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探讨

2023-04-20 09:54王丽媛
健康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癌症

王丽媛

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价值。方法 本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20例癌症患者行规范分组操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疼痛情况、负性情绪。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指标数值更高(P<0.05);护理不同时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负性情绪较低(P<0.05)。结论 对癌症患者开展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癌症;规范化癌痛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疼痛;负性情绪

癌痛是临床典型的一种慢性疼痛,也是多数癌症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晚期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癌痛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痛苦,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将疼痛纳入患者的生命体征[1]。现阶段临床对存在癌痛的癌症患者实施治疗,多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规范化癌痛护理是现阶段临床优质的护理方式,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2]。为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價值,特展开本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20例癌症患者行规范分组操作(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患28例;年龄区间46~76岁,平均年龄(61.44±7.12)岁。观察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区间47~76岁,平均年龄(61.33±7.52)岁。本研究组间信息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经常规及实验室等各项检查,确诊为癌症;(2)具备自主沟通能力;(3)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部门批准。

排除标准:(1)伴急性创伤;(2)合并存在急慢性感染;(3)重要脏器功能衰竭;(4)合并精神疾病;(5)沟通和认知障碍;(6)无临床配合能力。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治疗期间充分尊重患者饮食习惯和个体差异,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位置,指导其合理卧位,保持舒服姿势休息,减少体位不当造成的局部疼痛。

观察组行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成立规范化癌痛护理小组

抽调治疗医师、管理护士成立规范化癌痛护理小组,癌痛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工作安排由治疗医师负责,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由管理护士负责,定期对护理人员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1.3.2 疼痛评估

遵循常规、量化、全面的原则展开患者的疼痛评估工作,将其主诉视为评估疼痛的金标准。实际评估工作开展中,将“疼痛发生时、干预后30 min、干预后2 h、干预后12 h”作为评估时机,并对所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1.3.3 镇痛措施

(1)心理疏导缓解疼痛:术后疼痛时间较长,会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和心情,因此在治疗前,就要安排护理人员将手术治疗效果详细告知患者,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详细讲解术后疼痛发生机制,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疼痛缓解方法,如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降低痛感,或按摩肢体、腹式呼吸放松身体,有效缓解疼痛。

(2)体位干预降低疼痛:严格以手术情况来精确调整患者位置,指导其合理卧位,保持舒服姿势休息,避免牵拉切口,减少因体位不当造成的切口疼痛。若患者咳嗽或活动时,需用手按压切口处,避免牵拉引起疼痛。

(3)药物镇痛:严格以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法”为主,对患者进行镇痛护理。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给药过程中加强观察。若为口服药物,要求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并告知服药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若为注射给药,需严格以患者耐受情况为准,对注射速率进行合理控制。还可用拇指指腹、大鱼际肌进行环形按摩,降低患者肌肉张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护理部自制的调查问卷展开评价,包括语言沟通、心理疏导、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四项,单项分值0~25分,分值和护理满意度呈正比。(2)两组生活质量[3]:用SF-36问卷评价(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不同时段疼痛情况:疼痛程度需要借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分值0~10分。其中,无痛为0分,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4)两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4]:分别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展开焦虑、抑郁情绪评价工作,SAS、SDS评分临界值分别为50分、53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指标数值更高(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高(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不同时段疼痛情况

护理不同时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均明显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与对照组负性情绪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持续、剧烈的癌痛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机体,导致其对临床治疗及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轻生念头。由此可见,对癌痛患者积极采取适合的护理干预方案缓解疼痛至关重要,这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5]。

目前,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已无法满足癌痛患者的实际需求。随着医护工作的不断完善,规范化的癌痛护理干预措施逐渐被临床应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指标数值更高(P<0.05)。原因分析,在癌痛护理实施过程中,用藥干预是基础,可有效止痛并缓解疼痛;要求护理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规范仪态服务,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满足其合理需求,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念,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7]。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观察组开展了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取得较佳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负性情绪较低(P<0.05)。说明临床以往借助常规护理对癌痛患者开展干预,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护理措施缺乏流程化和整体性,致使整体护理效果欠佳。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完全符合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不仅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还减少了不良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规范化癌痛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严格以癌痛患者实际病情为根据,全面分析科室护理问题后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减轻疼痛程度[8]。

综上所述,对癌痛患者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改善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对34例晚期癌症伴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系统化疼痛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04-206.

[2] 张洁,张旱愉,王宝君,等.规范化癌痛护理联合三阶段止痛治疗对癌痛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0):109-114.

[3] 王珏岚,田宏,夏琪,等.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1):40-43.

[4] 陈伟,秦楠,周洁,等.基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护理领域癌症患者性健康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4):26-30.

[5] 仲小君,穆桂梅,吴喻,等.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5):166-168.

[6] 张莹,张玲玲,热依娜·吾甫里.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1):154-156.

[7] 刘会霞,刘文姣,张慧平.PERMA幸福护理模式降低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癌症复发恐惧的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5):856-859.

[8] 李宇凤,张伊凡.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结合尊严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尊严水平、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0):158-160.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癌症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