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视阈下艺术教育改革策略与实践路径
——以安徽艺术学院为例

2023-03-23 15:13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劳育劳动教育美育

杨 超

(安徽艺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2)

自2020年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以来,有关劳动教育的整体性研究和政策的具体落实从未间断。对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总体要求等问题的探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立足艺术院校的教育实际,窥探劳动教育问题的研究较为罕见,但却不容忽视。一方面,“美育”与“劳育”的互为关系需在时下得到有效解释,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改革中探索其与“劳育”的融合路径十分必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然而,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艺术类院校中现还存在概念理解不清、践行路径不明、推行力度不强、体系构建形态不成熟等问题。因此,深刻理解艺术教育中“劳育”的精神内涵,辨析明晓“劳育”的施行困处,正确厘清“劳育”与“美育”的有机关系,探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显得极为重要。

一、艺术教育下“劳育”的基本内涵

艺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以艺术为主要内容和载体培养学生运用思维,以求艺术知识、技能的获得,审美认知、审美表达、审美创造能力的养成。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欣赏和理解他人的艺术作品”。德国教育家弗洛姆也曾提到,“艺术教育是一种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一种对个体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劳动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以劳动为主要内容和载体培养学生运用思维以求劳动知识、技能的获得,劳动意识、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精神品质的重塑。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劳动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劳动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使其具备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能力和精神。”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劳动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培养。“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技能,还可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承担责任。”《指导纲要》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发挥劳动的育人主体功能,开展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对劳动人民产生敬畏和学习之心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能否行之有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不难发现,在时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中更加重视精神品格塑造的要求。遵照教育的基本规律来审视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有两大基本要求,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劳育”是以劳动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成果、创造劳动价值。“艺术教育”以美育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获得艺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艺术成果、创造审美价值。二者虽然在场域、载体、内容等方面大有不同,但在教育目标和培养结果上达成一致,除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外,更在乎的是人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质是“人格教育”和“品质教育”[1]。艺术教育下“劳育”需要实现的劳动价值,与“美育”中的审美价值本质上一样,都是以人为本,求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为两者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基础的“互为”条件。

二、“劳育”的施行之困与解惑之法

高质量的劳动教育,究其根本是为了满足人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诉求[2]。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践行发展要与“五育并举”顶层设计逻辑相匹配。体系化构建“五育融合”机制,契合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劳动教育的视角研究艺术教育问题,就是要关注如何将“劳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达成“互为”“互能”“互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体和心灵双向同行的健康发展。

1.施行之困:“去劳化”教育与“仿劳化”实践

针对“劳育”本身,“去劳化”教育、“仿劳化”实践是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去劳化”教育,指的是淡化“劳动教育”的实质内容和主体作用,在体系中过于强调“智育”“美育”或者其他教育内容的观念和现象。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要注重劳动教育,不能只强调知识或其他方面,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劳动教育被视为一种必要的技能教育。通常情况下,劳动教育受到较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在经济发达、科技迅猛发展的地区,信息化智能化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处于次要的位置,常常被严重忽视,出现明显的“去劳化”现象。这种现象或观念的产生原因在于,对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清,对教育理论的理解片面以及对“劳育”概念逻辑的把握不准。柳友荣教授在《高校劳动教育的三重逻辑》中提出,高校劳动教育要遵循时代逻辑、知识逻辑和实践逻辑。从时代逻辑层面看,劳动教育首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正视劳动已转变为生活方式的实情,劳动的初衷是获得成就感,满足自身纯粹价值的自我实现;从知识逻辑层面看,明确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阶思维和知识,大学生要明劳动之义、晓劳动之理,在教育中做到五育融合,文化浸润;从实践逻辑层面看,关注学段要求和学情特点,能够有效辨识和满足培养对象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可见,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更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仿劳化”实践,指的是教育主客体仅以结果为目标,在观念和行动上简单模仿劳动形式和内容,而忽视教育全过程深层次培养的行为。这种实践活动的产生,常因带有偏向性的观念而起。比如,做一次家务就认为是劳动教育;干一次农活就认为是劳动教育;吃一次农家乐就认为是劳动教育等等。“仿佛在劳动”或“感觉在吃苦”的视觉假象和短暂体验并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此外,“劳动教育课”与“劳动教育”也不能等同。我们知道,根据所在场域不同,劳动教育可分为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等;根据情境内容不同,劳动教育可分为生活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可见,课程教育是实现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渠道。对于教育者而言,既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又要打破课内外教学壁垒、拓宽教育实施途径,健全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

2.解惑之法:“再劳化”教育与“融劳化”改革

“再劳化”教育和“融劳化”改革是五育并举语境下,实现“劳育”融合与“美育”赋能的有效路径。在“美育”与“劳育”融合的视阈下,“再劳”的概念是相对“一般劳动”(即“在劳”)而言的。“在劳”指的是学生使用普通劳动工具,亲历劳动过程,获得劳动体验,创造劳动成果,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而“再劳”,指的是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对劳动工具进行艺术设计或创造,亲历劳动过程,获得劳动体验的同时感受审美文化,创造出具有艺术特色的劳动成果,实现自我价值和文化认同的双重情态。“再劳”是将劳动作为认知客体的一种审美形态,是在已满足劳动需要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在劳”是主客体在劳动媒介上形成的具体关系。后者较前者而言,在劳动工具、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等方面都具有“双重性”,是“再劳化”范畴。劳动工具的重塑,劳动与审美的双向体验,以及劳动成果的双重价值,既能够实现“一度劳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又可以促进“再劳化”过程中审美价值的实现。诚然,艺术院校以其先天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便于更好地达成“再劳化”教育。

“融劳化”指的是,在艺术教育(美育)过程中,有机且有效地将劳动教育融合进去,实现物质财富与审美文化的双重价值。“融劳化”是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策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之间紧密联系,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身体的疾病不仅仅是生理问题,更是与心理问题有关。可见,将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十分必要,但体系化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提炼能够在劳育中实现的美育元素,不能出现“水土不服”,为了结合而结合。例如,可以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等专业课程中凝练美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其次,建置美育与劳育融合的场域,激发学生“劳为民而作,美为民而生”的质朴情趣。再次,重视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力和审美意趣。最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劳动,形成“再劳化”的育人路径。

真正的劳动教育应该像盐,人体对盐的需求,不能通过吃盐直接实现,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3]。劳动教育需要与艺术教育对话,并形成合力,构建“融合体系”。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域”下,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劳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劳动品质,塑造身心健康的完整品格。安徽艺术学院坚决在“再劳化”教育与“融劳化”改革上下功夫,确立以“劳动精神先行导入”“劳动技艺互动培育”“劳动实践场域互为”“劳动成果多元化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融合机制,以其独特的育人思路,探索“劳育”与“美育”二者间互能与互效的创新之路。

三、安徽艺术学院探索“劳艺”结合的创新实践之路

《指导纲要》强调,“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艺术类院校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应以《指导纲要》为遵循,充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走“劳艺”结合之路。安徽艺术学院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类本科院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劳艺”结合上,初现特色鲜明的实施路径。

1.劳动精神先行导入,促内容的革新

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精神和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教育中的内容是知识、技能,而精神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意志。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讲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层面,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内心和精神境界。学生只有在精神引领、情感认同的条件下,才会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教育。因此,内容的革新要以劳动精神的先行导入为前提。劳动精神既可以包括劳动人民、劳动楷模的引领性精神,也包括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劳动”本身的敬畏之心。作为综合性艺术类院校,学校开设众多艺术类专业课程,包括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影视类、美术类、设计类等,以及黄梅戏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等特色专业。授课内容常推陈出新,并以授课目标和主题的确立为依据,以劳动精神的先行导入为依准。

影视类课程教学团队实地走访调研安徽省宁国市胡乐镇,深入了解当地非遗传承人坚守技艺的先进典型和动人故事。以“劳动精神”为牵领,在技艺劳作的同时,深切感受艺术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劳动意志与文化熏染并存,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案例,将具体实践路径总结为以下方面:一是立足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内容设计,有效将“劳动精神”纳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专业实践带动劳动教育。影视类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运用摄影等技术完成作品表达。通常情况下,学生校内学习时间较多,外出实践不足。授课教师需要以项目创作为契机,带领学生团队亲赴实际拍摄场所完成作品。在此过程中,拍摄场地就是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就是劳动教育的过程。打破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学习壁垒,真正让学生融合于创作与劳动的场域。二是灵活转变角色身份,由单一的创作者向采访拍摄对象转变。一般,在创作过程中,师生团队多以创作者的第一视角开展活动。无论是从专业学习还是劳动教育的角度去看,这种立场都是不全面的。一方面,创作者需要身体力行感受非遗传承人的技艺过程,从而提升作品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学生需要亲历接触劳动者的劳作过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劳动的价值,锤炼无畏艰辛的意志品格。完成从纯主观到主客观兼具的转变。三是帮助学生完成劳动成果和艺术作品的双丰收。学生此次拍摄学习原创纪实片《承》,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皖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舞龙灯、竹编技艺,实现了“劳育”与“美育”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结合。

2.劳动技艺的互动培育,促方法的创新

“劳育”与“美育”的关系是双向协同,且互相促成的。艺术教育中的劳育,可以称之为“美育中的劳作”,即以身体力行的劳作方式完成审美育人。劳动教育中的美育,可以称之为“劳育中的审美创作”,即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物质化创造,体验劳动精神,实现劳动价值。“劳育”与“美育”的双向协同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学生精神与身体的同时“在场”。只有思想意志的认可,而没有身体的实践过程,就会是“空想”。相应地,只会劳作而没有精神的凝聚、真切的感受,也不会有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满足感。艺术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能够为“劳艺”结合带来先天条件。这种劳动与技艺的互动式培育,为培养五育并举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方法。

安徽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专业的开设填补了安徽省专业设置的空白,是学校的特色专业。这门专业的课程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够很好地结合劳动教育中的工匠精神、非遗手工艺传承保护的理念等,促进专业建设,提升育人成效,真正做到了劳育与美育的互能。首先,要以主题性工作坊的理念为基础,将劳动与技艺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为“互动培育”方法的产出奠定基础。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纲领,任何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都要以方案为基础,不能随意开展。专业教学团队提前将授课方法内涵于人培方案,不仅规范了教学过程,也为授课形式的统一提供了依据。其次,需要贯彻落实“互动培育”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广泛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专业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社会考察的基础上完成调研。显然,调研并不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走个过场,而是需要亲力亲为,深入社会群体内部,走入劳动人民中去。师生团队重点以研讨木工坊、雕刻坊、漆器坊、皮影坊、剪纸坊、刺绣坊、印染坊、瓷器坊等手工坊的建设思路与方法,大胆探索手工坊劳动教育新模式,同时以“礼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手工劳动坊劳动成果及艺术作品展示,推进劳动与技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地生根。最后,要以教学试点带动校园文化活动,凝练特色,形成品牌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专业建设发展对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举办“展徽风皖韵 绘非遗至美”校园文化节体验日活动,邀请众多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包括庐阳剪纸、庐州面塑、庐州麦秆画、葫芦雕刻、庐州内画、庐州吴氏船模、庐阳棕编、庐州木版水印、庐州蛋雕、庐州土陶烧制等技艺纷纷亮相。这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植根人文情怀。

3.劳动实践的场域互为,促形式的拓展

“劳动教育是一个‘泛在’的现象。劳动不是走秀场,劳动教育不能是为劳动而劳动,不能只是在劳动课的场域中才去劳动,而应该是为生活而劳动,为促进身心同向健康发展而劳动。”[4]可见,劳动实践是广域多维的,并不是封闭地发生在一个时空间内,也不是静态被动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学校的培育,也需要家庭的陪伴,更需要社会的磨砺和检验。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多维场域的存在,自然会形成一个流动、开放、融为的“交互”行为。

2022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安徽艺术学院成立安徽省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委托,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基础理论、教育实践、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协同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政策研制、调查研究、督导指导、评价评估等。安徽艺术学院肩负着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某种意义上,要求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形式的育人途径。其一,学校需要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场域,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实践周”“艺术实践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开掘基础的劳动意识,激发积极的劳动热情。其二,家庭需要承担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其影响深远,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学校特别设计了“暑期亲情劳动体验”,引导学生回到父母和亲友身边去并肩劳作,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唤起了孩子的感恩之心。其三,社会承担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三下乡”“志愿服务”“文艺进社区”等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走入社会。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学生“扮演”着各类角色,获得细腻真实的劳动体验。最终,他们又将在社会、家庭中的劳动感悟带回到校园里,再现于课堂中,以演讲、展演、创作、作业等多种形式反馈。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协同,构建流动、开放、融为的多场域机制。

4.劳动成果多元化考核,促评价的完善

劳动成果是学生亲历劳动过程,通过创造物质财富而获得劳动体验和精神文化的结晶,是劳育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劳育成效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成果和劳育成效的检验评价不能单向度简化,而要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等要素统一纳入评价中去。首先,培养学生建立“美丽劳动”[5]的价值判断,防止出现“劳动功利化”,避免出现把劳动实践当作“休闲方式”“才艺秀场”等情形[6]。其次,引导学生摆正“自愿劳动”的主观立场,防止出现“应付任务”的心理误区。最后,协助学生彰示“个体价值”的评价导向。因此,评价要重身心,不单劳作;评价要重过程,不单结果;评价要重人文,不单物质。

“劳动既是幸福生活也是美好教育的发源地,融入现实生活的劳动教育是直接的、便利的、可持续的,也是真切的、可以刻骨铭心的。”[7]一是正确看待“一育”与“一课”的关系。劳动教育绝对不是一门课,而是以观念为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坚定劳动意志,锻造劳动品质,在过程和结果上实现劳动价值。无论是劳动实践周、劳动教育课,还是劳模大讲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始终将劳动精神和劳动文化的培育作为活动的重要思想内涵。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评价机制。学校建立第二课堂,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教务处协同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成绩、社会参与以及生活情况实行综合评价,多方位、全过程考察劳动教育的成效。三是结合专业特色,丰富评价载体。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限于一份问卷,而是要丰富评价载体。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制作为评价载体;美术专业的学生,以“绿色校园”的写生绘图为评价载体;影视专业的学生,以“劳记匠人”的影像图形为评价载体等等。最终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会,满足学生的劳动成就感,实现获取劳动成果后的自我价值。总之,劳动教育评价的初衷是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生活、热爱生活,实现“美丽劳动”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关键在于激励,而不是考核和定论。

四、结语

“劳育”与“美育”的联袂是培养“五育并举”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艺术教育的创新改革可从与“劳育”的互为关系中觅得新法。建置“美育”与“劳育”的融合机制,达成二者间的互能与互效,能够激发学生“劳为民而作,美为民而生”的质朴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兼佳的良好情态。此举,与“五育并举”的顶层逻辑相匹配,能够有力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劳育劳动教育美育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