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有效策略研究

2023-03-23 03:43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八中学刘高魁
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分层效率作业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八中学 刘高魁

课程改革背景下为满足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减负增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习能力。

一、减负教学的概念

新时期背景下教育行业对减负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追求。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大,在这些压力的影响下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对学习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开展减负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关注自身的诉求,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预期目标。

二、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时间还是教学水平都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源固定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巨大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让其有更多时间参与课内活动。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教材内容,而是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贯彻减负增效的理念,很有必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对学生全面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

(三)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评价学生更多是从考试成绩方面出发,基于参考资料与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基于减负增效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且教师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影响下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课本的核心理念,切身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有效策略

(一)整合多元资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教师可通过整合多种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借助图画为学生展示不同的课堂视角。初中生思维逐步朝着具象化发展,对可以感知的事物充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绘画的方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具象的事物,给学生直观的感官刺激,让其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图画结合,让文字与色彩进行不断转换,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语文知识,发散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展示某一社会现象、网络热图,让学生以图片内容为基础进行写作,使其将自己看到图片的第一感觉描绘出来。比如,对于《猫》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先导入猫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接触过小动物之后再愿意养小动物?”以此导入课堂教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图画元素较多,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图画为学生展示独特的课堂视角,给学生感官方面的刺激,让学生可以通过图画了解所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拓宽了课堂容量,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教师可以对作品内容进行整合,揭示作品的内在规律,将同一主题与同一载体的文章放在一起,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文本的表达规律。第三,整合活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文本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综合性、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教师要加大力度构建信息化课堂,为学生创设直观并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情境。比如,初中阶段诗歌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本首诗有关的范读音频,让学生从中了解诗歌的美感,让其审美体验逐步得到增强。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调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比如,教学《水调歌头》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为学生播放《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提高课堂导入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集中注意力。同时,要从这首诗中快速提取关键的字词,借助图文并茂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诗词的意境,增强学生对古诗词意境与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形象生动的诗歌意境,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悟与理解所学的知识点,给其立体的审美体验。

比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把握元曲的要点知识,为学生鉴赏古诗词奠定基础。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对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促进学生感知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景物结合,让学生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营造优良的意境。紧接着,引导学生完成个性化审美创作。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学习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创作中更成长,让其得到不同的诗词创作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三)布置分层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应了解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差异化的作用,让学生在分层作业中高效学习语文知识,要立足学生特点,从作业评价、作业量与作业难度等方面落实分层作业。首先,作业量分层。教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作业时应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降低作业难度。比如,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识记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其进步与付出,并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其自主完成每个阶段的小目标,在其夯实基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教材内容,教师要让其从简单的训练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学习课外知识,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学习古诗词时,优秀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完成一些比基础习题更有难度的练习,并让学生自主解决。对于中等生,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应比基础薄弱的学生多但是比优秀生少,要给中等生更多鼓励,让其敢于挑战作业难度。教师布置分层作业量时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其次,作业难度分层。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其学习方向。同时,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掌握梯度,设置难度不同的作业,为学生留出自我发展的空间。比如,教学《不求甚解》时,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两大类:必做题与附加题。为了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完成必做题;在文章中标记出使用的论据;画出文章中论证方法的句子,将其作用批注下来,这一作业需要优秀生完成三句、中等生完成两句、后进生完成一句。附加题要求学生结合需要自行完成,但优秀生必须完成,如对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概述,为文章补写论据等。最后,作业评价分层。教师布置分层作业时还必须基于学生作业评价标准进行分层设置。因为对优秀生完成作业的要求较高,教师可以应用同组竞争的评价方法,让优秀生与同组学生对比完成作业的速度与质量,借助分类评价作业构建优良的竞争氛围。对于中等生,应保证其完成基本作业的同时完成部分拔高类的作业,且为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加分;对于后进生,教师应给予更多鼓励,让其挑战难题,并给超额完成作业的学生加分,还可以在题目做错时暂时不打分,让其再次思考后再进行评价。学生平时成绩也要纳入日常作业分值,营造“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

(四)应用信息技术,强化生生互动效果

为实现预期的减负增效目标,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首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应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科学选择生活元素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生活,从生活化情景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比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他的梦想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符合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自觉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其对梦想的理解。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其始终坚定信念。其次,合理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架起互动平台。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师生、生生互动,而且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互动,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使其学习空间逐步被拓宽。比如,《琵琶行》这篇文章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后让其完成阅读任务,如找出文章中的夸张句,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情感,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这篇文章的朗读范文,让学生在信息化教育平台中上传学习资料,使学生可以自主评价这些学习内容,强化师生互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并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立足信息化教学,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点。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深入理解课文知识点的难度较大。若教师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比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结合“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做好新课导入工作,让学生思考徐志摩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有学生回答:“他是一位浪漫的诗人。”紧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再别康桥》这首歌曲,并且为学生展示剑桥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音乐之美。课堂的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上下载的《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音频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节奏。通过这样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与语文教学的要求相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五)注重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表现之外,还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应提高对多元化评价的重视,从多个方面分析与记录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可通过分层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其取得进步。比如,教学《蒹葭》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如是否积极、背诵能力如何、解读能力如何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表扬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发其表现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后续学习。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帮助其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其逐步完善自身的学习方式;对于后进生,教师应给学生更多鼓励,培养其学习自信,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学习与巩固,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身学习方式,发展其学习能力,减轻学习压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减负增效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安排的合理性,为贯彻落实减负增效目标,教师可从整合多元资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诗歌教学效率;布置分层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用信息技术,强化生生互动效果等方面开展探究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分层效率作业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我想要自由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