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共读书籍《朝花夕拾》

2023-04-06 08:24
十几岁 2023年7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桂树老虎

鲁迅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本期共读家庭

49 号家庭

永兴县朝阳实验小学六年级84 班陈瑾瑶家庭

指导老师:李水英

章节选读

猫的故事

◎文:鲁迅

听说西洋是不很喜欢黑猫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 Allan Poe 的小说里的黑猫,却实在有点骇人。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那食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只是我在童年,总觉得它有点妖气,没有什么好感。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父。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像自己捉老鼠一样。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脚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它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复去了。

(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标题为编者所加)

(说明:《朝花夕拾》最初出版于二十世纪初。一百年来,文字的使用已发生变化。为了保留鲁迅作品的原貌,故未做改动。)

亲子共读

和鲁迅一起旧事重提

◎本刊记者:金剑

共读家庭:陈瑾瑶(孩子)曹婷媛(妈妈)指导老师:李水英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则写于厦门。近一百年后的2023 年,陈瑾瑶同学和她的妈妈共读这本书,依然能够体会鲁迅先生笔下的感受。李水英老师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说她的阅读建议。

(一)共读体验

《十几岁》:《朝花夕拾》的原名叫做《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发表在《莽原》上的十篇回忆性散文。你读了这本书之后,如何理解“朝花夕拾”?

陈瑾瑶:《朝花夕拾》主要讲述的是鲁迅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故事。这应该算是鲁迅对那些时光的回忆吧!

曹婷媛:这本书表面上写童年的往事,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问题,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批判了当时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青少年的毒害。

《十几岁》:鲁迅的这些故事,哪一个最能让你产生共鸣?

曹婷媛:《五猖会》中,孩子们都要去东关看五猖会,这时候,父亲却给鲁迅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一定要把“书”背完才可以去。鲁迅的心情从兴奋到失落,即使后来如愿看到了五猖会,也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十几岁》:据说鲁迅不喜欢猫,因为曾经有一只猫吃了他饲养的隐鼠。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会不会想起生活中遇到的猫呢?

陈瑾瑶:那是一个阴雨天,我正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一只流浪猫盯着我手上的肉包子,露出渴望的眼神。我便将包子分给它。它狼吞虎咽地吃着,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我,是在表达谢意吗?公交车来了,我上了车,它目送着我,一定是在向我告别吧!

《十几岁》:鲁迅的作品,常常被人们在写作中模仿。请你在《朝花夕拾》中选一段进行仿写。

陈瑾瑶:这只小白兔真特别,不但可爱而活泼,单是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灰黑杂色中就有“一枝独秀”之感。只要望见它那雪白的绒毛和长长的耳朵,孩子们都会兴奋地蜂拥而上。(鲁迅原作: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无常》)

(二)方法指导

《十几岁》:李老师,小朋友们第一次读鲁迅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李水英:鲁迅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有点陌生,不过幸好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专门选了鲁迅的文章作课文。而要真正了解鲁迅,我认为先要去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比如他的原名,他出身的阶层,他的家境;了解他写了哪些作品,他的求学经历,他弃医从文的原因;认识他对贫苦人民的悲悯之心,他对老师崇敬,他对鬼神、黑暗社会的痛恨,等等。《朝花夕拾》中就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十几岁》:小朋友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难免遇到不懂的句子,这时候该怎么办?

李水英:我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或上下篇理解。比如《二十四孝图》中有一个地方写道: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摇咕咚”是个什么东西?不免让人疑惑。接着往下看,作者这样写道:这玩意儿确是可爱,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一回想,这东西不就是大人逗小孩子的“拨浪鼓”吗?

《十几岁》:鲁迅生活的年代,和我们今天大不一样。那么,我们今天还要读鲁迅吗?

李水英: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读。温儒敏在一次采访中说:“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鲁迅是一个有趣味、童心未泯的人,是骨子里充满幽默感的人。重读《朝花夕拾》,我们感受到一个真诚、质朴、柔软的鲁迅。《朝花夕拾》中有鲁迅童心、好玩一面的真实展现。鲁迅始终关注着民族的命运,我们读他的作品,就像接受一场思想的洗礼。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桂树老虎
织梦桂树下
躲描猫的大老虎
老虎不在家
试论《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Osmanthus Glorifies the City
我敢
老虎变成猫
《朝花夕拾》
桂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