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3-04-18 17:18施秋桃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内科

施秋桃

(梧州职业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研究的是内科疾病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护理程序评估和处理患者的健康问题,以达到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目的,该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修的专业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1]。课程思政,是指通过课程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育人理念和实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以实现“润物无声育新人”之效[2]。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高职医学专业的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正向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树立“爱国、爱岗、无私奉献、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情感。如何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资源并实施思政教育从而提高护理人才质量,已经成为众多护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总结了“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及实施路径,以期为后续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定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修的专业课程,有奠基和桥梁的作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培养具有高尚职业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白衣天使已成为时代要求,因此,必须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设定基于知识传递、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3]。

1.1 知识目标的设定

“内科护理学”课程涵盖的主要内容有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各个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包括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由于“内科护理学”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患者,因此,结合课程思政设定知识目标时,要紧扣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也能够具有医者的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

1.2 能力目标的设定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观察的能力,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成为理论知识丰富和操作技能熟练的实践型人才。在结合课程思政设定能力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引导学生领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和职业精神。

1.3 素质目标的设定

“内科护理学”课程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知识丰富和操作技能熟练的实践型人才,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岗、无私奉献、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因此,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贯穿于全过程,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高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

2.1 专业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行为准则被放在个人行为层面的第一位,因此,在培养护理专业技能人才的时候,首先应该要求学生拥有爱国之心,以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可从众多的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爱国情怀。如在“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这一教学内容中,在讲解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措施时,可以结合“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规范化分级诊疗推广项目,说明国家为民谋福利的健康政策。在讲解“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时,结合“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实行的免费治疗政策”——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可免费领取统一方案规定的抗结核药物,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此可以渗透观点: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为患者实施免费治疗的好政策;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这一教学内容里,在讲解到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时,可以结合视频“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采购:价格降幅超九成”,告诉学生我国医疗改革的动态、国家对人民的关心与爱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医疗改革的受惠者,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2.2 专业知识与职业认同教育相结合

护生职业认同是指护生在承认自身职业身份并接受其职业价值的基础上对护理职业的积极感以及正面评价的程度[4]。强而稳定的职业认同感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护理职业生涯中更好地提高工作质量,也有利于学生日后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利用好“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强化其职业认同感。在“内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中,在讲授内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及我国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护士,如王秀瑛、叶欣、李桂美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进一步说明在护理工作中,只要用南丁格尔的精神——“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认真对待和照顾每一位患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激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肺炎患者的护理”这一教学内容中,在讲解到病毒性肺炎时,可以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院士及在SRAS疫情防控期间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的感人事迹进行讲述,用事实证明医护工作者的无私与伟大,运用榜样的力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3 专业知识与责任担当教育相结合

根据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医学生要“以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观念,因此,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要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5]。护生作为未来的一名护理工作人员,也应该具备为全民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和责任使命,所以护理教师在传授护理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如在“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这一教学内容里,在讲述肝硬化的病因时,向学生介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的流行现状:我国目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数众多,国家也在采取有效的方针政策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如给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等,护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工作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这一节里,在讲述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时,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6],说明开展控烟禁烟的工作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作,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强化学生建设“健康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2.4 专业知识与医者精神教育相结合

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医者精神,培养学生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护理工作者是护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使教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医者精神”这一共同目标进行,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能够同向同行。如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内容中,引用临床典型真实案例,告知学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而可贵的,医护工作者在对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要做到分秒必争、急人之所急、救人于危难之间,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精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这一教学内容中,在讲解到肝癌射频消融手术时,可以引入肝癌患者的好医生陈敏华,她因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但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之后就不能再为患者做肝癌射频消融术了,因此她放弃安装心脏起搏器,为了患者默默在岗位上奉献自己。通过陈敏华无私奉献的案例,激发学生共鸣,培养学生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2.5 专业知识与科研创新教育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护理专业领域持续发展,临床护理也需要科研创新,以更有效地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和需求,从而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并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7]。因此,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而在护理专业课程中融入科研创新的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研创新的意识。如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这一教学内容中,在讲授到肺结核的治疗药物“链霉素”时,可以插入链霉素发现的历史:链霉素的发现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有系统的长期研究的结果,通过该事件告知学生,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只有坚持科研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这一节里,在讲述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幽门螺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他为了证实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勇敢地将幽门螺杆菌吞下,进行人体试验,成功地证实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坚持科学研究、实事求是,为医疗和护理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3 “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3.1 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一群享有共同的愿景、问题,或是对某一话题充满热情的人,通过持续的交互来深化他们的知识和专长”,从而实现“同心同向共同成长”[8]。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运用学习共同体模式落实课程思政时,教师可在课前发动学生通过护理榜样采访、头脑风暴、学生探索等多种方式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师生共享思政资源,教师从思政资源中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四个自信、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伦理法律等多个方面的思政元素并运用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运用学习共同体模式,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共享互助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度调整各自的价值取向,保持相对的动态性平衡与和谐[9]。

3.2 O2O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

O2O(Online To Offline)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网络教学的灵活、高效、个性化与课堂教学的系统、直观、时效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0]。课程思政教学不再仅仅是课堂中的线下教学,同样也可以延伸到课外的线上教学:课前可借助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发布任务,如观看“学习强国”、学习活页式教材、收看精品课程等,设置讨论话题,针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念;课后教师可充当学生的心灵导师,借助微信群、QQ群与其进行交流、讨论社会热点,为学生解答困惑、疏导心理,传递正能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3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以护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个环节中。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以护理岗位任务为载体,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分组实践练习,可在完成岗位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护理岗位任务进行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求实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学生通过协助实训管理员完成实训用品整理,培养劳动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3.4 “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可从改革“内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出发,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结合网络云平台,建立以专业素质过硬且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内容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中,使考核体系既注重专业知识,又注重道德政治素养,从而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资源,适当运用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护理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教师在教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理念,以在未来的护理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患者守护健康,守护生命。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内科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浅谈内科护理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PBL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浅析内科护理学“创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