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长制”先行先试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2023-04-12 20:55唐春春
新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调研报告

摘要:“田长制”旨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红线。X乡把本乡乡情与中央一号文件紧密结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比如加强党对耕地红线保护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土测绘成果和老田亩册,编撰完善到每个丘块的组级田长耕地保护详册和建设乡、村、组三级田长公示栏、界碑,强化宣传等。

关键词:“田长制”;先行先试;调研报告

X乡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部,地处北纬27°22′19″~27°29′16″、东经109°46′56″~109°52′36″之间,东、南与中方县牌楼镇、桐木镇接壤,西与岩桥乡相连,西北与罗旧镇交界,北与鹤城区盈口乡、河西街道毗邻。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干塘坪村,海拔262米,距县城24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5公里,区域总面积74.012平方公里,折合7401.2公顷(计111018亩)。其中陆地面积73.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92平方公里,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98.76%、1.24%。下辖阳和田、庆湾、拾担、干塘坪、柘连、电冲7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

X乡党委、政府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的建议》,坚持把中央一号文件与X乡情紧密结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红线,X乡3年来无乱占用耕地的情况发生。作为全县“田长制”试点乡镇,该乡党委班子一班人带头,当好拓荒牛,率先行动,先行先試,积极为田长制探索好思路、好方法。该乡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 加强党对耕地红线保护工作的领导,健全乡、村、组三级田长管理体系,厘清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编制印发了《X乡全面推行田长制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X乡田长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田长制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自然资源所,下辖资料汇编组、技术工作组、宣传组和培训组。抽调相关人员集中驻点办公,承担本乡田长制日常工作。

二是明确主体责任。全乡7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全面建成三级田长体系。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一级田长,分管领导担任一级副田长,7名村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田长,村委副主任担任二级副田长,80名自然组负责人担任三级田长。乡村干部按照分组分网格管理要求具体到各个网格、每个组协助、指导组级田长落实监管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丘块。

三是明确巡田的责任人。网格管理责任人、组长负责网格化监管。并设置乡、村两级田长制专干,专门负责田长制工作巡查、资料台帐收集整理和情况汇报等。实现乡、村、组三级人人头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责任。

四是乡级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大队及自然资源所、经管、规划等作为技术、执法力量参与到田长制管理体系中。建立信息报送机制,乡“田长制”办公室及时收集、汇总、梳理重要工作信息及相关群众投诉和社会舆情,并形成文字材料由村二级田长向乡一级田长报送,提供决策参考,乡级田长及时协调,按照一单四制要求抓田长制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

2 根据国土测绘成果和老田亩册,编撰完善到每个丘块的组级田长耕地保护详册

为确保“田长制”工作取得实效,X乡自然资源所对纳入全乡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管理的图斑进行全面核实,内业核实图斑的现场种植情况及边界,外业到实地进行勘测,做到不缺图斑、不漏地块、地图相符,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在这个基础上,编制有具体GPS坐标的新的田亩册,交由组长管理。组长按照新的田亩册落实管田管地的权利和责任。

设立“田长制”公示牌,一、二、三级田长姓名、联系电话及职责上图;每个组设立一个组级“田长制”界碑,涵盖本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

3 建设乡、村、组三级田长公示栏、界碑,强化宣传

一是投入资金17万元,制作乡、村级田长制宣传公示栏8块,组级界碑80桩。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横幅、村村响、移动宣传车、便民服务微信工作群等形式,横向加强“田长制”宣传工作。三是以拾担村作为试点,召开“田长制”试点现场会,利用春耕时节举行开耕仪式,举行田长制授牌仪式和田长宣誓仪式,与田长现场签订责任状。切实增强干部保护耕地意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耕地保护,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保护、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4 创新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开展田长制巡查

X乡依靠自身干部和现有条件,利用网络资源,开发X乡田长制巡查软件与耕地违法行为随手拍,使得田长工作开展简便快捷,并且方便管理。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利用网络资资源,开发了“X乡田长巡查记录软件”田长们只要扫描二维码,登录系统后,系统自动计时,田长可以对于自己正在巡查的地点进行拍照,记录相关耕地情况、同时对有无破坏耕地的情况进行记录,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填写,进行上报。同时后台可以实时监控,输出田长上传信息,对于出现有田长上传的违法行为,系统自动记录上传的证据后,后台人员可以直接通知政府相关单位或责任人、执法大队,立即赶赴现场,对于违法行为进行处置。

5 创新田长制全民参与监督体系,做到码上举报、码上管理

在同步开发田长制巡查二维码管理时同步开发“X乡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随手拍”,主要面对的人群是百姓、群众。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界面后,将发现的违法使用耕地的情况拍照记录,通过手机上传,后台实时监控查看,一旦收到信息,可以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证据,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处理违法行为,做到码上监督、码上管理。

通过调研发现,该乡的党委、政府对耕地红线保护工作厘清了责任,编撰完善到每个丘块的组级田长耕地保护详册,建设了乡、村、组三级田长公示栏、界碑等宣传栏,并尝试创新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开展田长制巡查、创新田长制全民参与监督体系等。总体来说,从客观上做到了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确保了农田姓农、良田种粮。

虽然该乡党委、政府根据政策要求落实了一些的有效、可行的措施,但根据访谈当地农民发现,“田长制”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很多农村70后80后,对农耕之事普遍陌生,90后就更加陌生。有些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敷衍了事完成相应的任务。除了新型城镇化等客观变化,农民不愿种粮,究其根源在于农民在粮食生产投入的劳动力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那么在良田较少、较分散的山区乡、镇、县,除了国家的一些有效机制体制外,如何长效地守住耕地的红线的问题,将继续成为一个亟待探究、解决的课题。

作者简介:唐春春(1985-),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农村发展。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
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
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佛乐禅思 寓教于乐
德江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知识产权案件在审判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曲阜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调研报告
蓬莱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情况调研报告
2015年度河南省演艺市场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