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3-04-19 03:57李小银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李小银

【摘要】学校教育思想应从根本上凸显国家重视教育改革的意志要求.自2022年版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颁发之后,小学各个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均开始新一轮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及对教学模式的创新.生活教育理论最早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至今依旧对学校教育改革有重要参考作用.文章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教育理论,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更好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引 言

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若不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成就.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构建具有生活元素的数学课堂,鼓励学生产生联想,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通过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来保证学生高效学习.数学教师自身也要重视执教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断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最先进的学科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生受到自身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的阻碍,对事物的理解并不全面,对于超越自身理解范围的知识也无法进行跨越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用生活教育理论,能够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做题技巧,让学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互相结合,从生活角度找到问题解决方法,从而逐步增强数学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借助专业引导解答学生困惑,并使学生形成独具个性的学习思维,在后期独立面对问题时,学生就能快速找到解答思路.

(二)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这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学生需要借助大脑图示记忆能力,快速汇总知识并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突破点.生活教育理论下,学生可锻炼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探寻数学知识间的规律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学生在数学知识储备日益完善时,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就可积极借助生活元素的引导,有针对性地筛选记忆,形成更加完整的数学学科思维.

(三)有效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效果

小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灌输式”讲解并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排斥心理,而借助生活教育理论,教师会引入生活素材,搭建生活情境,设计生活游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认真学习,仔细听讲.教师也会积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师生之间可真正形成教学相长氛围,互动效果也会因此增强.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重视引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1.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在课堂上使用任何教学方法都应为教学目标服务,只有明确目标,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为此,教育工作者在融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时,应提前了解什么是生活化及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可借助生本理念的相关要求,立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角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巧妙融合各种生活元素,这样既能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也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并激发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年、月、日”的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就可以思考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储备有多少,对于年月日的理解问题有哪些.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记忆某年某月某日时,往往会与传统文化节日或寒假暑假緊密结合,因为这些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为此,教师就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引入关于传统节日和寒假暑假的相关时间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内容.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回忆本年度所有的节日都在几月几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等,如此一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让学生在课堂最初环节调整学习状态,保证学习效果.

2.重视在作业设计中融入生活元素

“双减”政策的提出让学生从作业压力中得以解脱,学生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不仅可发展兴趣爱好,而且能参与各种各样的作业实践活动.在践行“双减”政策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要从科学设计作业入手,让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性、生活性、趣味性、多样性的作业,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有效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作业内容,不管是课堂检测还是课后作业,教师都要重视与生活元素的互相融合,培养学生借助已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还要创新计算类、做题类的单一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爱好的推动下,借助作业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内容之后,由于本节课涉及基础的空间知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可以借助生活元素设计课外作业.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其与作业融合,如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尝试说出某一物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试着测量每个面的面积,最终计算出表面积.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汇总自己观察的不同物品的信息,并将数据带到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推动整个班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期间,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应了解以往教育理念中的各类弊端,并大胆摒弃,跳出思维定式,通过推陈出新,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活力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互相融合,既能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在应用生活教育理论时,教师可尝试将信息技术与生活教育理论互相融合,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种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将教材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动态内容,可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内容时,该章节内容会涉及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教室内存在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会找到窗户、课桌、板凳、地板砖等.接着,教师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动画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先看到一个课桌的表面,接着教师通过操作鼠标使课桌表面演变成一个长方形,该长方形从一个顶点开始逐渐变为一条直线.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周长的定义,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并增强记忆.借助生活化视频的引入,相信学生可快速突破学习重难点.

2.重视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法也是当下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比较青睐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学生可引发情感共鸣,产生代入感,不由自主地借助情境中各类元素的引导形成联想,并提高学习兴趣.构建生活化情境还能够让学生对生活场景产生亲切感,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吸收数学知识并记忆数学知识.教师构建生活情境时,既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也要立足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保证学习效果.仍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为例,教师为学生讲解完周长之后,要为学生讲解图形的面积计算知识,如果只告诉学生面积计算公式,再通过做题的形式夯实学生记忆效果,相信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为学生构建以下生活情境:班级内准备添加一个小书架,用来放课外书,小书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请思考需要购买一个多大面积的书桌能刚好放上小书架.这一问题会让学生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互相交流意见,引导学生利用面积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计算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表扬.整个过程中,学生帮助教师顺利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了解到了面积知识的应用场景,加深了印象.

(三)组织多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1.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时,也应从理论实践两大角度入手,为学生构建多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数学学科实践性较强,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一些定义、概念、原理时,应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避免课堂上浪费太多时间.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具体概念和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共同动手操作,正确区分概念之间的不同点,这样在具体应用时才能避免出现错误.以轴对称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就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一张纸,让学生将纸对折,感受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师还可加大难度,让学生利用纸张折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操作之后就会掌握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最佳方法,即先将纸张对折,接着画出一个图形并进行裁剪,再将纸张展开,即可得出轴对称图形.教师还可让学生比比看谁的图形更标准、更好看,进一步夯实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户外,感受自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也包括“社会即学校”这一思想,该思想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来讲仍然具有较高的方向性作用.学校管理者应大力支持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户外数学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增强数学知识色彩,还可以让学生借助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能力和素养的双重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户外实践活动时,应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理解的能力.同时,不管是校园内的实践活动,还是校园外的实践活动,教师都要重视安全问题,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位置”相关内容时,该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走出教室,教师可提前做好备课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践,将课堂上的知识放在校园中.为了帮助学生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教师可先讓学生站在学校内观察学校东西南北有哪些标志性物体,接着让学生绕学校走一圈,感受校园外有哪些物体或商店.回到课堂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说一说有关位置与方向的具体内容,并试着造句练习,如此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

(四)融入趣味教学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就要立足学生这一特点,融合一些新鲜、生动、有趣的生活元素,并以游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样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会充分解读游戏规则,锻炼规则意识,并且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生活化游戏要与教学目标高度吻合,不能为了一味取悦学生而设计娱乐性太强的游戏.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乘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必然会要求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在最初背诵时,学生靠机械记忆就能熟读成诵,但具体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阻碍.为了夯实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上课期间就可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提前准备好写有数字的卡片,接着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获得相同数量的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由一人随机出示两张卡片,其他成员轮流说出卡片数字相乘的结果,在规定题目数量下,正确率最高的学生可获得个性化奖励,这样的游戏既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也能让学生跳跃式地背诵乘法口诀,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聚焦教育理念的更新,积极发挥生活教育理论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助力.针对生活化教育理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借助自我学习、参与培训等多种形式探寻问题解决方法,促进生活教育理论的落地开花.

【参考文献】

[1]缪敏凤.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智力,2021(27):11-12.

[2]徐根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小学时代,2019(29):57-58.

[3]茅旦华.从“自主学习”走向“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微[J].才智,2010(18):207,152.

[4]周志英.浅析生活教育理论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1(48):95-96.

[5]孟祥伟.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5):78-79.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习作之“本真”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