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潮:从小镇青年到摘星星的人

2023-03-24 06:09
关键词:泳坛实现理想海潮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圆满完成他作为一名载荷专家的“首秀”。

认识桂海潮的人,都为这个农村娃为理想发奋图强、学而不厌的执着所打动。2003年,当看到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五星红旗的一幕时,桂海潮便立下了“我也要做宇航员,飞上太空,为祖国争光”的誓言。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他总是积极互动。课后,总能看到他拿着考卷和书本,追着老师问问题。为了挤时间学习,他会故意错过打饭高峰期,留在教室背书;也会在宿舍熄灯后,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复习。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快了桂海潮实现理想的脚步,但他也更努力了,他的师兄回忆,每次去实验室,桂海潮基本都在看书。

多维解读

1.实现理想要有好学不倦、学而不厌的意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们要成长成才,就必须从学习中汲取前进的动力,要有好学不倦、学而不厌的学习意识,在学习中不断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让日益积累的知识与才能成为实现理想路上不竭的能量源泉。

2.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天才基本法》里说:“如果你只是一个凡人,却又渴望达到天才的高度,那么,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真正的天才们永远坦然无畏,他们洞悉本心,忠于理想,追寻所爱,始终不渝。”任何夺目的成绩背后,都离不开长期的坚持。踏踏实实努力,扎扎实实用功,成功不知不觉就实现了。

素材速用

讀书改变命运,一直都是中国人奋斗的重要子命题。现在很多人鼓吹什么“读书无用论”,一些年轻人甚至还把它放在嘴边,堂而皇之地作为自己“躺平”的理由。顺着蜿蜒山路走来的桂海潮,用自己的经历,彻底打破了这一谬论,让我们领悟到了读书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桂海潮为什么能走出农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为他几乎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踔厉奋发,刻苦钻研。一个人越变越好,从好好读书开始。每个人的起点或许不同,但知识却能夯实我们向上走的阶梯,让人完成由内至外的蜕变。

素材链接

[ 柳冰倩] 从高考307分到考研逆袭211

前不久,00后女孩柳冰倩2023年考研从专升本逆袭211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考入名校读哲学专业是柳冰倩很小就立下的志愿,遗憾的是,2016年她的高考成绩只有307分,只好入学一所专科学校读商务英语专业,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在专科期间(2017年)她就着手准备考研,她每天记近500个英语单词,刷遍了2010年到2023年的真题。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五年后,她成功逆袭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这样的成绩让无数人感到惊叹和敬佩。

她还没有满足于此,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研究生毕业后,想去一所985院校攻读博士, “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还想继续深造。”

[ 汪 顺] 泳坛“四朝元老”一次次“逆流”而上

2023年9月24日汪顺在杭州亚运会上以1分54秒62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一举夺冠。但是这位泳坛“四朝元老”的夺冠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初出茅庐却止步预赛;2014年仁川亚运会,只游出了1分59秒10的成绩;2016年里约奥运会,仅仅获得了男子200米混合泳铜牌;2019年光州世锦赛前,他希望“给奖牌换个颜色”,但最终只获得第六名……学而不厌,多次反思之后,汪顺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肩伤导致两边受力不均匀,游着游着就偏了,我需要重新调整技术动作,去一点点适应。”打破20多年的游泳习惯,每一个细微调整,背后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哪怕只是0.001秒的进步。”训练时,他经常两眼发黑,全身发软,有一种濒临死亡的绝望。1天、10天、15天、60天……整整三年,他一次次突破身体极限,努力去改变。

猜你喜欢
泳坛实现理想海潮
世界泳坛竞技格局与中国游泳竞技表现分析——以东京奥运会为例
柳永·望海潮
悟出
望海潮·八里湖
我的理想
望海潮·枫林谷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望海潮·庆嫦三落月
索普手术感染面临退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