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TBL+CBL三轨融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真菌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23-04-16 18:20刘意抒赵静宇顾菊林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真菌学浅部真菌病

刘意抒 赵静宇 顾菊林

(1.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学与野战内科学教研室,上海 200438;2.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438)

1 概 述

医学真菌学是研究病原真菌侵犯人体引起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致病机理、诊断及防治的一门重要学科[1]。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复杂,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小组合作式教学法 (team-based learning,TBL) +基于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三轨融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真菌学教育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员学习主动性。

2 医学真菌学教育现状分析

2.1 医学真菌学教育资源缺乏

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放疗、透析等治疗手段的开展,临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临床医师对真菌学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由于病原真菌侵犯人体各个系统,涉及到临床各个学科,所以又从属于交叉学科。如果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学员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医学真菌学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对于真菌形态的识别非常重要,由于临床病种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真菌标本不可或缺,但当前各大院校普遍面临真菌标本严重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医学真菌学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资源相对有限。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医学真菌学领域的专家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且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这给医学真菌学的教学和培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 医学真菌学教学难度大

医学真菌学涉及的真菌种类繁多,其命名、分类、形态学、生理特征、致病性等知识点零散琐碎,真菌感染的症状又往往与其他疾病相似,这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学员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鉴别诊断不同的真菌感染,还需要了解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同时,医学真菌学往往与其他医学领域有交叉,如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等,学员需要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从多角度理解和解决真菌病问题。随着现代医学进入大数据和精准医疗的时代,学员需要了解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前沿技术,掌握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等方法,以便从海量的医疗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医学真菌感染。

2.3 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操作和临床应用的培训。医学真菌学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且较为枯燥,既往教学中,多以大量的理论授课为主,众多知识点堆积,虽然有一些临床图片的植入,但是缺乏归纳总结,普遍没有对同种真菌感染的不同表现形式,或者不同真菌感染导致的相似的临床表现的对照分析。学员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缺乏充分思考解析的空间,难以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利于建立全面的医学真菌学知识框架。

3 PBL+TBL+CBL三轨融合教学模式在医学真菌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注重学员能力培养、提高学员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

PBL教学模式是由问题为引导,以学员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侧重于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4]。TBL教学模式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员的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CBL教学模式则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思维能力。PBL+TBL+CBL三轨融合的教学模式,针对各教学法的特点取长补短[5],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技能的培养与素养的提升,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系统且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帮助学员形成全面的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医学真菌学教学存在两个主要难点。首先,需要将“直观”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实现准确诊断和治疗。其次,医学真菌学涉及学科广泛及与临床联系密切等基本特点,导致学员常常表现为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后则由于内容多而杂等因素而感觉学习困难甚至产生畏惧[5]。为了提高医学真菌学的教学效果和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需要探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3.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了解学员对医学真菌学的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并征集学员对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便不断做出改进。对所有学员进行摸底考核,了解其目前所掌握的医学真菌学整体水平。制订医学真菌学PBL+TBL+CBL三轨融合教学模式的大纲、教学指南以及考核标准。针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如引起疾病的真菌病原学、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具体分型、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等,在制定学习及考核标准时,将要点进行细化评分。对医学真菌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结合临床实践需要,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

3.2 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逐步推进实施

制定情景模拟病例,主要以浅部真菌病为主,制定过程中注意病例的完整性及基于真实情景的模拟。课堂实施过程中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为主,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员学习效率。教学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学习阶段 ①了解工作职责、疾病收治范围等。以皮肤科门诊收治浅部真菌病患者为例,从浅部真菌病的临床表现为起点,逐步展开对基本定义、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等知识点的讲述。同时注重挖掘实践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调皮肤真菌病的预防措施,如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引导学员关注公共卫生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引入针对船艇部队战士、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真菌病患病率的调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对学员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正向影响。②建立多样化沟通途径,如在线课堂答疑、微信群、QQ群等,做到沟通无碍。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预设浅部真菌常见病的情景模拟病例,授课前发送相关病例资料至平台,组织学员课前针对内容进行讨论。③课前制作配套教学课件,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通过配图详解、动画演示等方式,突出重难点。做好教学设计,运用作对比、举例子等方式进行讲述,以做题方式对内容进行复习,通过有效提问、模拟操作、练习等方式,及时关注学员学习情况。④ 授课中,用典型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照片为引,结合情景模拟病例展开诊疗模拟练习。根据现实中诊治流程进行分组:分为预检组、诊疗组、真菌检验组、记录组,记录组负责作为第三方视角进行观察,将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每组结束后,角色轮换。该阶段不要求学员参与到实际的操作处置过程中,而要求他们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下,观察并逐步熟悉整个诊疗流程,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应变能力,锻炼心理素质。

练习阶段 ①形成完备的学习-训练模块,使得学员从理论-图片-录像-诊疗层面对浅部真菌病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基础的鉴别诊断要点,进而达到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培养目的。②此阶段为学习阶段的延伸。在教员指导下,进入临床见习,从临床实例出发,从常规问诊和查体,书写大病历,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完善的检查及初步治疗方案等方面入手,使学员了解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患者资料库,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断情况,辅助检查资料,治疗情况,随访信息等。③此外,利用翻转课堂、线上自主学习+线上直播教学等教学形式,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对浅部真菌病相关知识进行夯实并拓展。④练习要求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考核阶段 ①通过构建病例识别+诊疗考评模块,对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初步评价,形成完备的考评体系,也便于对学员的后续学习进行指导和修正。教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学员的诊治技能进行评估,重点放在浅部真菌病的临床表现与容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要点中,例如手足癣与湿疹、掌跖脓疱病及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的主要区分点,了解浅部真菌病中真菌学检查的重要地位。按照要点评分后计入出科考核成绩。②对教学前后问卷调查和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总结。

4 小 结

TBL相较PBL,有分组人员少、有效的学习准备测试、及时反馈、节省时间等优点[6]。PBL联合CBL融合了以问题为基础、以典型病例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模式[7],教员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负责提供问题情境、典型病例和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及引导学员进行讨论和反思。PBL+TBL+CBL三轨融合,互为补充,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联合教学模式下,学员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学习者、问题解决者和知识构建者。教员通过设计互动环节和合作任务,有意识地筛选和整合教学内容,确保其聚焦于关键点,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模式自主性、聚焦性和互补性的优势,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医学真菌学教育中,PBL+TBL+CBL三轨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一个创新和突破,它在深层次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下一阶段,可以针对医学真菌学继续教育的需求,开展如专题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专业合作与交流。同时建立专业的医学真菌学师资队伍,提高教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深化、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医学真菌学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真菌学浅部真菌病
更 正 声 明
《中国真菌学杂志》稿约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新时期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纪要
鸭鹅常见真菌病的防治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吉林省辉南县腰岭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浅部资源储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