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象的古诗教学:感知 品味 追溯

2023-03-29 10:06梁静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张志渔歌子隐士

梁静

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蕴含着深邃的传统文化。意,指人的意识、情感。象,指客观事物。融合了诗人思想和情感的客观物象才是意象。意象是借助“象”达“意”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和智慧。诗人余光中说:“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诗。”丰富唯美的意象蕴含着主体的思想情感,使古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虽然注重通过注释和讲解来理解诗的含义,但忽视了意象在抒情、叙事和审美中的独特价值,没有与诗人的情感深层次融合。因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以意象为线索,层层深入,引领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和心灵发生碰撞,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深刻体味古诗词的思想和情感的深邃。

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又名《渔父》,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这是一幅用语言描绘的山水画,是一首色彩明丽、悠闲自得的抒怀诗。据史料记载,张志和早年入仕途,后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浪迹江湖,归隐田园。《渔歌子》便是他隐居时创作的作品。词中那些桃花流水、白鹭翻飞、江上渔人不仅仅是明丽的山水,更是作者脱离尘俗,醉心于山水的生活态度的表达。本文以《渔歌子》为例,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意象“白鹭”入手,通过直觉感知、想象感受、体会品悟三个层次来深刻体味诗人寄托的闲适、安然等情思。

一、以直觉来感知意象

(一)生活引入,感知“白鹭”印象

师:孩子们,见过白鹭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洁白、身姿优美。

师(出示一组白鹭的图片):这样洁白如玉、身姿优美的鸟儿常常出现在诗词中,唐朝诗人张志和就写了这样一首词——《渔歌子》。

(二)解决字音,读出“词”的味道

师:渔歌子是词牌名,它最初就是渔人打渔时唱的歌曲,后来,人们就用这样的曲调来填词,渔歌子,就是词牌名了。生:我明白了词牌是什么了。师:读这首词,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生:西塞山前有一群白鹭在翻飞。师:哪一句给你这样的感觉?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句子,站起来表达。师:不想归的除了渔夫,还有谁呢?生:诗人、白鹭。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都不须归、不想归?生:西塞山的自然景色很美,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等令人流连忘返。

(三)明晰画面,营造意境

师:是的,这么多的景物都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可以抓住“西塞山”“桃花”“斜风细雨”等景物,感受白鹭的生活环境的美。这是一幅自然、宁静、悠远、唯美的山水画,如果你是生活在这里的一只白鹭,有什么样的感觉?生:我会觉得很自由,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

意象是作者根据外部世界的客观特征进行改造,“因心造境”而得的景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词中的文字、字词进行分析,让学生明晰画面,理解作者营造的意境,与词表面的节奏、意象等进行直接对话,以直觉来感受词的意象,进入词的意境中。

二、以想象來体味意象

几千年来,这只自由的、悠然自得的白鹭,从许多诗人的作品里翩翩飞来,从一首诗飞进了另一首诗,从一个朝代飞到了另一个朝代。比如:1.渔歌惊起沙洲鹭,飞放芦花不见踪。2.十里烟波,几双鸥鹭两渔舟。3.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几句诗词,想一想这几句诗词有什么共同之处?生:诗词中都有渔夫、白鹭。师: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为什么白鹭始终和渔翁相伴?生:白鹭和渔翁都喜欢自然、山水、鱼虾等;都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师:在诗词中,鸥、鹭由于外形相似,人们常常难以区分它们,你觉得鸥鹭有什么特点?生:无心机,好亲近。

古诗词简短凝练,多处留有艺术空白,言尽而意无穷,我们要充分体会诗词的美,必须借助想象。在学习诗词时,教师要让学生借助想象,让词语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从而更好地走进作者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的蕴意和情感。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白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无形画”的特点,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再现诗歌的画面美。

三、以生平来品味意象

师:张志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看张志和的人生轨迹——少年成名、太子赐名、一路高升、归隐田园。他归隐田园后,写了《渔歌子》,过着隐士的生活,那么,隐士一般有什么特点?生:喜欢自然山水,与世无争。师:张志和就把自己喜欢的自然山水等写进了《渔歌子》,藏在诗词中的物象里。请大家再读读《渔歌子》,看看张志和将自己的归隐情怀藏在哪里?生:白鹭、渔夫、桃花流水。

“情”是古诗的根源,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不仅要读出词中画,还得读懂词中人。学生不仅要读懂“独钓春江水”的渔夫,更要读懂张志和的“悠然自得”。

四、以探索来追溯意象

这节课以意象“白鹭”为线索,笔者引导学生从认识“自然之鹭”到了解“生活之鹭”,进而品味“精神之鹭”,最后通过找到自然的“象”与作者的“意”之间的契合点,感知诗词中意象存在的文学价值,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词的韵味,品味文学中“曲径通幽”的美。

(一)小组学习建议

1.自读白鹭的补充资料,勾画或批注白鹭的特点。2.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呈现白鹭的特点。3.白鹭与隐逸之间有何关联,思考白鹭为什么会寄托文人的隐逸情怀。4.展示、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二)理解白鹭成为隐逸象征的原因

小组讨论的结果是:白鹭的身姿洁白、优雅,隐喻隐士的高洁品格;白鹭喜食小鱼小虾,生活简单,与隐士的生活相符;白鹭不吃腐物,代表隐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行;白鹭没有心机,与世无争,这也符合隐士的特点。

师:同学们,在《渔歌子》中,张志和把自己的情感藏在白鹭、桃花等意象中。我们了解作者的背景,在感受诗词节奏美、画面美、音律美的基础上,走进作者的内心,才能真正读懂古诗词。

总之,古诗词蕴含着无限的情思与韵味,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意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张志渔歌子隐士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张志
寻访竹林隐士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养生漫画:持之以恒
隐士的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