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困境及策略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2023-04-20 03:16徐旭艳常栾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农科英语课程学术

■徐旭艳,常栾华

(1.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人事处,云南 昆明 650201)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支持地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1]。2019 年1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实施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国际合作提升行动[2]。该计划为“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七个路径,其中“人才培养提质行动”要求高校从提升农业从业人才质量方面助力乡村振兴。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大政方针,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始终贯彻“科技兴农”这一战略方向。在这一前提下,作为“科技兴农”的主力军,国内涉农院校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提高。

2022 年12 月底,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新农科建设形成了“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三步曲,在这次涉农院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边疆地区的农业院校同样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然而,新农科发展过程中理应成为科研大军选拔基础的本科生却出现了指导缺位。近几年,本科生发表SCI 论文的报道层出不穷,既有985/211 等“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也有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说明本科生的科研潜力、科研热情、创新精神都不可小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要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3]。因此,在涉农院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地方农业院校要实现以农林为特色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打破固有学科边界,兼容并济,融合贯通,推进农科、文科、理科、工科、医科等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刘竹青认为,在新农科建设中,应提升与拓宽涉农学科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增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4]。

农科和文科的融合发展方向之一是农科学术英语。农科学术英语通过对农科学术文章进行语类分析、形成农科学术文体的知识体系,是连接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桥梁课程,最终为学生在国际舞台进行学术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农科学术英语以服务农科学科建设和学生专业学习为目标,在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学术素养,培养其批判性学术思维,进而提高农科学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近年来,关于农科学术英语的研究多集中在为研究生所开设的学术英语、与专业课联系紧密的农科专业英语,对于在地方涉农院校针对本科生所开设的学术英语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从“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角度,分析现状及困境,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地方普通农科高校的特殊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农科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困境

农科学术英语建设对于涉农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地方普通高校农科学术英语的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欠佳

从高考文理分科来看,大部分涉农院校的学生是以理科生身份进入大学,相对文科生而言,理科生对于中国文化和语言学科理解不够透彻,同时也缺乏对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感知,进而影响高等教育阶段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5]。此外,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人才的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囿于传统的农科教育中重专业轻通识教育的观念,学生的人文素养欠佳。农科人才被鼓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挖,但却极易走进功利导向过重、重应用、重实用的误区。通识教育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使其领会人类创造知识、产生知识、生成经验、进而体会知识造福人类的意义,形成全面综合的能力,而过度实用、功利导向重的教育难以培养动力十足、潜力巨大的高层次人才[6]。

(二)学生学术意识淡薄

笔者对于云南农业大学大二农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模糊,职业定位泛化,学术意识淡薄,对自身学术能力缺乏了解,更无从谈起学术自信。从主观上来讲,80%的学生认可学术能力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缺乏专业指导、主观能动性和驱动力,盲目跟随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或学术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从客观事实来看,许多已经过了英语四、六级、初步具备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同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课,无暇顾及学术英语的学习。学生在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认可学术英语对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困于学业选择,不能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到国家层面的“科技兴农”战略和地方涉农院校的发展目标,目前本科教育现状存在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与学生人才质量脱节的矛盾,以及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学生的实际认识脱节的矛盾。

(三)学生外语能力基础薄弱

长久以来,金融、经济、与互联网相关的专业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而农科是志愿选择的边缘学科。从生源质量来看,全国的涉农院校,包括“双一流”高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较之于一线城市,生源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边疆涉农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基础教育较弱的边疆农村,据不完全统计,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80%的学生来自云南本地,其中70%的学生来自农村,入校时的英语平均分(以云南省高考英语成绩为准,总分为150)约为84 分,由此可见,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低。“边疆地区”“涉农院校”“农村生源”形成制约边疆农林院校培养注重科研创新、有足够国际话语能力的人才的三大因素,这为学校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课程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云南农业大学于2019 年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分大类教学(人文经管、工科、农科和体育)的大学英语改革,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分为I、II、III 和IV 四个级别,依次分布在大一大二学年的四个学期,从大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新增通识课模块供学生选修包括,迎合学生考试需求的四、六级辅导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文化课程以及培养学生学术阅读和应用能力的学术英语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四、六级过级率,于2019 年实施了大学英语免修政策,即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大学英语,不少优秀学生的英语学习就此止步,笔者对此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迫于大二学年的专业课压力,放弃选修任何英语课程。作为了解专业前沿信息的语言工具,英语对学生学业、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层面进行了多次中高考改革始终将英语置于主科的地位,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正是实现英语学习终极目标(以英语为工具,探索本领域前沿知识)的阶段,因为过了四六级就放弃学习英语实在是目光短浅之举,而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学习不利于英语教育的发展。

三、农科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策略

在国家“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方针政策和“新农科”建设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地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既有能适合区域或地方农业发展需求的“立地”人才,又有注重科研创新、有足够国际话语能力的“顶天”人才,二者缺一不可[7]。作为边疆涉农院校的代表,云南农业大学是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然而学生人文素养较低、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学生学术意识淡薄,相关政策缺失等因素不应该成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阻碍。边疆涉农院校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应结合新农科建设和大学英语改革的双重背景,找准定位,突出校本特色,切实助力学生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学科发展。

(一)以师资转型为抓手,横纵并举,内外兼施,提高学术英语课程质量

深化农科和文科的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横向联合办学定位一致的同水平涉农院校,纵向整合线上国家一流课程资源,开通灵活创新的融合通道。放眼全国,农科学术英语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英语现在是大学英语改革的热点,大学英语教师转型的方向,因此,各涉农院校的学术英语师资相对短缺。若能加强与兄弟院校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合作,建立虚拟教研室,横向打造体现农科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系列通识课程不失为一个解决师资问题的尝试方向。

向外寻求合作的同时,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也应向内发力。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研活动,利用好Coursera 等国际在线教育平台资源,组织教师学习国际学术英语写作优质课程,在知识层面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在学术英语教学中,利用线上优质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整合国家一流课程资源,比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学术英语”课程,结合本校学生情况创建SPOC,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使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有一定的正面反馈。例如,把英语通识课程建设作为评价大学英语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甚至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二)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契机,双师合力,通专接力,提升学生的学术意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倡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创业灵感。创新创业项目的调查、定题、方案制定、方案实施、结果分析本身既是一项实践项目,也符合学术项目的一般流程,因此,学术英语课程鼓励学生带着创新创业项目走进课堂,带着需求走进书本,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完成项目;在学术英语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语言问题,阅读文献,尝试写作;双师合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接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总结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形成知识到能力的转换闭环,激发了农科学生的学术意识,提升了其学术能力,进而提高涉农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上述过程中,一个助力因素是专业教师邀请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部分学术英语班级为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进入学业导师的课题组,基于前期的研究,一项关于滇池治理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学生产生学术需求之后,学术英语课程即从学术论文的构成、语步、写作方法及语体特点等多角度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采用项目教学法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获得系统的学术论文知识,提高其学术英语读写能力。

(三)采用分级教学模式,灵活设定学术英语开设学期,择优培养科研潜力股

大学英语课程覆盖面广,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上,切不可一刀切,既要考虑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考虑各个学院、专业类别的差异以及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要保证大部分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尤其要顾及英语基础处于优劣两个极端的学生需求。对于学有余力、英语基础佳的学生,他们已经不满足通识英语课程的知识含量。据笔者课后访谈,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有考研意向,学业目标清晰,具备一定的科研潜力。对于这类“吃不饱”的学生,要加强院系合作重点培养,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英语课,应采用分级教学,取消大学英语免修政策,督促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后可选修学术英语课程。

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学期需要灵活设定。学术英语课程对于语言基础有一定的要求,笔者认为学术英语课程适用于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然而,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时间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定,因此,如果仅在某个学期(如,大二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将没有机会选修,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助力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时间应该灵活设置,建议从大二学年开始直至大三学年结束,届时学生已经修完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或者已经进入学业导师课题组,学生对专业有了全面的了解,产生了深入探索的需求或欲望,作为通识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桥梁课程,通用学术英语将发挥有效的助力作用。

(四)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修订培养方案

各地方涉农院校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特点,找准办学定位。地方涉农院校难以比肩“双一流”高校,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学术人才,但是也不可全力培养迎合区域农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否则将与当地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无异。地方涉农院校应根据学科优势,学生的整体水平,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规划,分门别类地培养不同发展方向的人才,确立不同层面的人才质量衡量指标,比如,可以选拔出专业知识扎实、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选修学术英语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助力其专业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位于首位的即是“传授道理”。在坚持爱党爱国的思想教育目标的同时,师长应引导学生的学业发展方向,使其向正确的、更为广阔的道路上发展。为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该教什么?为了自身学业和职业发展,学生该学什么?这些问题不应由学生基于个体经验狭隘地选择,而应是在政策引领和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师生达成一致的目标和理念。

四、结语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下,新农科教育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单纯靠现有学科在传统体系下孤立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一个多学科复合系统,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农科学术英语融合了新农科和新文科的发展任务,旨在服务学科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在农科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中存在诸多主观观念和客观因素方面的障碍,只有突破主观观念限制,打破客观制约因素,并从政策上加以支持,农科学术英语将有助于组建具备国际话语能力的人才队伍,进而促进涉农院校的新农科建设。

猜你喜欢
农科英语课程学术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