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的策略

2023-04-12 06:27刘丽丽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7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中华英语教学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趋深入,市场和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提升英语交流能力,这使得许多英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并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分辨英语文化,容易出现思想价值观念的偏差。将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实现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

0 引言

英语学习不仅是对外语的学习,更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如何保障学生始终保持文化自信,需要重视英语教学环节中对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教学。我国作为拥有数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无法准确辨别其优劣,因此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教师要注重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有着重要意义。

1 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当前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涉及不多。因此,教师要想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比重,就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压力[1]。而教材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涉及较少,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教材作为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其中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不足意味着对应的教学目标的模糊,教师无法通过教材了解英语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策略,只能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英语教学。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影响较大,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2 忽视文化教学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没有及时更新和调整,在英语教学中并不重视对文化内容的教学,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等与考试相关的能力培养。学生只能够学习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知识点,无法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外来文化,更无法站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对外来文化进行审视,学生只能够了解英语的知识框架而无法明确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1.3 传统文化渗入形式不当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现代英语教学的进步性,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认知水平等都具有较大差异,而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也处于发展阶段,现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导致传统文化的渗入形式还存在不足。目前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入效果受到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较大,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科学规划,而是按照教学内容简单地寻找几个切入点,就在教学中随意地将传统文化生硬地灌注其中。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讲解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的渗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反而影响到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2]。

1.4 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足

在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的融合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不仅自身对于传统文化存在认知不足,还在课后并不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影响了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的融合效果。但这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教师个人缺乏觉悟。教师不注重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不高,另一方面则是缺乏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意识。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无法支持教学开展,是影响课堂融合教学的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重视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保障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2 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巧妙结合的策略

2.1 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学校及教师要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校要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培训会、交流会等形式,让教师掌握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的方法。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搜集网络上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融合的案例,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和思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通过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打造出趣味化的英语教学课堂,让学生更加積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自然会转变学习态度,更为主动自觉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如此一来,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真正正地对学生的内在思想产生影响,让学生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对于中华经典名著的选择,可在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培育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作品和生活的联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2.2 充分研究挖掘教材

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深挖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有效性,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将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提炼,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计划[3]。在前期英语教学中,教学阶段性的目标是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用英语来表达对传统的认识,如春节、亲戚的称呼、饮食等。随着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传统文化也不断提升,这时融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就要凸显出深度,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又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够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春节》(Spring Festival)教学为例,该课程讲述了中国人团圆的重要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及其传统习俗等内容。在春节,人们常常会通过发红包的形式来表达对小朋友的祝福。这时教师可引入凶兽“年”的故事来增强学生对春节来历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春节蕴含的文化内涵,润物细无声地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可度。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4]。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春节的相关知识,并鼓励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作为主题,写一篇与课文文章结构相似的作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主动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在无形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3 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很多英语教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不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的培养,他们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词汇、语法、阅读等能力的培养中,而没有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5]。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外来文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为多样,也更加直观。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甄别能力,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例如在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一个有名的故事》(A famous story)中讲述了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爱丽丝梦境奇遇记》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这类作品所具有的奇幻色彩、想象力,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我们中国有类似作品吗?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出《西游记》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可谓是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有动画片、电视剧、电影等多种改编的形式,学生几乎都对《西游記》有着一定认识。教师可采用组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比较两本书在描写手法及主题表达之间的区别,增强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西游记》中表达的勇于抗争、不畏强权的精神,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4 注重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但目前教材中英语阅读文本的篇幅普遍有限。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英语教材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呈现的文化内涵往往较为浅显,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需要注重围绕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教师要将文本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展阅读拓展活动[6]。例如在外研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好书》(Great books)的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导入环节通过幻灯片演示文稿(PPT)向学生展示《论语》的相关图片,并对孔子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描述,询问学生对于孔子的印象,引导学生了解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仁爱、尊师重道等思想仍然被保存下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进行该部分的教学,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课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向学生展示《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并让学生对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情节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进行简单阐述,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作品时所获得的心得感受。这样的形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作品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扩展,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经典文化名著的精髓,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当前阶段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更好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如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元素等形式,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素养的整体全面发展。

引用

[1] 符娅.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探究——以中原文化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38(4):31-33+38.

[2] 赵冬梅.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3):93-94.

[3] 程瑜瑜.新文科导向下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思路探索[J].品位·经典,2022(23):155-158.

[4] 窦娜.让英语教学更具本土化——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中职英语教学[J].数据,2022(12):94-96.

[5] 王哲.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英语,2022(24):102-105.

[6] 吴迪.中华传统文化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价值探讨[J].校园英语,2022(50):61-63.

作者简介:刘丽丽(1972—),女,辽宁阜新人,本科,英语教研员、高级教师,就职于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中华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唐代女性妆饰中使用的外来材料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