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及其中国化发展

2023-04-19 21:42王家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主动精神矛盾中国共产党

王家瑞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无产阶级如何把握历史主动,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孜孜以求的问题。把握历史主动,事关无产阶级自由解放,事关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我国历史主动精神的发展过程中,经典作家们对于无产阶级历史主动的思考是开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化进程的理论之源,为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动精神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前提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全面开启并引领着中国人民全方位地转向主动、把握主动和赢得主动。可以说,中国的历史主动精神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蕴含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百年大党的辉煌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勇敢面对一切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在应对一系列发展难题的过程中推动人民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27。当前,“百年变局”和“复兴全局”交织激荡,中国的发展既促使中国人民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格局。这一切都源于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源于党和人民焕发的“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1]62。因此,要深刻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丰富意蕴,从而全面准确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兴起之源和发展之基。可以说,深入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及其中国化发展,对我们今天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进而走好“新赶考之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强调“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1,这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鲜明特色就是重视精神的力量。在探索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道路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逐渐明确了“历史主动”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巴黎无产阶级建立人民政权的伟大尝试,其中蕴藏的历史主动精神给了他们重大启迪,进而更加深入地探寻无产阶级历史主动的奥秘。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来看,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是历史主动的主体归属、历史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人民立场是历史主动的根本价值立场三个方面。

(一)无产阶级是历史主动的主体归属

历史主动的主体归属是这些经典作家们始终关注的关键问题,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发出疑问:“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3]213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这一“实际可能性”就是“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3]213,即“无产阶级”。与此同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此展开了充分说明,广大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4]65;工人阶级在解放自身的过程中失去的只是资本家压榨工人阶级的“枷锁”,但最终将会取得“整个世界”。从中不难发现,马克思明晰了历史主动的“主体归属”这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并指出其关键在于无产阶级始终掌握革命主动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把握历史主动必须重视主体的物质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发挥其历史主动的初始条件就是,要使人可以“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来转动”[3]200,即让人能够从以往那些束缚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进而成为“真正的人”,实现“人的本质复归于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主体物质实践性的重大意义。马克思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01,揭示出要从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尤其要从“人”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去理解社会生活;同时,强调仅仅致力于“解释世界”是不够的,必须深刻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2]502。这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可以说,这些论述充分明确了历史主动主体的物质实践性,进而成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最有力、最具影响的思想武器。

(二)历史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历史本质上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但历史自身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这一客观规律是内在的、固有的,不会因人的主观想法而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面对历史发展规律时无可作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主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并加以合理利用。概而言之,把握历史主动,意味着要在把握历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合乎历史规律与彰显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历史由人创造”,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地创造;相反,它要求人们根据“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5]585进行创造,即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遵循“历史的规范性”与“人的自由性”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历史发展和人类主动性的发挥有其特定的内在遵循,把握其中内蕴的固有历史规律虽然“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6]10,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6]10,进而帮助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的历史追求。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也一再强调,必须充分利用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主动性的“合力作用”,既要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又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7]560。由此可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把握历史主动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三)人民立场是历史主动的根本价值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8]220,这也揭示出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内蕴着时代精神,都能无愧为“真正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只有彻底的哲学才能抓住“人”本身这一事物的根本,把握住“人的最高本质是人”[9]16,进而从人自身出发去认识和理解问题。人民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集中体现,是贯穿其发展始终的理论之脉,对把握其历史主动精神意义重大。马克思、思格斯曾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39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指的便是人民群众,这也充分反映出作为无产阶级运动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群众立场。同时,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行动着的群众”决定着历史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因此,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清晰认识到并坚持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社会财富”“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才能真正赢得历史主动,推动历史发展。可以说,这些观点背后都深刻揭示出人民立场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价值立场。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实质上揭示的是无产阶级在把握历史规律、洞察历史大势、担当历史使命和依靠人民实现伟大事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作为和主动作为的品格,是无产阶级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前提条件下充分彰显出的主观能动性和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精神品质。因此,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主要内容,重点在于理解和把握无产阶级是历史主动的主体归属、历史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以及人民立场是历史主动的根本价值立场三个方面的深刻意蕴。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理论基础深厚、内涵丰富,为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这一精神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前提条件。回顾百年历程,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伴随着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的,其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中把握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国的社会矛盾运动中发展历史主动精神以及用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滋养历史主动精神三个方面。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激励。可以说,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势,从本质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精神的中国化发展。

(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中把握历史主动精神

唯物史观深刻反映了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理论渊源。人并非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论及历史时指出,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都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118。这有力驳斥了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的、辩证的决定论,进而充分肯定了人在面对历史发展规律时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把握和利用历史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还强调,历史发展规律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11]9。这充分表明,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人民事业的先驱者们,尤其是那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研究和宣传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逐渐使得人民的精神“由被动转入主动”[12]1516。这揭示出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开始用科学理论的指引去“争自由争民主”[13]1072,习得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也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中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开始用唯物史观去唤醒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的深刻把握。1978年之后,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困惑和不良倾向,邓小平指出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分析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方针”[14]118。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并非只能消极被动地面对历史发展规律。面对历史规律,关键是要善于洞悉“发展规律和大势”、善于运用“变革时机”、善于“担当作为”、善于“敢想敢为”[15]13,如此我们一定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由此可见,必须从遵守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从而能以更加主动的历史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二)在中国的社会矛盾运动中发展历史主动精神

对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深刻把握是历史主动精神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以矛盾为发展动力并在矛盾中展开的,必须把社会的历史发展视作其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经典作家指出,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与其相应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即社会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地“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5]32-33,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这既深刻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指明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改变生产关系。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人类历史的实质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16]530,这也充分表明了阶级斗争的社会发展“直接动力”作用,也从侧面为生产关系的改变提供了路径选择。正是对社会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便富含着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既有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历史大势的深刻把握,也有积极应对社会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实事求是”地看待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挑战,提出要正确看待客观矛盾;同时,明确针对矛盾要“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17]242,因而要“正确地解决在人民内部实际存在而为当前所必须解决的各项矛盾问题”[17]317。他认为,只有主动正视和主动应对矛盾才能掌握历史主动,才能搞好我们的事业,进而明确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存在于工业建设要求与落后农业现实、人民需要增长和经济文化现实之间[18]248。这既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也深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深刻把握,体现出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历史主动精神。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立足基本国情明确谈到,当前阶段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这就导致我们“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14]181;而我们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研判,也为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明确了方向。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9。这不仅明确了我国新的发展方位,也为党和国家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在积极应对矛盾的同时不断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从而不断彰显党对历史主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在新的征程中展现出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和历史自信。

(三)用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滋养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突出表现。经典作家们认为,要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解放,建立属于无产者的真正民主政权,必须要建立具有鲜明革命性和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积极的”[20]195部分,与生俱来便具有这些鲜明的政治品格。马克思曾充分肯定巴黎工人在“敢为天下先”的革命斗争中所体现的历史主动精神,他指出,他们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历史主动性”以及“自我牺牲精神”[21]493。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具斗争精神和先进性的无产阶级组织,自始至终都传承着无产阶级“历史主动”的美好品格和精神。可以说,坚持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如何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12]1438。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不容易,但全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2]1438,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洞悉国家治乱兴衰大势以及对现实问题科学研判的主动性。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主张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多次指出,党必须严格落实群众路线,始终依靠和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14]342,唯有如此方能汇聚人民力量以保证达成各类目标,这也是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共产党先进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22]217实现“历史重任”。这充分揭示出党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历史创造性。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民族复兴大业和实现人民幸福,始终坚持国内具体时空要素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紧密结合,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致力于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29。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恪守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23],其中更是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由此可见,坚持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彰显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和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可以说,历史主动精神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在意蕴深度契合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表现出的历史主动性、历史创造性及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的真实反映”[24]387。“真实反映”就在于洞察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历史自觉,在于善于抓住时机、顺应大势而为、奋发自强推动历史发展的历史担当,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历史创造,在于厚植中华文化土壤、根源历史实践和百年奋斗的历史自信。这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基因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之基,是赓续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精华。概而言之,历史主动精神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演进的历史必然。

猜你喜欢
主动精神矛盾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探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述评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