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培育时代新人

2023-04-06 01:46付发听
考试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付发听(1972~),男,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闽侯县第六中学,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及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较高的道德素养,还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08-0142-0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立足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的目标,做好对教学行为的优化工作,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环境。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通过不断学习后所形成的能够适合其终身发展并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一种个人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素养以及道德认知能力等。因此,教师需要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逐渐树立优良的道德品质,最终在教师所构建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效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一、 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开始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核心素养通常由文化、自主、社会参与三大内容组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剖析,要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科学地利用起来,以此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还能够促进学校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相融合。学生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能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现阶段的教育开展依旧存在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德育教育的现象,学校对升学率的高低尤为重视,并且将学生成绩的优劣作为对教师教学水平及效果的评判依据,导致教师教学课程的开展过于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该课程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优良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渗透课堂教学中,通过高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对于初中生来说,开展道德教育、形成道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是否具有素质修养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道德,并且道德也能够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初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均对周围的所有事物充满好奇,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正确的思想教育,那么就会对学生今后的思想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后具备抵御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的主观性充分发挥出来,借助自己多年的教学教育,对教学重点进行准确的把握。教师需要紧抓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重点,加大对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开展力度,通过在教师所构建的高效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学习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与思想素质。

二、 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能够集中体现学科的价值以及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法治观念以及强大的文化自信,是开展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想在课程教学中确保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能够落实,那么就需要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明确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材、课堂与核心素养三者之间的結合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效率也会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得到提升。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青春萌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该部分内容主要站在初中生的角度诉说了带着正确且理智的思想对待情感与异性的重要性。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或多或少对异性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因此需要教师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帮助学生对男女之间的友谊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感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后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因此,教师在制订目标时可以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角度出发,围绕该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通过播放《栀子花开》《同桌的你》等与青春美好感情和青春期困惑有关的歌曲,借由播放歌曲的形式引出学习话题,即青春期所产生的感情类型多种多样。因此,作为初中生在与异性朋友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这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方式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构建教学情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时的学习表现以及所形成的法治意识会对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师过去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为了快速达成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性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期望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下加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印象。但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会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还会造成课堂教学氛围出现强烈的枯燥感及压抑感,并且该教学方式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也受到限制,最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后形成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具备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构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趣味、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能够积极地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思考,并且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还能够使学生带着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知识所蕴含的魅力,在完成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较强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对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揭开情绪的面纱”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并且该阶段的学生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构建教学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教学情景中正确认识并理解情绪,使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不同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情景剧的表演,每个学习小组均需要在与同伴的配合中完成表演,并且学生所表演的情景剧均与学生青春期所产生的情绪有关。在每一组学生完成对青春期情绪的情景剧表演后,教师需要组织其他小组的学生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这些情绪教学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正确且深入认识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学生在教师课堂上所构建的这种分组表演的情景教学模式中,能够真正体会到各种不同情绪所带来的影响,进而理解到合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学生为正确看待及管理自己的情绪奠定基础。总之,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学习情景,能够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均参与进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对教师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还能够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在课堂上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助于其法治意识的健全性以及道德观念的正确性,学生能够对法治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会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阶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及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且,多年来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只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上,没有对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道德与法治能力引起关注。因此,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学生构建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其法治意识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中“生活需要法律”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展示与该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案例:“年龄仅为17岁的王某,在某天放学后使用刀具抢夺他人财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该教学案例教学探讨式的实践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的方式提出以下问题:①中学生王某的行为是否正确?②如果你在放学路上遇到了这件事,那么你会怎么处理?③中学生王某可能会受到的处罚有哪些?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与同伴展开激烈的探讨。随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王某所抢夺获得的财物数量不多,那么大家是否还会进行报警处理呢?”学生继续与同伴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表示:“王某如果知识抢夺了几块钱,那就把这几块钱给他吧!”也有学生表示:“虽然只是抢夺了几块钱,但也不能给他,抢夺几块钱也属于犯罪,我们要严厉抵制这种中学生犯罪行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案例总结与引导。总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通过结合实践案例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积极的探讨中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协力完成探究任务

不同的初中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能够对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配合,而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且学习主动性较差,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或是在学习氛围的带动下才能够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久而久之,这些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与教师之间产生疏离感,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非常不利。并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及教学精力是有限的,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难以顾及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感受,对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班级中那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也会在同学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去,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使学生在小组团队合作积极参与知识探索活动,进而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为了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讨论活动得到有效开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组,如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习分为同一组,或是将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分为同一组,使学生在这种互帮互助、相互启迪的小组学习氛围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实现学习上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情绪的管理”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先为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这部分教学内容,在完成对课本内容的知识讲解后,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②如何将自己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提问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各小组成员在积极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合作的形式获取问题的答案。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均有明确的分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探究合作学习中去,并在合作探究中与同伴总结出如何对自己情绪进行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对情绪的管理与释放,还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束后,可以邀请小组派出代表的方式对自己小组所产生的观点或对探究问题所获得的答案进行分享,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得到提升。

(五)重视教学评价,明确发展方向

教师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考察,并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学生在进入深入学习状态后有效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教师掌控教学的进度,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使教学计划变得完整,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也能更为理想化。结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他们存在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往往评价内容中携带一点消极的信息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上的起伏波动,最终导致学生个性化成长受到限制。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同时也使教学评价具有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需要教师结合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进行了解,并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等角度出发对评价的形式进行优化。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积极且肯定的评价,要善于采取鼓励式与肯定式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激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带着较强的学习信心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及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能够体现出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但成绩并不是教师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不应再被应试教育所束缚,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并且能够在实处落实评价内容。同时,每位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需要对学生个体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理性地看待,在评价系统中融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模式,并对不同学生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及要求,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以及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初中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不仅如此,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实际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构建沟通的桥梁来对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掌握,并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思想状态,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充满爱的学习环境下能够受到正确的引导,在班集体的温暖中得到健康成长,最终在潜移默化及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對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中“发现自己”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形成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及正确的人生观念。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可以为学生开展课堂评价活动,该部分的评价由教师评价、他人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三部分组成。在学生进行自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对中学生活进行描述,对在参与班级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形象进行评价;在他人评价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同桌的形象、特点、学习情况、学习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在学生评价完成后,进行双方互换,使学生能够思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备课阶段所准备好的评价内容发给对应的同学,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在学生自评、他评及教师评价结束后,教师再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你对自己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如何看待的?应该怎样去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能够通过思考问题以及审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来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纠正自己可能出现偏差的前进方向,为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与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及素质教育实施相契合。为了促进当前教育标准下学生价值观念的有效形成,并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时政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道德意识与政治认同感,并通过为学生构建教学问题情景的方式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利用多元评价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最终在教师所构建的高效教学课堂上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稳定且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凤霞.聚焦问题与提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问题与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10):126-128.

[2]马宏钧.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品位·经典,2022(15):170-172.

[3]倪和军.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J].智力,2022(11):5-8.

[4]何宁.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理解权利义务”单元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S1):27-33.

[5]李慧慧.立德树人 落实核心素养,固本铸魂 促进全面发展——例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途径[J].科教导刊,2021(9):158-159.

[6]白爱梅.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33):73-75.

[7]陈晓晨.巧设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低年段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3):153-155.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