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台+线下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U校园平台为依托

2023-03-28 00:28韩奉录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实验班线下

韩奉录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喀什 844006)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大环境的需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近几年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然而,在优势显现的同时,线上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关注。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试图寻找出一种更加可行且合适的方法,将智慧平台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来体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研究智慧平台与线下模式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翻译水平。在外语学习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外语能力。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智慧平台为辅,从而确保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翻译教学的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和水平。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重视翻译教学,深入研究与分析现存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保证教师的翻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1.1 现有翻译教材内容陈旧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但现有教材更新速度缓慢,内容依然较为陈旧。大部分教材内容的选取素材较为单一,没有与时代相结合。现有教材在锻炼学生翻译能力的方面较为单薄,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难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1.2 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

翻译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语言背后的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若学生在翻译时不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极有可能出现翻译有误甚至翻译错误。大学英语翻译不仅要学会吸收西方的有益文明成果,更要注重培养中华文化自信。

1.3 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及实践经验

当前大部分院校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翻译需要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因为教学条件有限,学校和教师无法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语言环境,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翻译素材,让学生做机械的翻译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2 智慧平台+线下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译研究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校使用智慧平台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文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有20道单项选择题,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给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42份。有效参与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自2020级,其中实验班87人,对照班84人,均自愿参加此次教学实验。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问卷对翻译教学的调查分为五个等级,用1表示非常不赞同,2表示基本不赞同,3表示不确定,4表示基本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答案。访谈作为研究的一种辅助方法,旨在发掘学生对智慧平台与线下模式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直观感受以及看法。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访谈,观察并记录访谈结果。

2.3 研究过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线下与线上模式的灵活运用。在使用混合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避免线下教学形式的繁重冗长,应使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文字来清晰表达教学内容。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对翻译教学课堂进行了设计。

首先,教学计划方面,教学周共10周。第1周为前测周,在此期间教师组织学生对CET-4成绩统计,对学生成绩进行前测,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与翻译各部分;第2~15周为混合模式课堂教学的实践阶段,在此期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将混合模式课堂充分利用;第8-16周教师利用理念的CET-4翻译与写作真题对学生进行主观质量评估,目的是以学生自我检验和教师主观评估的方式发现混合课堂使用下的优点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的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客观评估以每学期学生参加的CET-4成绩为依据。在学生新一轮CET-4成绩出来时,教师进行成绩统计与数据分析,以此来评估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其次,在混合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将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划分。考虑到大学课堂时间较长,在线上和线下教学进行交换期间,教师应安排出少许时间作为课间休息,笔者建议课间休息视学生学习状态而定,不要单一地进行时间平分。

最后,在教学上,线下课堂以理论教学为主。大部分学校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在教学内容上应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线上教学,笔者选用Unipus在线课堂。线上课堂主要以学生专项训练为主,线下所学习到的抽象概念在线上课堂中要灵活训练,并要求教师结合线上测评机制进行客观评判。通过线上课堂,学生在进行句子翻译训练之后,及时跟进段落翻译训练,进而完成写作训练。线上课堂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渠道,既节省了师生双方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效率,但线上英语教学时,教师需秉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指导原则。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对英语翻译学习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非常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问卷中,问题“中文素养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的均值达4.63,这说明在学生的意识中,很重视中文素养,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中文素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问题“大学英语应该单独开设大学英语翻译类课程”均值达4.45,说明学生很期待大学英语教学单独开设翻译类课程。而问题“智慧平台的界面设计会影响我的翻译学习效果”均值仅2.35,说明智慧平台的界面设计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明显影响。

使用SPSS 21.0对两个班级前测翻译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实验班翻译均值53.374 分,低于对照班0.705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写作翻译单项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756>0.05),适合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验班和对照班。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翻译成绩

使用SPSS21.0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CET-4笔试翻译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3所示。实验班后测翻译单项均值为65.09分,比对照班高3.27分,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1<0.05)。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后测翻译成绩

2.5 研究结果与讨论

依据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智慧U校园平台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成绩与翻译能力,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对翻译的认知态度有了变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中文素养,U校园智慧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翻译学习氛围,为翻译写作提供了客观性评价工具,让英语教师从繁重的修改翻译作业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较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提升,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利用U校园碎片化学习优势,教师可以灵活布置学生的翻译作业,随时随地检查学生的翻译提升情况,为师生提供翻译学习的自由空间。

3 结语

智慧平台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一授课形式带来的弊端[1]。针对CET-4的翻译写作课,通过传统线下授课模式与线上U校园课堂相结合,更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翻译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做到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发展能力的动态管理。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很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才能在促进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方面突出其实效性。

其次,线下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翻译技巧的讲解,由于技巧性知识的讲解需要教师与学生实施互动,以便得到及时有效反馈,与线上课堂教学相比,翻译教学理论及翻译技巧知识讲解线下课堂更为便捷、直观,有利于学生课堂提问,直接解决学生的问题。

再次,通过线上课堂,教师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部分的针对性训练,以多种渠道促进学生翻译写作能力的总体性提升[2]。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3]。只有在不断训练学生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形成语篇连贯概念,提高其写作水平。

基于提高学生翻译写作水平的主要目的,学生和教师都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首先,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翻译理论及实践知识储备度,增强自身的教育专业性,教学时能提供出具有情景性、自主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翻译课堂环境。其次,作为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充分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信任感,为翻译教学提供充分的情感纽带,且做到向教师提供及时的课堂反馈,对翻译课堂教学与学习中的困惑应及时发问。最后,笔者认为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应切实做到课时分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4]。

大学英语翻译的实践性与实用性都极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智慧U校园平台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翻译能力,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5]。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实验班线下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