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临床分析及策略

2023-04-07 05:41于正泽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胆漏胆总管胆道

于正泽

(海阳市人民医院 山东 烟台 265100)

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在临床中也被广泛推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术后容易造成患者胆漏和胆管损伤等情况,不能很好体现出手术效果,为此在进行手术前,需提前了解患者的手术禁忌症,另外还需手术医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手术操作性能,尽量改善患者术后发生胆漏、胆管损伤的可能[1-3]。若术后患者出现胆漏或胆管损伤等情况,需对其展开专业治疗,做到早确诊、早发现、早处理[4]。本文主要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漏、胆管损伤的应用策略,并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胆囊结石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中男性占89例,女性占31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2.19±4.77)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无精神障碍疾病,不存在手术禁忌症、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1)肾功能异常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2)存在药物禁忌症患者;(3)资料欠缺患者;(4)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术后发生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胆漏:手术期间放置引流管发现,确定为胆漏后采用保守方式治疗,保守方式:腹腔镜引流管下持续负压吸引;若出现胆管损伤或胆总管受损给予手术治疗,若患者为迷走胆管损伤则为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期间将胆漏找出后并对其做结扎处理,并在术后放置引流管,若患者自身已放置引流管,需保证引流管流动顺畅;若患者为肝外胆管损伤,需给予患者进行胆管空肠吻合手术;胆总管损伤患者需探查胆总管后再放置T管引流。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后患者的疗效,并对术后发生胆漏、胆管损伤的占比。

2 结果

1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囔囔手术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占98.3%,显效、有效和无效各占78例、40例、2例。通过对患者展开有效治疗后,再经B超检查发现患者的腹腔无积液、无残余结石,无感染,术后经随访6个月,也未发现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临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类疾病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因腹腔镜单囊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痛苦较小,患者接受能力较强,该技术操作水平在临床中较为熟练,但因病情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容易在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出血、胆漏、胆管损伤、胆总管参与结石等[5-7]。一些基础医院不能快速发现胆道损伤,不利于手术疗效,同时还会加重原发疾病。临床检查,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显著,只要能仔细检查或分析后均能减低患者发生误诊率,手术后,在关闭腹腔前,需采用清洁纱布用来填充肛门区约3~5min,可通过查看纱布有无被沾染胆汁查看病情[8-9]。另外,还可通过查看患者肤色、巩膜颜色和腹腔引流物的颜色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胆管病变,并结合以上所有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胆管损伤早期修复需对其进行以下几点措施:(1)确保胆道系统维持通畅状态,可给予患者胆道支撑引流。(2)若患者的受损面积较大或位置较高需对胆道进行修复,治疗方式为胆肠内引流。

经调查研究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术前,出现误诊现象,将胆总管或肝总管当成胆囊管,并对两端行肽夹钳闭后切断,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漏胆现象,则在胆管胆汁高出会发生近端肽夹滑落,进而造成漏胆;(2)误将胆囊三角区副肝管当成血管,在治疗期间行远端肽夹钳闭,对近端做电凝离断,手术期间无漏胆问题,但术后在胆管加压处理下会将焦痂冲落;(3)对患者展开电凝工具治疗时会出现间接热效应导致胆管臂受损,该损伤会造成患者术后发生穿孔、迟发性胆管臂坏死等问题,进而引发胆漏;(4)在对患者进行电分离钩解剖过深可损伤迷走胆管,进而术后会发生焦痂脱落,术后胆漏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显著,引流管在拔除后存在不明因素的上腹部剧烈疼痛,随后疼痛会遍布整个腹部,另外,临床可依据腹肌张力有无增加或是否发生反跳疼痛等表现判断,还可通过B超或CT进行确诊[10]。

对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胆漏、胆总管损伤可行以下几点措施:(1)在分离胆囊管时,选择胆囊三角外膜腹膜位置为入手点,然后再分离胆囊管,彻底将胆囊管内侧暴露出来;(2)在解剖三角区时需紧贴胆囊壁,而副感管和迷走胆管会较常出现在colat三角区,但很难分辨出细条索状和小管状组织,需对其进行夹闭后断离,充分暴露出胆管,并合理处理胆囊三角区和胆动脉;(3)手术期间,需保留胆囊床的完整性,不可再操作期间对胆囊床肝脏筋膜造成任何破坏,防止迷走胆管出现损伤,另外,可采用电凝技术对胆囊床做合理处理,处理后需对胆囊床放置纱布,5min后取出,并观察纱布颜色;(4)若解剖出现异常可采用开腹手术治疗;(5)术闭,为了更好的观察病情,需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及时查看胆道发生损伤或胆漏[11-12]。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囔囔手术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占98.3%,显效、有效和无效各占78例、40例、2例。通过对患者展开有效治疗后,再经B超检查发现患者的腹腔无积液、无残余结石,无感染,术后经随访6个月,也未发现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属,临床对腹腔镜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胆漏和胆管损伤等并发症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提高治疗效率,临床可持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胆漏胆总管胆道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肝胆手术术后胆漏的相关原因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