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融入数学绘本的策略探究

2023-04-19 03:57李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李宇

【摘要】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数学绘本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还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然而,如何有效地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具体运用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体验,使许多学生觉得数学抽象、难懂,与日常生活脱节.在这种背景下,数学绘本的出现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向.它不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通过丰富的插图和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将数学绘本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数学绘本能够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于传统的教科书,绘本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学生阅读绘本时,可以身临其境地融入绘本的情节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这样的亲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其次,数学绘本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故事情节.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应用,而通过绘本中的生动形象和情节,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通过绘本的帮助,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师结合数学绘本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数学思维是指人脑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而创新精神则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和方法.首先,利用数学绘本情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绘本情节中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动脑筋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一个关于计算面积的绘本中,学生可以根据绘本中给出的信息,尝试使用不同的公式和方法计算面积.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灵活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绘本进行实践操作和创新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运用数学绘本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中具备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首先,数学绘本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绘本情节中常常涵盖多个数学知识点,例如几何形状、数据分析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其次,数学绘本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本情节中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动脑筋,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选择数学绘本的依据

(一)绘本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教学目标相匹配

在选择数学绘本时,教师需要考虑绘本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师应先明确自己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并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来筛选合适的数学绘本.一个合适的数学绘本应该包含与当前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教授几何形状和属性,那么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关于几何形状的绘本.绘本中的情节和插图可以用来展示各种几何形状,以及它们的属性和特征.通过阅读这样的绘本,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幾何形状的概念,并通过绘本中的例子来判断和描述不同形状的属性.此外,教师还应该考虑绘本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绘本应该有足够的挑战性,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合适的绘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选择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绘本

教师在选择数学绘本时,除了考虑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匹配外,还要选择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绘本.这样的绘本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具有启发性的数学绘本可以通过引发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些绘本可能包含一些数学难题、探索性的活动或者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等元素.通过与绘本中的情节和问题进行互动,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选择趣味性强的数学绘本也是十分重要的.绘本中的生动形象和有趣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三)注重绘本的难易程度和适用年级

在选择数学绘本时,教师应该注重绘本的难易程度和适用年级.绘本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绘本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并且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呈现数学概念和技能;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绘本的内容可以更加复杂一些,涉及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和问题.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数学绘本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数学绘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运用绘本情节引入新课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数学绘本的情节来引入新课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将绘本与新知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师运用绘本情节引入新课内容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对此,教师如果引入一个与新课知识相关的情节,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他们会产生好奇心,想要知道绘本中的故事与数学知识有什么关联.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运用绘本情节引入新课内容可以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和认知框架.绘本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常常与日常生活相关,或者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关.将新知识与这些情节联系起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例如,教授“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关于分享蛋糕的绘本情节,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并思考问题,自然而然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这样的背景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认知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2.通过角色扮演和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学绘本中的情节来进行角色扮演和问题讨论等互动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融入绘本情节,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首先,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情境中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一个关于几何形状的绘本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形状,通过移动、组合等行为来探索不同形状的特征和性质.这样的互动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其次,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绘本中可能出现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二)通过数学绘本引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利用绘本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绘本提出探究性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以绘本情节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利用绘本提出探究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绘本情节中的问题往往与数学知识相关,但并不直接给出答案,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得出答案.这样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其次,利用绘本提出探究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面临一个探究性问题时,他们需要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绘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促进他们的互动交流和共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当学生分成小组后,他们可以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启发,拓宽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其次,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中,每名学生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记录员,有时是发言人,等等.

(三)将数学绘本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将绘本内容与数学课程知识点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将数学绘本的内容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将绘本情节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点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绘本中的情节往往是具体的、生动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将绘本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点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次,将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与数学课程知识点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搭建数学思维框架.

2.运用绘本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数学绘本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绘本,或者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时通过绘本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首先,通过课前预习绘本,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点,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绘本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和情节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思考绘本中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法和策略.其次,在课后巩固过程中,通过回顾与绘本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绘本情节相关的练习、讨论或者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结合数学绘本开展多元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绘本进行多元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教师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个体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情节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和回答,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水平,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启发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绘本相关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实践,例如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情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或者创作一个数学故事,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绘本作为一種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学习以及将绘本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等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在今后的研究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关注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娟.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分析[J].智力,2023(9):116-119.

[2]张转梅.借助数学绘本提升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8):157-159.

[3]朱淑云.指向儿童高感性思维的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3(3):77-79.

[4]符庭香.小学中低年级数学绘本课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3(2):46-48.

[5]吴玉兵.试析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2(26):88-90.

[6]张嘉嘉.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写算,2022(36):63-65.

[7]骆文静.基于生活教育的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实例[J].试题与研究,2022(34):104-106.

[8]李艳.数学绘本———通向小学数学品质学习的“新航线”[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5):35-37.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趣味绘本,玩转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