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

2023-04-20 21:21刘仙黎
健康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恐惧护理人员疼痛

刘仙黎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肿瘤、抗癌治疗等原因引起疼痛,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降低治疗依从性。此时,需对肿瘤患者实施必要的疼痛护理干预。

疼痛原因

引起肿瘤患者疼痛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四种:

(1)躯体因素。躯体因素引起的疼痛占70%左右,主要指肿瘤局部或转移部位侵犯或使躯体神经纤维受压迫引起的剧烈疼痛。(2)抗癌治疗因素。其引发的疼痛占比约为10%,如术后疤痕的慢性疼痛、患肢痛,化疗引起的静脉炎、放疗后的局部损伤痛。(3)肿瘤相关因素。患者受肿瘤影响,丧失生活能力引起的疼痛,如便秘、肌痉挛、褥疮等。(4)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和孤独等。

疼痛评估

肿瘤疼痛一般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等4个不同等级。

0级疼痛:完全无痛;Ⅰ级疼痛:属轻度疼痛,患者有轻微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不对睡眠产生干扰;Ⅱ级疼痛:属中度疼痛,此時疼痛明显,往往不能忍受,患者会要求服用止痛药物,睡眠经常受到干扰;Ⅲ级疼痛:属重度疼痛,疼痛非常剧烈,且不能够忍受,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患者睡眠会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

疼痛分类

从疼痛发生部位进行划分,主要有以下种:

(1)躯体痛。指与局部组织直接有关的疼痛,疼痛部位明确,疼痛性质为针刺样痛、跳痛、刀割样痛等,常见于癌组织压迫或侵及邻近的软组织、血管或骨等部位。(2)内脏痛。发病源于胸、腹、内脏器官,位置不明,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急性钝痛、绞痛、胀痛等,可向远处体表辐射。多见于肿瘤压迫血管、神经、筋膜和肠管,造成器官血液供应不足;侵及胸、腹膜,肝、胰转移引起紧张等。(3)中枢神经系统痛。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持续钝痛,伴短暂、严重的烧灼或触电样感觉异常,如皮肤麻木、针刺或蚁感,可有神经功能障碍。(4)放射性疼痛。由放射治疗或手术所引起的放射性疾病,如癌痛、外伤痛和术后痛。

疼痛特征

肿瘤患者手术创伤大,对疼痛较敏感,因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疼痛感,主要特征如下:

(1)持续性疼痛:由疼痛引起,与时间无关。疼痛时,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或对正常活动产生严重干扰。长期疼痛会引起患者情绪紧张、焦虑和烦躁,导致睡眠障碍,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问题。(2)胀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刺痛,有时伴有刺痛、针刺感、麻木感等感觉,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所致。(3)剧痛:患者因疼痛而影响休息或睡眠,不愿活动或改变活动,甚至产生焦虑、不安或极度烦躁等负面情绪。(4)烧灼样痛:疼痛时,患者会感到皮肤有灼烧感和刺痛感。

护理方法

当出现疼痛时,需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性质,积极采取安全、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药物护理

是缓解疼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常用镇痛药物给药方式有口服、无创和有创三种方式。给药时必须严格遵循口服、定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等五个基本原则。尽可能口服给药,若患者不能口服,则采取直肠或经皮无创性(如芬太尼)给药途径,最后选用有创给药。

在进行药物镇痛护理过程中,需在掌握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后,合理选择药物,并注重用药时间与剂量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长期使用镇痛药,以免产生依赖性。服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如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及时停止用药,并补充水分或营养液,缓解相关症状,减少副作用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非药物护理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通常会经历较大的痛苦,可能出现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且疼痛本身会导致患者的耐受性下降,从而加重疾病症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心理需求及生活状况等,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目的。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因沟通不当、干预不及时,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加重。

(1)焦虑。患者出现焦虑,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也可能是出于对疼痛的恐惧、害怕。此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疼痛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效果,让其正确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在给予心理支持的同时,积极寻求有效的缓解疼痛方法。(2)抑郁。抑郁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不良情绪,主要原因包括:对疼痛的感知能力下降,不能准确感知到疼痛,产生绝望心理;因身体因素或疾病原因导致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使得情绪低落。因此,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有抑郁情绪,要给予耐心疏导,消除其思想顾虑;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活动。(3)恐惧。恐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的不安全感,包括对死亡、不可知事物的恐惧等。肿瘤患者的恐惧来源于疾病的痛苦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为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对机体的影响,使其了解疼痛的感觉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效果,从而消除对疼痛的恐惧心理。对于存在严重疼痛影响休息、生活质量、合并有抑郁、恐惧情绪的患者,可给予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以改善症状。

人文关怀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身体逐步走向衰竭,此时护理人员应采取人文关怀的措施。人文关怀,顾名思义就是尊重、关怀患者,对其性格、人格、情感等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最终目的就是让患者在生命即将结束时,能够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尽量做到对患者的尊重和帮助,使他们不留遗憾。恶性肿瘤发展至中晚期,患者会面对身体上的剧烈疼痛、心理上对死亡的焦虑等问题。此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当患者身体状况不好时,尽量让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满足生活需求。例如,让患者看娱乐性电视节目、听音乐,对于有阅读能力的患者可提供相关书籍,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对身体疼痛的关注,缓解不良情绪。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医疗及护理。首先,要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温暖,了解其需求和愿望,并尽量加以满足;其次,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再次,当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癌症晚期、肺炎、尿路感染等,在提供专业治疗的同时,还要让他们觉得并不孤独;最后,在患者临终期,家属心情会受很大影响,此时医护人员要帮助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猜你喜欢
恐惧护理人员疼痛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疼痛不简单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