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23-03-29 23:24卢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语文课堂原则

卢萍

能力培养目标是否全面落实可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检验,而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情况难以验证。因此,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應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以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体现语文教学的心理关怀

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还是教师对学生家长传递的有效信息,这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或未来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

2.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心理健康发育应该成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标准,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能力、心理以及素养的全面发展,体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更高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均是学生内在驱动力的表征。因此,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将心理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原则的研究与应用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教师应重视渗透原则的研究与应用。第一,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的教育内容,让课堂知识与学生心理强化产生关联。第二,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三,尊重主体的原则。无论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或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主体均应该是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第四,面向全体的原则。保证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共同发展,这是渗透方案的高阶目标。

案例一,教学《将相和》一课,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效果,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研究本文的教学重点,结合上述四个原则完成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析蔺相如的品质,培养学生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

2.渗透正确的思想教育

首先,教师应强化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加直观地发现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完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教师应该围绕小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最后,为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最密切的接触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案例二,教学《父母之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讲一讲什么是爱,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地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学会用爱回馈父母。

3.培养目标的深度落实

为保证语文课堂渗透心理教育的整体效果,教师在基础教学目标中应设计全新的培养目标。第一,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积极情感。教师将学生情绪培养放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引导与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积极的情绪与情感是学生生活、学习乃至未来发展的重要元素,教师应将此培养目标渗透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第二,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面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侧重分析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语文学习与心理健康发展充分融合。第三,教师可以将挫折教育放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案例三,教学《忆读书》一课时,在备课环节,教师借助语文教材内的德育元素,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述冰心先生耄耋之年努力创作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总之,语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内包含众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应重视挖掘教材内的素材,培养学生坚韧、自强的品质,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语文课堂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