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研究

2023-04-20 03:56郭晓含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监控美术

郭晓含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6)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发生转变,评价方式逐步由传统“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把美术教学目标细分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对这些方面完成情况的考察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准确评估的,需要动态评价、不限于一种标准的评价方式配合完成,过程性评价具有以上特性。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能完善美术教学评价机制,有助于教师挖掘学生更多潜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1]。

一、过程性评价的概念及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概念

过程性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是随着社会对评价的性质和功能的认知逐步加深而提出的,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时查验与纠正,帮助学习者建构学习活动价值的过程[2]。过程性评价的 “过程”是相对“结果”而言的,并不只是关注教学过程,而忽略教学成果,是对课堂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3]。

(二)过程性评价方法

美术学科价值体现在引导学生体验美、发现美最终能创造美,学科本身所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自由性的特点,决定其不能单一地凭借终结性评价衡量,多元性评价更符合美术学科的特性。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多元的、变化的过程,它弱化了甄别和选拔的功能[4],针对学生艺术实践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学习方式评价,提升评价的广度和深度。过程性评价按照评价主体划分可分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三种方式,多主体评价较之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

国内外有关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小组互评、随机评价等,而并非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因此笔者依据学情分析以及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角度挑选出了几种过程性评价方法加以阐述。

1.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

档案袋评价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教育评价大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汇集学生优秀作品或进步明显的作品,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状况。制作一份档案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整个进程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贯穿的阶段。与传统测验中教师有绝对话语权相比,学生能作为决策者参与到档案袋评价中,拥有第一手的判断资料并建立自己的判断准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行为观察

行为观察指观察判断学习者在执行学习活动时的行为,重点探究学习者行为与情境之间关系的方法。[5]过程性评价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判,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的状态、行为都是可评价性强的要点。研究学习行为,教师及时干预学生错误的行为,具体分析是哪些行为共同作用导致学生出现不理想结果的原因。同伴间相互监督,借鉴他人优秀之处,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3.阶段性课业发展评价表

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可能由多个课时组成,再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逐一完成。阶段性课业评价表记录学生每个小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兴趣、学习地点等因素,为教学双方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复盘学习过程提供证据。

小学阶段美术教学最终目标并非培养艺术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评价重心在检验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是否浓厚、作品是否自由创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等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标准,尊重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善作业。

过程性评价可弥补终结性评价无法实时观测、评估教学过程等弊端,将评价过程可视化,为学生提供调节学习的证据与参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艺术教育需要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这与过程性评价的指向相契合。

二、指向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过程性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齐默尔曼在吸收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自我调节循环理论,指学习者为达到其学习目标而自发、主动地设定目标、采用各种策略、监控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过程[6]。将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模式分为四个环节: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以及策略结果的监控,个体为改变自身反应实施以上循环的能力构成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低龄段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依赖外部力量支撑,如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同伴鼓励、学习环境支持等。虽然教师不能通过接受式学习将能力直接灌输给学生,但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自我调节的工具,掌握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技能。

小学生处于自我认知建构的阶段,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缺少对调节学习工具的掌握,过程性评价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实时反馈,获取信息将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监控和调整自己状态,以达到预期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与自我调节学习都是指向终身学习这一长期、稳定的主题,不局限于一节课,着眼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习目标设置、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环节进行干预从而改变学习行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反馈信息的途径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过程性评价为学习者的提供真实的反馈,引导他们思考已经学习了什么,与目标间的差异及如何实施下一步,是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生成的过程。

(一)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在自我调节循环过程中,确立学习目标是核心环节。从学习之初起,学习者抱着“先见树后见林”观念设定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后,投入全部精力,采取措施达到目标。宏观层面的目标涉及到具体实施,可分为若干层级的小目标不断靠近,不断达成小目标的过程也促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得以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倾向于设置具体、易达成的目标,回避看起来复杂、较难完成的目标,这是学生自我认知程度不足导致的。课堂上避免这一现象频发,教师常设定以学生的共性为标准的外部目标,重视平均教学效果的达成,忽略不同学生在美术学习水平的不同,造成学生与教师目标不匹配,影响教学进程。

教师在集体授课时,难以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适当地运用过程性评价,采用课堂问答,把学习目标提前分享给学生,在问答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接收学生对目标的看法,学生也能清楚知道这堂课最终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引导学生设立与课程目标方向一致的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一堂美术课的目标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小任务,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能观测到学习过程中每一步的进展,体验美术学习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授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课程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敦煌壁画和罗马城市雕塑的图片,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讨论对图片中线条的特点和感受。随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图片的线条美感,具体体现在流畅性、律动感、视觉张力等方面。学生在创作和赏析作品环节能依照这三条标准对他人作品做出合适的评价,在创作环节结合这三条标准及来自同学和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作品。针对教师点评环节,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持一致态度。可见当教师和学生设置的学习目标方向统一时,学生能理解掌握课堂内容的内涵。

(二)过程性评价增强学生自我判断能力

自我判断能力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行为及他人的评价设立某个目标,并借此判断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之间差距的能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状态时无法清晰地发现自身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提问、同学评价、学生对比自评等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处在什么水平,进而查找执行目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终结性评价对学习结果进行单一化评价相比。由此可见过程性评价标准多元,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更有助学生判断学习情况和水平。

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下,相比于教师的评价,学生更趋向接受通过自我观察判断出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不断靠近设定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是自信心增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判断能力提升的过程。而过程性评价能督促学习者自主判断行为和已设目标间的差距,再经由教师帮助,缩小两者差距,促进学习。如此循环往复,学习者对自身判断的准确度增强,学生养成学习过程中复查学习情况的习惯。

有效的自我判断是建立在反馈及时、自我价值基本搭建的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善用过程性评价能对学生每一步都做出有效的反馈。如教授人美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图形的魔术组合》课程时,教师简单介绍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创作手法和背景后,让学生思考画家运用了什么方法组合图形,哪些图形组合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一些观察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回答比较琐碎或回答不出,教师不要急于批评指正,要引导学生试着把生活中看似毫无关系的图形物象组合,以小组合作和组间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创作环节,随时关注学生的画面情况,提问学生,如“为什么要这样组合图形”“这样的组合方式与传统图形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种方式足够新颖吗”,刺激学生不断思考,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从多个视角分析学生优缺点。

(三)过程性评价强化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指学习者为了保障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7]当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能准确地判断自身行为与目标间的差距时,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8]。监控学习分为自控与他控两种方式,他控由教师、家庭、同伴及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学生起到监管作用,自控指学习者自身受内驱力的督促产生自我监控的行为,小学教学阶段中常是两个方式共同作用。从终身教育的视角,他控对学生的作用是暂时性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必备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主导权掌握在学习主体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依赖教师、同伴等外部力量刺激他们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自我调节学习既涉及整个系统学习的调控,又涉及对学习过程的各个层面的调控[9]。在此过程中,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两阶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经由学习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反馈,实时监控自己的行为,判断当下学到何种程度,寻找改进措施,调整下一步学习计划。

过程性评价能为学生提供自我监控的方向。美术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后,学生因具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在理解和作品创作上有着不同的见解,教师评价有时候不能做到全面、客观,此时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把评价的一部分权力转移给学生,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同伴间因思维水平类似,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更易于相互沟通。以人美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魔法组合》课程为例,教师先制定基本的评价准则即图形组合要新颖,组合方式要多元,再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评他评的方式记录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以何种方式开展评价的,在听取评价后对自己作品做出了哪些调整。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制作档案袋,把学生进步大或阶段性成果的作品纳入其中,学生通过这些作品推断这一时期的进步情况及改进空间,在下一个学习阶段进行调整。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自主学习的前提。美国学者齐莫尔曼认为自主学习指学生应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课前能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在课程中对学习进程、学习状态随时监控和调节,这样的学习是自主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评价的基本需围绕核心素养内涵,既关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考查[10]。终结性评价能对学生美术技法、知识掌握做出量性评价,那么对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这种内隐品质的考查则需要教师转移评价重心,从量性评价拓展到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评价,重视评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应用。适当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将评价的职责转移部分给学生,真实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结语

自我调节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石,从教育之初就埋下种子,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设置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形成基础评价意识,有理有据地评估自身学习情况。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监控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过程性评价也为教师提供一面镜子,诊断、反思教学实施方略。

过程性评价因其及时性、全面性、深刻性的特质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对美术这类既重视专业技能的掌握,又重视“以美化人”育人导向的学科而言尤为需要关注。美术学科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没有单一标准,依靠传统量性的评价无法对学生艺术素养做出准确客观地判断。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开发评价的鼓励和促进功能,运用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测每一位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状态,针对学生的体验和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学生接收信息后,调整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学习策略不断调整学习状态。

猜你喜欢
学习者监控美术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创意美术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