学生而要求进行劳动,容易抑制学生的劳动热情。

(三)传统班级管理教学重知识轻实践

课外实践活动很少实际进行的原因: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轻实践,很少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无法真正进行劳动教育。在课堂上听和看是枯燥无味、没有活力、远离真实世界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脱离理论谈实践是无效的,脱离实践谈理论是无意义的;二是实践资源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容易唯分数论,忽视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缺少资源投入和支持。

四、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厘清班级管理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完善班级管理中劳动教育的内容

班级管理中已有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但还不足够,可以在教材编写与教学中增加内容,提高其地位,或使其自成专题。课堂教学中,要将课本中现有的劳动教育知识充分利用,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使劳动教育为班级管理注入活力,班级管理为劳动教育提供承载和依托。义务教育要设立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做到不重合,依次渐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学到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培养该阶段应有的劳动价值观。

(二)健全劳动素质评价机制,完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明确的评价要求,将劳动教育考核添加到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和学校评比中,作为学生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为家庭、学校发展劳动教育增加动力,增强劳动教育的保障。劳动分配应一律平等,劳动教育评价应该客观全面。教师应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综合评价,将班级管理劳动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三)班级管理课外活动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

班级管理课外活动不能被忽视,劳动教育也不能被忽视,课外活动是劳动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基础。班级课外实践活动中应加入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在日常活动中应加入劳动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集体清理、举办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竞赛、相关讲座、宣讲等。

劳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教学中的创新——以课程《回报自然》为例,教材围绕回报自然展开,根据学生自身经验以及感受,学习什么是回报自然、回报自然要求小学生怎么做、怎样提高小学生参加回报自然实践活动的兴趣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内教育,使学生明白回报自然的内涵、如何回报自然?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即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回报自然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强化劳动教育。教学方法可以用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

1.课内学习部分。

首先,设计一份导学案,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探究课本知识,了解回报自然的意义,即回报自然体现人生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学案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自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举2~3 例回报自然的事件、人物案例,学生有了自学的基础后会较快学习到教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教师再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说说每个人是否有回报自然的经历,并和小组成员分享。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了解到大家是如何回报自然的,从中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回报自然的意义与价值。如此,学生可以通过一堂丰富的课程理解回报自然的内容,并且更积极、更轻松地参与到之后的回报自然实践活动中去。

2.课外实践活动部分。

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回报自然的实践活动:到社区做环保志愿者、参与社会环卫工体验、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环境保护等。结束后教师可以展示活动成果,并进行整体评价,带领学生感受回报自然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积极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正确劳动价值观。通过总结升华情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学生。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五、国外劳动教育启示

日本主张从小培养孩子,打造“全人教育”。如果从小培养孩子,经过多年熏陶历练,最终都会有所收获。德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在法律上规定了劳动教育大纲:孩子6 岁以前可以玩,不用做家务;6~10 岁,要不定期帮父母洗碗、打扫地板、打扫地面、买东西;10~14 岁,要帮助父母割草、洗餐具,为全家人清洁地板和擦鞋;14~16 岁,要学会洗车、打扫和耕种;16~18 岁,如果父母上班,必须每周打扫一次房子,对于还没有准备好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上诉,要求法院让孩子履行职责。美国在中小学开设劳动生产课程,让学生学习一项或多项劳动技能,在教育中使用他们的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我国可以在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开设劳动课程,并建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如不同年龄段的就业意识、劳动选择和技能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是,劳动教育贯彻到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到了一定的年龄,个体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能力,在未来生活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技能,培养科学的气质,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有所发展。

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小学班主任管理当中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各学校和每个教师重视起来,将言语转化为行动,把劳动教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日常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原则,将课本知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班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班级“四小怪”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