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策略

2023-03-26 11:11刘玉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减课外阅读政策

刘玉华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双减”政策实施后,随着课后作业量的减少,对教学效率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而课外阅读则成为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丰富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仍需注意开展课外阅读的方式,旨在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避免给学生带来学业压力。文章基于“双减”背景,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成效的提升及课外阅读形式的优化,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增加课外阅读总量。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还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途径。 “双减”政策推行后,学生的作业压力逐渐减小,获得了相对宽裕的课后时间,那么引导学生利用好空余时间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便成为“双减”政策落实后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四项优化策略。

一、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元素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推进教学环节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时,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猴王出世”这一段视频。该情节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孙悟空成功穿越瀑布,抵达水帘洞中,被众猴推举为“猴王”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原著中摘取该部分描述,让学生一边体会原著中的描述,一边观看视频,然后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是电视剧演绎得生动精彩,还是原著的描述更为生动形象。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感受在电视剧中无法呈现的精彩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再以《红楼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前,教师播放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如“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片段,以此来吸引学生在原著中感受更加真实的人物形象与情节。

课外阅读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究欲望,还能通过更加具象化的元素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塑造学生的阅读心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二、开展生活化和自主性阅读

(一)開展生活化阅读

“双减”政策的推行,其真正的意义不仅在于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还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回归生活、回归本真、回归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空间与时间都得以扩充,从而释放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此,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不能仅限于文本,教师可以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生活化阅读,从而发挥“双减”政策与阅读的价值意义。

以《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的阅读为例。古诗词中涵盖了大量的借景抒情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立足户外,在真实的自然景色中一边阅读古诗词,一边感受其中的意境,同时可以反思“为什么同样的景色,古代文人却可以写出不一样的感觉与境界”。比如,在白露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郊区或城市公园的水岸边感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境;在中秋节期间,可以要求学生在户外观察月亮的变化,感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深刻哲理;学生还可以去山野,观看草木落叶的变化,体会“碧云天,黄叶地”的画面等。

生活化阅读的开展,将生活实践与文本阅读相结合,不仅可以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有趣,还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立足真实世界,深刻感悟文章内涵,从而实现有效阅读。

(二)开展自主性阅读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保证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自主性的培养转换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学习,从而间接地减轻了学生被动学习带来的心理负担。基于此,初中课外阅读的开展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阅读文本,从而营造更加自由、轻松的阅读氛围。

自主性阅读的开展,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阅读喜好与阅读需求,真正实现了“民主化”教学,消除了传统强制性阅读带来的弊端,避免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开辟多元化课外读写途径

除了阅读,写作同样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语言文字基础与丰富的灵感素材,而写作又在原有的文本基础上创作新的阅读文本,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此,读写结合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课外读写训练,在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双向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平台,围绕阅读分享、读后感、书评、荐书等阅读项目开设“睡前故事”“读给你听”“书海”“每日一本好书”等栏目。其中,“睡前故事”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故事或片段,阅读并录制成音频或视频投稿至指定平台;“读给你听”由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文本中的好句、好段摘录出来,与大家分享和品析;“书海”要求学生以书评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某本书讲述了什么,适不适合阅读或值不值得阅读;而“每日一本好书”则由学生以荐书的方式直接与大家分享值得一看的书籍,并说出此书的价值与亮点,以及能让大家收获什么。学生参与这些活动需要学生阅读大量优质的文章作为基础,如此便可促进自身阅读与写作的双向提升。

多元化课外读写途径的开辟,不仅能够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与写作,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与天分,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发展能力。

四、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作业

作业的设计是“双减”背景下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政策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立足教材,拓展课外阅读,并结合学情设计轻简性、高效性、综合性的阅读作业,从而落实政策要求,完成课外阅读指标,保证课内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完《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后,教师可以立足单元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章或书籍,并以思维导图或图表的形式,提炼、归纳、总结不同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共性、区别及特色等。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需要教师转换理念、创新形式、优化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阅读形式,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促进“双减”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梅张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策略探究[J].语文天地,2022(8):60-61.

[2]马斌玲.浅谈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总结与应用[J].作文,2022(Z4):58-59.

[3]廖美英,梁运义.初中语文拓展阅读型课后作业设计谈[J].语文教学通讯,2022(23):82-85.

[4]陈薇.新课标指导下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J].作文,2022(20):27-28.

[5]刘林.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策略[J].中学语文,2021(36):43-44.

猜你喜欢
双减课外阅读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