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为啥这么火VS机器人暴起伤人

2023-03-24 06:09
关键词:人形特斯拉人工智能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人工智能确确实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不仅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上有着很好的体现,而且在我们日常的安全防范领域、娱乐领域,甚至是科学研究领域,都在慢慢地和我们接轨。就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也开始担忧:人工智能倘若按照这个进度发展下去,未来它会不会完全取代人类?

2023:人形机器人为啥这么火

□ 沈春蕾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能站立行走、能跑能跳的人形机器人频频亮相,引发各界关注。那么,人形机器人可以干什么呢?

2021年8月,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推出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最大的特点是身高、体重和人差不多,售价两万美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最关键的一点是“通用”。

2023年12月,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展示了新款人形机器人Optimus。视频显示,Optimus可在特斯拉工厂内行走移动,还能在健身房内做深蹲。此次展示的是第二代Optimus,相比第一代重量减轻了10千克,仿生足部让其步行速度提高30%,手部关节也增加了11个零件,可以完成一只手拿取鸡蛋后,再换至另一只手将鸡蛋放到容器中的动作。未来,Optimus将首先应用于特斯拉制造工厂。

“通用,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在工厂内搬东西、装配零件,还能在农村干农活,在家里做家务。”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这样一个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可谓既便宜又好用,但距离问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果机器人系统和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相结合,就能在物理空间完成很多任务。”乔红指出,“机器人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只是将人从一些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乔红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她带领团队长期从事机器人“手—眼—脑”研究工作,并开展类人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她曾多次表示:“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越来越接近生物,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具有认知、情绪、逻辑、动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类人化特征。”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2024年1月1 日,有删减)

特斯拉机器人突然暴起袭击工程师!

据参考消息,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2月26日报道,在特斯拉汽车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附近的工厂,曾发生一起残暴血腥的事故,有一名工程师遭到机器人袭击。

据报道,两名目击者看到他们的同事被一台用来抓取和移动新铸造的铝制汽车零部件的机器人袭击,感到惊恐不已。

当时这名工程师正在为附近两台出故障的特斯拉机器人编写软件程序,该机器人突然压住他,然后将其金属爪伸向这名工程师的背部和手臂,并在工厂地面上留下了一道“血迹”。

这一事件给这位受害者左手留下了一个“开放性伤口”。特斯拉提交给特拉维斯县和联邦监管机构的工伤报告曾披露了该事件,《每日邮报》网站的记者看过该报告。

尽管特斯拉在2021年和2022年都没有向监管机构报告任何其他与机器人相关的伤害案,但这些年来,人们对自动化机器人在工作场所造成的风险日益感到担忧。

随着亚马逊货运中心的机器人帮手、机器人外科医生、自动驾驶汽车,甚至机器人象棋教练的暴力行为造成伤害案的报告不断增加,这让一些人对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提出了质疑。

(摘编自《每日经济新闻》2023年12月28日,有删减)

对碰火花

自从人类步入近代社会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也不可否认,科技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等。人形机器人的暴火,反映了它在多领域不同场景的应用,它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特斯拉机器人暴起伤人,则预示着自动化进程之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风险。

名言链接

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一个对技术本身说“是”或“不”的问题,而是一个“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的难解之题。

——〔美国〕里夫金

运用角度

[  一]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可造福人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事物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一项被广泛使用的新技术,逐渐走入千家萬户。无人驾驶、刷脸支付、无人超市……这些事物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这些曾经不可想象的情景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变得更加便捷美好。正确使用人工智能,的确能造福人类。

[  二]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

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凡事有利就有弊,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人工智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问题,如机器人伤人问题、个人信息泄漏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兴利除弊,要敢于拥抱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焕发生机与活力,也要谨慎对待人工智能,不允许其“越界”,更不允许人工智能技术让不法之徒利用,给人类带来祸患。

猜你喜欢
人形特斯拉人工智能
世界上走路最快的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会变形的人形机器人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人形蔬菜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