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漂流计划VS互换特产:让信任不被辜负

2023-03-24 14:25王淦生
关键词:哈苏特产纸巾

王淦生

漂流瓶曾是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性符号,是人们穿越辽阔时空沟通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纸条往往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或衷心的祝福,而发现一只可能来自未知领域或未知时代的漂流瓶则是一份神秘与惊喜……那一只只漂流瓶,使素昧平生的人们形成特殊的关联。今天,高科技的通讯手段让人们不再为沟通和交流而感到为难,但这些相识却未曾相逢的人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信任?猜忌?提防?欺骗?本版两则与漂流相关的热点新闻——相机漂流与互换特产给了我们不尽相同的答案。

相机漂流计划:300天4万公里传遍中国,完美回来

一部价值6.2万元的相机,在全国漂流,途经34个省级行政区,在34位不同的网友手中拍下千幅照片,最终又回到起点,且满载而归!

2022年10月,B站UP主-LKs-启动了一个相机漂流计划,他买了一台39990元的哈苏X1D2微单相机,搭配了22000元的XCD 65mm F/2.8镜头,总价值6.2万元。

他从全国报名网友中选出34人,分别对应34个省级行政区,这34位网友每人能玩5天,可以拍摄风景、人像等照片,尽情体验哈苏相机的魅力,同时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UP主并没有给每站漂流定任何主题,也没有让他们带着“一定要把你的城市风貌拍出来”的任务去创作,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我觉得5天里不设限的创作才是最有意义的。”

UP主表示,这个项目也是一次赌博,涉及30多人的互相信任和沟通。为此,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中途丢了相机。

最终,从2022年11月12日开始漂流,到2023年8月20日,这台哈苏漂流了近300天后,回到UP主手中。历时10个月,漂流相机环中国计划顺利完成。

互换特产:换出的是什么?

最近,网络社交平台上,特产互换颇受欢迎。“活动”规则很简单,网友各自准备一份家乡特产,相互邮寄。不少人从中体验到了拆“特产盲盒”的快乐,也有网友曝光了自己的受骗经历,比如有人寄出几百元特产,只换来两包纸巾。

特产互换,说到底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陌生人社交。之所以“走红”,就在于“社交”二字。自己买特产,无论买哪儿的、买多少,都是一个人的狂欢;特产互换,则变成了吃货之间的游戏,有了链接和互动,多了好玩和有趣,这正是社交网络带来的特别体验。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归属与爱,指的就是社交需求。在网络上,陌生人之间“双向奔赴”,被关注、被信任、被认同的心理获得满足,网友素未谋面却相谈甚欢,互赠特产,礼轻情意重,颇有几分古人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味道。网友分享的内容还夹杂着对家乡的朴素情感。分享特产,宣传家乡,寻求认同,特产互换的意义的确超出了物品本身。

特产互换,换的是相互信任,换的是以诚相待。可从报道来看,不少网友精心准备,却没有换来“友谊的小船”。其实,有流量的地方,难免鱼龙混杂。网络社交平台就是这样,“玩法”不断翻新,热度总会过去。多在分辨上花点时间,守好个人隐私等安全底线,有兴趣就试试,没兴趣就围观,甚至看也不看,各得其乐就好。

对碰火花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性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能脱离群体而孤立生存。这也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为。社交的必要条件是信任,而且这种信任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信任是双向的和相互的,二是要以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值得信任从而不让信任成为一种风险。如此,才能让社交以一种健康的状态发展。相机漂流计划的完美实现,彰显了陌生人之间信任与不负信任的可贵,给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互换特产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则折射出某些人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促使人们在社交中谨小慎微。

运用速写

[1.][让信任与不负信任形成良性循环]

人与人相处,贵在信任。但是信任绝不是单向的,我们在收获信任的同时,更应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这种信任,从而让信任与不负信任之间相互推动,形成良性循环。B站UP主-LKs-启动了一个相机漂流计划,将自己价值不菲的哈苏相机投入全国漂流,途经34个省级行政区,在34位不同网友手中拍下上千幅照片,最终回到起点,满载而归。这一由年轻人为自己构筑的童话故事,更像是一场建造理想国的实践。而构筑这一童话故事和理想国度的材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不负信任。是“信任”让美好的故事起步,是“不负信任”让故事续航,当信任与不负信任形成良性循环,我们便赢得了人间最美的春天!

[2.][莫让欺骗的蚁穴摧毁诚信的大堤]

中国古代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论,西方世界也有“蝴蝶效应”之说,都是强调细小的缺漏不断发展将会酿成大祸。在我们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今天,必须意识到欺骗的蚁穴亦可摧毁诚信的大堤。当下,网络上颇为红火的互换特产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欺骗甚至欺诈行为,不得不讓人叹惋。有网友曝光了自己的受骗经历:他精心准备,寄出几百元特产,只换来两包纸巾。与网上频频曝光的电信诈骗相比,区区数百元似乎不足挂齿,但那份准备时的用心、投递时的信任、等待中的神秘换得的却是两包纸巾,让人有种在期待的美食中吃出苍蝇的恶心感。这样的行为,岂不是对信任和诚信的一次切切实实的摧毁?

猜你喜欢
哈苏特产纸巾
纸巾过滤
烧不坏的纸巾
江阴特产——马蹄酥
光学变焦无人机
欢迎订阅《中国林副特产》
大疆收购哈苏“化学效应”或许没那么大
大疆或成为哈苏最大股东
2016年农特产微商的发展趋势
纸巾康乃馨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