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体系建构研究

2023-04-17 16:56张美娟彭智勇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教育

张美娟 彭智勇

(中共镇江市委党校 江苏 镇江 212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成为思想领域的重要战场,各种意识形态的思想观点不断滋生,对全党树立科学的意识形态观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各种形势,我们党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认识和看待意识形态工作?以什么样的思维来加强和改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有效破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亟须从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入手考量提供解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挑战、考验和冲击的现实路径,从而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一、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要求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以着力强化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一)树立科学的战略观,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

1.从实现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是影响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博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在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国家利益交织。如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输出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使得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中释放出了巨大势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前提。美国在“二战”后之所以能长期维持其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地位,从而实现其国家利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时刻都将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渗透国家整体战略,并实施于其政治、经济、外交等具体子战略中。这对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构成了极大挑战,要求我们从实现国家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意识形态工作。

2.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角度来定位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动员和调动群众的重要武器,关系执政的宽度与深度。历史也一再证明,如果我们党丢失了凝聚党心民心的理想信念,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将可能被动摇,并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可怕的灾难。新时代如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除了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以外,还必须注意思想文化和精神的力量,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动员调动群众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引领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特殊功能,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3.从国民政治认同及思想整合中检验意识形态工作。在当代中国,人们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及思想统一对国家实力提升和确保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人们在国家问题上能否形成统一的高度思想共识,是检验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历史和实践证明,政治认同和思想整合对于国家的生存发展及社会的持续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当人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不断下降、对党的领导和政府存在的必要性表示怀疑,这个国家的国内政治生态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更严重的会危及国家安全和党的执政地位。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加强顶层设计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树立科学的领导观,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1.强化党管意识形态的思维理念。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历史反复昭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管意识形态的思维理念,是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出现颠覆性错误”的重中之重。在异常复杂的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原则问题和学术不端问题越加凸显的现实背景下,强化党管意识形态的思维理念就更不能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实到全过程各方面。

2.提升“关键少数”的意识形态领导力。把领导干部定位为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的“关键少数”是由他们承担的特殊的政治社会角色所决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宗旨等方面过硬是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实际上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甚至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就需要努力改进意识形态领导的薄弱环节,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提高领导干部执政的意识形态管控能力。为获得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各级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要起带头作用,自觉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敢于斗争、主动发声。

3.创新党的意识形态领导体制机制。长期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由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加之新旧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也会相互冲突,很难厘清分工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我们创新领导体制机制:一是要注重改进投入机制,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投入机制;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提高各级各部门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拔优秀中青年人才到意识形态工作先进典型部门进行深造,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始终坚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

1.找准意识形态安全的正确定位。意识形态安全居于国家安全的灵魂位置,它在巩固政权、维护现有制度、抵御不良思潮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征程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对话、融合、碰撞愈演愈烈,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由“传统领域”拓展到更多的“非传统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我们必须站在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高度积极作为,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为总体国家安全构筑思想防线。

2.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树立意识形态安全“一切为人民”的宗旨观和“一切依靠人民”的唯物史观,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中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古训,意识形态安全同样需要重视群众基础建设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和最需要的切身问题,疏导人民情绪、凝聚群众力量、汇集集体智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认同,注重加强对民众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3.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发挥意识形态在国家安全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防线、从业红线和行动底线,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和人格塑造等社会功能,统一人民的意志、思想和行动,以意识形态安全构筑起政治稳定的思想屏障。一方面,对外体现在要树立大国形象、维护国际影响、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对内则承担着维护国内文化安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的三重压力。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观的指引下,坚持中国道路,传承中国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化解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矛盾和挑战,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绝对安全。

二、自觉遵循规律: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意识形态建设如同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一样,除了取决于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对此是否高度重视之外,还需要遵循、探索和研究意识形态生成、建设和发展等一系列特定规律。

(一)树立科学的规律观,不断深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

1.自觉遵循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毛泽东曾指出:“只有主观的计划依靠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性的正确的认识,才能达到目的。”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树立科学的意识形态观,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要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要遵循继承性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二要遵循变革性规律,坚持从全面创新方式入手,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三要遵循选择性规律,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选择性地培养一大批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而对意识形态工作起推动作用的理论家和思想家。

2.自觉遵循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及特点,掌握一系列内在基本关系。一要合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作为系统、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其在根本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②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09.这两项工作高度统一、不可分割。二要符合执政规律,正确处理好重在建设与积极斗争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集建设和斗争于一体的漫长历史过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要与西化、分化我国的西方敌对势力进行长期斗争。三要顺应执政党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二者之间相容相通的规律,辩证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尊重、保护、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中具有历史积淀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

3.自觉遵循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规律。意识形态也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只有把握住了规律,抓住了问题本质,做到有的放矢,反映人民心声,才能“润物细无声”。一要遵循意识形态传播规律。我们要自觉遵循传播规律,在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不掩盖、不回避现实矛盾,注重提高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二要遵循意识形态灌输教育规律。着力改进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的工作方式,坚持疏导与灌输相结合、合理批判与正面引导相结合、自我教育与科学灌输相结合。三要遵循意识形态创新规律。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大胆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继承和创新中保证党的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稳定。

(二)树立科学的宣传观,不断推进实现意识形态时代化大众化

1.改进宣传理念。思想宣传工作是传播理念、强化理念、转变理念的重要方式。首先,要树立大宣传理念。习近平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56.其次,要树立“实际宣传”的理念。通过强化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意识,营造处处都有宣传的氛围。最后,要树立敢于“倒宣传”②毛泽东选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9.理念,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我们在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的同时,也要敢于报道一些在食品安全、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反面事例,让宣传更加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

2.创新宣传形式。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思维让正能量变得生动起来?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宣传形式。一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把理论教育和思想宣传的内容编写成百姓喜闻乐见的说唱、民谣、顺口溜、方言韵白等不同形式,对百姓进行“零距离”“无障碍”“一对一”的宣传。二要充分发挥网络这一平台在宣传教育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作用,有针对性地利用大数据资源分析研判社会思想和舆论动态,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主动占领并巩固网上宣传阵地。三要采取分众化、个性化、实用性强的宣传方式。例如,通过制作一系列手册、海报、挂历、条幅等小作品,真正在宣传方式上开拓创新。

3.讲究宣传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握宣传的“时、效、度”,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一,要在“时”上做文章。既突出时效性又体现时代性,注意掌握好宣传报道的最佳“火候”,强化口径意识,把好主题、找准坐标,先发制人、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其二,要在“效”上下功夫。自觉远离居高临下不生动、照搬照抄不鲜活、套话大话模式化的宣传,要善用群众能听得懂、好理解、记得住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主流意识形态。其三,要在“度”上动脑筋。掌握好重要程度、关注热度,把握好多报、少报与不报的度,控制好多说、少说与不说的度,运用好强化突出、适当反映与淡化处理的度。

(三)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1.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意识形态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首要的是要搞好“顶层设计”,注重从国家层面制定意识形态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教育职责、制定教育标准、确保教育实效。树立意识形态教育永远在路上的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评体系来推进,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来参考,形成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价机制、工作机制和用人导向;坚持把统筹兼顾原则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切实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形成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2.坚持问题导向、弥补短板,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互联网环境下,世界各种文化在交流互动中逐步走向融合,我们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强化责任观念。从提高思想认识上入手,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铸魂工程,做好教育工作;从完善政策上着手,结合各种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系统化;从锤炼从业队伍下手,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局意识、激发创新能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从净化教育环境动手,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单位协调联动教育机制,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3.坚持资源整合、创新方法,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通过对各种资源实施有效整合,有所区别地完善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体系,正确处理和统筹协调不同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教育灌输、理论阐释、宣传导向等功能的同时,注重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既要加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双向互动,凸显意识形态观科学引领的实效性,又要创新灌输和渗透的方式方法,变传统的强制灌输为主观能动接受,潜移默化地将党的意识形态这一共同体意识内化为人们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信仰,外化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为准则,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具体化、生活化、日常化。

三、重在建管结合:着力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

意识形态首在建设、要在管理、重在建管结合。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我们党依然要始终坚持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的统一,以着力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树立科学的建设观,努力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科学化水平

1.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提升意识形态队伍的工作胜任力。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思想政治上“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①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切实按照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管理,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其次要重视人才培养,在能力素质上“升起来”。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全方位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最后要改进工作作风,在作风上“硬起来”。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抵御各种不同形式的腐蚀,以优良的作风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2.始终把内容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吸引力。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这也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内容上兼收并蓄、守正创新,要准确掌握意识形态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注重整合社会存在的多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注重策略方法,强化理论武装。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一项政治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策略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注重策略、讲究方法,不断地丰富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最终实现引领社会风气的目标。

3.始终把阵地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力。宣传思想阵地,表面上看是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有形载体,实际上也存在于人的脑子里、思想意识里,无边无际、无处不在且无时不有。首先是要筑牢“防火墙”,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教师领航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阵地,同时,健全学校领导、统筹、研判、联动、处置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其次是要用好“双刃剑”,加强网络主阵地建设。要坚持把网络主阵地建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快把网上“灰色地带”转化为“红色地带”,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努力实现意识形态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

1.加快健全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树立科学的管理观,不仅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也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保障。一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落实在思想政治和宣传理论战线、在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学术讲台等领域意识形态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守好社科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二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巡视制度。结合巡视所反馈的问题,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措施,加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整改力度。三是要健全网络意识形态信息监管机制。全方面整合各地的网吧、网站、私人互联网的基础信息,严格实行网上实名制登记,按照分级、分片负责制度落实到各地政府的网络监管部门,确保网上意识形态管理并收有序。

2.不断深化现行意识形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现行条件下,从意识形态机构设置和运行情况来看,要着重解决机构怎么设、权限怎么划、职责怎么定等问题。一方面是在理顺业务、职能和人员等关系的基础上,迫切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意识形态功能整合,建立科学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防御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分歧和敏感问题的科学预警和分析研判;另一方面是在机构设置上,建立起自上而下、覆盖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管理部门,从横向(党、政府和社会团体)和纵向(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建立起以党委领导为中心,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关系协调的管理体制。

3.积极探索有效管控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面对当前形态各异旳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在管理策略上既要反对意识形态“淡化论”,又要反对意识形态“泛化论”。首先要尊重差异,承认多样。对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主体健康与合理性的诉求予以尊重,对种种偏差和错误主张则要予以纠正,不能任其随意扩张泛滥,力求在差异中求共识,在多样中求统一。其次要坚持“底线”,合理包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对先进的外来文化则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纳和引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其形成良性互动。最后要以人为本,善于整合。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有效整合,使其融入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成为鼓舞人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三)树立科学的能力观,努力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者综合能力素质

1.不断增强脚力,脚跟要稳,脚步要勤,脚印要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7.一是脚跟要稳,有立场。意识形态工作者要站稳政治立场,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二是脚步要勤,接地气。既要“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也要“多到田间地头找感觉”,注重“实际宣传”,力戒“盆景宣传”,不搞“脱节宣传”。三是脚印要深,重实效。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有问题导向意识,对存在的难题积案,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找准根源和症结,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

2.不断增强眼力,眼光要敏,眼神要准,眼界要阔。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者应练就洞察网络舆情的“火眼金睛”。一是眼光要敏,善发现。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善于第一时间捕捉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提升意识形态辨别力。二是眼神要准,能辨别。意识形态工作者要精准无误地辨识鉴别、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不当言论和错误思潮。三是眼界要阔,会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领,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宽眼界,厘清是非界限,廓清思想迷雾。

3.不断增强脑力,脑袋要清醒,脑筋要开动,脑筋要灵活。意识形态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在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一是脑袋要清醒,常学习。要时刻醒头脑、活思维,学于日常、养成习惯、常学常新,不断提升处理意识形态棘手问题的执行能力。二是脑筋要开动,勤思考。要把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作为研究重点,深入思考当前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变化,多出好思想、金点子、妙主意。三是脑筋要灵活,善创新。要时刻洞察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顺势而变推动理念、内容、体裁、业态、体制、机制全方位创新。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