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集束化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效果

2023-03-29 05:28杨继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肢体

邹 琼 杨继妮

(1.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重庆 400020;2.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护理部,重庆 400020)

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是一种以突然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斜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2]。偏瘫是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表现之一,也是最难康复的一种后遗症[3],临床上,中风多发于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该病发病后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据统计文献[4,5],90%的中风患者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积极促进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临床上常规的护理虽然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但是护理方法具有单一性,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集束化护理利用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疾病类型,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结局[6]。本研究对38 例中风偏瘫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集束化中医护理,临床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在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76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 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龄68.5 岁;患者左侧肢体偏瘫16 例,右侧肢体偏瘫22 例;脑梗死15 例,脑出血23 例。观察组男性18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龄68.1岁;患者左侧肢体偏瘫18 例,右侧肢体偏瘫20 例;脑梗死14 例,脑出血24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对比。

1.2 纳入标准(1)76 例患者均经CT 或MRI 检查确诊。(2)均满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7]的中风诊断标准。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护理相关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同时详细记录相关检查结果,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良肢位摆放,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医集束化护理:(1)成立中医集束化护理小组:护士长牵头成立并担任组长,成员由全国中医护理骨干、重庆市中医专科护士以及临床经验在10 年以上的主管护师和若干护理人员组成,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考核,以确保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及精通技能操作,护理内容优质全面。(2)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技术:为患者实施隔物灸、中药热熨、平衡火罐、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技术,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8]。(3)中医养生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及养生操的练习,教会患者进行改良八段锦养生操、六字诀呼吸操、降压操、舌操的训练,指导家属共同参与。(4)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干预及指导,告知患者中风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将五行音乐疗法宫、商、角、徵、羽5 种不同音调的音乐融入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治疗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后期治疗的信心。(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饮食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针对患者的证候进行饮食宣教指导,气虚血瘀证指导患者进食益气活血之品,如山楂,食疗方有大枣滋补粥;肝肾亏虚证指导患者进食补益肝肾之品,如芹菜、黄瓜,食疗方有百合莲子薏苡仁粥。

1.4 评价指标

1.4.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独立行走能力良好,生活可自理,肌力4~5 级;有效:需要他人辅助行走,生活基本自理,但需要人照顾,肌力2~3 级;无效: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起居大部分需要他人照顾,肌力0~1 级[9]。

1.4.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标准[10]对2 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х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高于对照组的86.8%(3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中风偏瘫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中风偏瘫患者护理前后B arthel指数比较(,分)

表2 2 组中风偏瘫患者护理前后B 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5。

3 讨论

中风是在元气内虚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郁怒及烟酒诱因进而引起的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中风偏瘫属于中医学中“偏枯”范畴,我国现有中风患者600 万~700 万,有3/4 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中风患者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负担[11]。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起源于我国传统医学,特点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对中风患者在临床实施的中医护理技术有拔火罐、隔物灸、中药热熨、穴位按摩、中药封包等[12],被越来越多的中风后偏瘫患者接受和认可。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近年来,中医集束化护理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集束化护理技术,通过改良的中医养生操指导、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通过集束化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能进一步促进了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康复,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肢体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