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伶官传序》设计分层作业

2023-03-31 17:28王亚琴汪颖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习题文言文分层

王亚琴 汪颖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学生对

文言文不感兴趣、读不懂文言文甚至害怕读文言文的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设计作业呢?为了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爱上阅读文言文,我们不妨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针对《伶官传序》设计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1:请阅读资料,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主要针对读不懂文章的学生)

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资料,如文章的创作背景,往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其实,针对一些无法读懂文章、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课外作业,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五代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时期,具体是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对伶人非常宠爱,“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同光四年,贝州将领皇甫晖起兵叛变,拥有兵权的史彦琼(伶人)拒不发兵,之后又独自逃跑,导致军内大乱。庄宗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郭从谦(伶人)又趁机作乱,用箭射死了庄宗。一百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论理,指出国家的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言。

了解了相关的史实和文章的创作背景,学生往往能更好地阅读文本,领悟欧阳修在文章中提到的有关国家兴亡的真理。

分层作业2: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习题。(主要针对能大致读懂文章,但無法深入理解关键词句的学生)

习题1:

根据提示默写相关的句子。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2:

找出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伶官传序”的“序”属于书序,和“跋”一样,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

B.《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也属纪传体,记载了梁、唐、晋、汉、周五代的史实。

C.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习题3:

请你结合自己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据说,晋王李克用在临终前给了庄宗三支箭。李克用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讲述这个故事?

2.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到底与什么有关?你觉得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庄宗把箭“藏之于庙”,用兵时则“以一少牢告庙”的细节?

4.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对于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一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在自主阅读文章的时候能理解文章的大意,明白其中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但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把握得不到位。对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些随堂作业,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完成相应的习题,以检测其阅读的效果。

在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插手,而应把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自行完成习题并查缺补漏,以此来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

分层作业3:请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脉络并绘制思维导图。(针对阅读能力较强但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伶官传序》全篇仅四百余字,篇幅短小,但内容却极为丰富。在文章中,作者不仅清楚地讲述了后唐兴衰的史实,而且进行了恰当的点评,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庄宗在意气风发之时开疆拓土,誓报父仇。关于其中的大小战役,作者并未进行详细的叙述,而是用寥寥数语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如“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作者没有交代他是如何调兵遣将的,也没有说明敌我的强弱,只强调庄宗“负箭前驱”,每每都能获胜。庄宗能获胜,似乎与兵力、策略完全无关,仅仅是因为民心所向。作者这样写,无疑增强了人物的传奇性,充分展现了庄宗的英勇不凡。

在描述庄宗战败的情形时,作者则写道:“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他没有深究后唐灭亡的根本原因,而是重点描写了庄宗当时狼狈的模样,使之与其当初凯旋时的意气风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让人们感到惊讶的同时又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总结后唐由盛转衰的原因时,作者同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概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短短二十一个字,却概括了世间万物生存、发展、衰落的原因。语言简洁有力,令人无法反驳。前人著史书,要么会记录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要么会评说历史人物的成败,而欧阳修却能从中发现深奥的道理,明晰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去繁就简,使之传于天下,泽被后人,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虽然他们能很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但分析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引导他们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并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其提升分析能力。

示例:

分层作业4:阅读课外材料,完成后面的习题。(主要针对阅读能力较强但阅读视野有待拓宽的学生)同光三年秋大水,两河之民,流徙道路,……

——节选自《新五代史》

1《.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_________,字永叔,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京师赋调不充·

(2)是·时大雪,军士寒冻

(3)军士离散,所亡太·半

(4)当悉·给尔等

3.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御前当有急兵,宜散积聚以禳之。

(2)诸侯所贡,给赐已尽,宫中所有惟此耳,请鬻以给军!

(4.根据本文和高中课文《伶官传序》的内容,概括(庄宗“失天下”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比如,针对第四题,学生可以阅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语文教材中的《伶官传序》,概括出庄宗“失天下”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庄宗在后期亲信伶人,导致他失去了天下,也丢掉了性命。在经济上,庄宗对伶人赏赐无度;在军事上,他派伶人作监军。他们欺上瞒下,混淆视听,公开地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而庄宗却对此听之任之,甚至推波助澜。景进等伶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导致郭崇韬、朱友谦等大臣惨死。最终,人心离散,这是必然的。

适时地拓展延伸,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文本或资料等,帮助其了解相关的历史或故事。这类作业主要针对那些阅读能力较强且阅读视野有待拓宽的学生。

总之,《伶官传序》仅有数百字,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围绕本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帮助其寻找短板,提升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习题文言文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