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教多学”思想为指导,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

2023-04-09 01:42孙敏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效率课文

孙敏

高三的复习课是学生在整个高中生涯中最透彻、耗时最长的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梳理高中以来学过的语文知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教师要引导他们探究其中的联系,深入挖掘其所涵蓋的知识点,熟悉并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构建和完善知识框架,寻找知识网络中的漏洞,熟知自己的优缺点,并在后续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少教多学”对复习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复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少教多学”思想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复习。

一、把复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在复习课上应当自己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但是,一些教师往往会用“讲”或“教”取代学生的“学”,这其实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要颠倒这“一多一少”,就必须把复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完全放手。

比如,在指导学生复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他们编写复习提纲。在复习时,学生可以自己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以提纲的形式使知识以更加系统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的内容往往比较多,这些知识会以比较杂乱、无序的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在复习时,我们就要指导他们构建知识框架,系统地复习、掌握已学的知识。教师可以以一个单元为例进行指导,包括对重点字词的音、形、义,每篇课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课后习题中的重点知识等进行归纳、整理,编写出一个复习提纲。然后,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自行或在小组内用同样的方式编写复习提纲。教师则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他们的辅导和帮助。最后,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复习提纲,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复习提纲示例:

特殊句式

1.“……者,……也”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出自《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2.“……,……也”常见的有“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可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出自《资治通鉴》)

3.“……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的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的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

“菊,花之君子者也”(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4.省略“者”“也”,有时也有“者”“也”均不出现的句子。

如:刘备天下枭雄。(出自陈寿的《三国志》)

二、把复习的时间还给学生

新高考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全面体现“少教多学”的思想,让他们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复习尽可能多的知识,避免在复习的过程中出现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问题。

把时间还给学生,最主要的是保证学生有自主复习的时间。在复习课上,教师要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想要复习的内容。我们可以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把自己做错过的题目收集起来,以便考前复习。在复习课上,他们可以结合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复习某一类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有一名学生记录在“错题集”上的都是这样的题目: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爱好,而“  ”,则表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李煜《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何时了”之外,“   ”也触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而“  ”则是对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庄子在《逍遥游》中的两句“  ,   ”描述了类似的境界。

很明显,该生对学过的课文并不熟悉。他虽然知道这些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能流畅地背诵、默写这些文章,但并没有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类理解型的默写题比较灵活,难度也比直接型的默写题大。学生不仅要熟练地背诵原文,而且要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如此,才能写出正确答案。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复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涵。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的难题和疑惑,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复习会做的题目上,要引导他们合理地分配时间,真正利用好宝贵的复习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在复习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让他们意识到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发现新问题的。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而且可以丰富其学习体验。

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数不胜数,而一篇文章中可用的事迹毕竟是有限的。在文章中,选用什么材料取决于你想论证的观点与材料是否契合。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试着提问。我班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确定了论点之后,那些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这则材料而不是那则材料?为什么会选用这则材料而不是那则材料?主要原因就在于“这则材料”与你的观点是契合的,换句话说,“这则材料”可以支撑你的观点。再说得明白些,能够支撑你的观点的材料就是合适的材料,就是好材料,就是你应该采用的材料;不能支撑你的观点的材料就是不合适的材料,就不是好材料,就是你应该舍弃的材料。在组织学生复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要允许他们适当走一点弯路,犯一点小错误,鼓励他们带着问题去实践。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在“少教多学”思想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将复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他们,帮助其提高复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效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