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成人教育通识课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3-04-20 03:56王瑞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通识三全育人成人

王瑞春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13)

引言

十八大以来,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中央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重新部署[1]。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

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05-28)[2020-05-28],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中第一次明确要求要加强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国家层面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课程思政”建设。“立德立行,致学致用”是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教育理念。纵观当前课程思政的探索蔚然成风、如火如荼,但是针对成年学习者群体的相关研究还很有限。学院通识课课程覆盖学院学科和学员最为广泛,涵盖了学院学历教学不同板块不同专业涉及的公共基础课,如英语、计算机应用、艺术概论等课程,教师通过开展务实扎实坚实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获得不少思考与启发。

一、成人学员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认识现状

2022年11月底到12月初,笔者在学院开展了对职大与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本科学员通识课课程思政问卷调查,共计回收467份有效问卷,从年龄上看,18~30周岁有121人,占比25.91%,30~50周岁有198人,占比42.4%,50周岁以上有148人,占比31.69%。从职大与国开学历板块分布看,职大135人次,占比28.91%,国家开放大学283人次,占比60.6%,两个板块学业都参与过的有49人次,占比10.49%。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在校参与成人学历教育的学习者以中青年为主,老年群体比青年群体人数多。在选择学历学习方式中,国家开放大学比职大学历教育占比多。

(一)目前成人学员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感受度

一是针对当前正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群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满意程度,回答“满意”占比55.89%,“很满意”占比39.4%,“很不满意”占比2.57%,“不太满意”占比2.14%。二是针对目前所学的通识课程里是否感觉到思政元素存在,认为“有一些”占比49.89%,“很浓厚”占比47.32%,“一点没有”占比2.78%。三是针对学校开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会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81.37%的人认为“加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能更好地适应社会”;80.94%的人认为“增强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77.73%的人认为“帮助自己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明确了前进方向,增强了发展动力”;76.45%的人认为“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2.57%的人认为“没太大收获”。由此可见,成年学员对学校开展思政教育总体认识是积极正向的,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也是积极认同的。

(二)目前成人学员对通识课课程思政教与学的相关感受

一是针对课程思政内容应关注学员哪些需求方向时,83.94%的人选择“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解读”,76.23%的人选择“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74.3%的人选择“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3],61.24%的人选择“对前途和职业发展的定位”。二是针对喜欢任课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34.69%的人希望“采取教师学生平等参与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32.76%的人希望采取“教师主导,学生简单参与的教学模式”,21.41%的人希望采取“教师主导,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模式”,11.13%的人希望采取“教师完全主导的教学模式”。三是针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考核,75.16%的人认为通过“日常思想行为表现”,53.75%的人认为是“社会实践方式”,51.61%的人认为“通过课堂表现”,51.39%的人认为“通过平时作业”,30.84%的人选择“通过试卷考试”。

由此可以看到:成年学员对课程思政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考核要求等有独特的理解与需要。他们需要完全被塑造,丰富而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已经奠定自己人生的底色和三观的基本面貌,对接受的教育内容更倾向于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成年学员能够很清晰地分辨出知识考核与素养考核的区别,这就为教师设计和实施学科课程思政考核方案提供了思路与可行性方法[4]。

二、教学实践中逐步挖掘通识课课程思政要素,尝试融入整体教学设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了要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明确了此方面建设的内容,要围绕着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族,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等方面,要围绕着优质课程供给、优化教育方式、增强教育能力,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

通识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既不遗漏也不硬凑。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掌握所任学科前沿知识,只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融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吸引人、打动人、引领人,让思政教育得以生动有效实现。例如“理工英语3”是为国家开放大学理工类专业(本科)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素材多以科技、电子、建筑等方面为主,文章与其他系列英语教材相比有一定难度,内容有些也相对枯燥。但是科技、电子等方面恰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教师通过深入思考,挖掘出了与教材内容相交融的思政元素,如环保意识、健康生活理念、人与自然关系、严谨科学态度、正确消费观念、理性使用电子产品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挖掘,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能对学生产生价值塑造的积极作用。深入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还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能够真正将外语为我所用,了解世界,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国家开放大学各专业统设选修的各专业大一学生通识课程,结合不同教学模块,教师精心挖掘和设计相关思政元素。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中,让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信息技术的一日千里,领略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增进其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信心,进而挖掘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操作系统模块,通过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艰辛曲折的发展历程,向学生弘扬中国企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中国科研人员孜孜以求、执着奋斗的工匠精神。

三、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成人课堂适宜的教法与学法,促进课程思政有效实现

(一)探索成人学员学习要素的特殊性

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成人学习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的学科价值在于实践性、实用性和终身性。

一是学习需要方面。成人学习不同于未成年人,学习有着强烈的个人意愿,并且是根据自我需要进行学习,有持续学习之力量。二是自我概念方面。成人学习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意识非常强烈,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对自己生活和学习负责,并且不容易受他人意志影响,自我学习、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强烈。三是学习经验方面。成人学习学习过程中会融入个人生活经验,而丰富的生活经验会成为成人个体学习之资源,结合已有经验去学习新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知识也能够更好地融入成人经验当中。四是学习准备方面。成人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目标非常明确,也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当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五是学习倾向方面。成人学习结合任务进行学习,为职业发展而进行学习,是成人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六是学习动机方面。成人学习动力来自成人内心,大多数是为了自我发展而进行学习,也有的是为了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学习,或者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而学习,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并且能够主动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让未来工作更加顺利。

(二)探索成人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角色的特殊性

基于上述成年学生学习要素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围绕着成人学习者学习需求进行课堂教育设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成人学习者的经验、自主学习理念,还要充分考虑到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进行激励,鼓励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在沟通交流中学习,同时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他们踏上自主学习之路径,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促进者、陪伴者。

鉴于此,通识课教师要不断尝试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启发和引导,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和实践体验,从而挖掘其潜能,调动其积极主动性,激发起自我感悟,做到培根于无形、铸魂于无声。

以“艺术概论”课程为例,学生多数为老年学员,教师在教材和案例的选取上精挑细选,让学习者能够通过身边的具体案例去理解艺术理论,增进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例如讲授艺术的民族性内容,通过韩剧《太阳的后裔》、中国《琅琊榜》等优秀电视剧,这种贴近学生兴趣、能产生共鸣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传播和文化输出对他国的影响,了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与优秀特质,坚定文化自信[5]。设计课程学习评价时采纳多维度多形式综合测评,避免成人学员对单纯知识机械记忆的负担,而是引导学生更广泛、深入地提升对艺术的感受力、欣赏力、思考力、评判力。学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网络信息收集整理相关艺术资料,欣赏艺术作品后撰写心得,观看完设计作品时完成艺术评论,聆听艺术专题讲座后分享体验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学习过程评价,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有用、有效。

考虑到成年学生自尊心很强,工学矛盾比较突出,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学习,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尽量少采用即兴的形式,以免增加成年学生的焦虑感,而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使得学生对某一话题有话可说。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口语活动中来,甚至教师在教室桌椅摆放细节上都用心设计,改变传统教室一行行一排排与讲台对应方式,变为小组围坐方式,学生由此感到安全感、归属感、互助感倍增,课堂气氛会变得温暖轻松自如,当哪个学员发言不足和遇到尴尬时,同伴可以随时给予提醒、补充,相互的支持激发了成人语言学习的欲望。在对学员进行学习成果评价时,教师也一改以往单一的课堂直接评价。因为对成年人来说,当众的太多的肯定与否定多少都会产生窘迫感,所以教师可借助相应的英语学习APP软件减少学员的精神压力,由于语料库的评分系统较为具体客观、能够准确及时地指出学员每句语言模仿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分数评价,学员还能够在私密环境下进行反复的多次的练习,这样成年学员就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专注高效地获得进步,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来自教师来自课堂给予自己的充分尊重、真心信任和有效支持,从而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与学氛围中得到精神滋养,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情感培养、价值引领易于接受与吸收。

总结起来,通识课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现需要不断追求与完善“亲、新、活”的特质。

第一,“亲”是课程思政教与学的基础。一是师生关系亲密,正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二是师生情感亲近,教师必须读懂学员、尊重学员,真正与学生亦师亦友,才能吸引学员,赢得信任。三是课程思政内容要亲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员感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第二,“新”是课程思政教与学的动力。一是内容要新,课程教学中要融入社会热点,要引入学科前沿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方法创新,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开展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更入心。

第三,“活”是课程思政教与学的保障。一是激活主体,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产生良好的代入感。二是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熟练地运用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等形式,让课堂活起来。三是活学活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当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6]。

结语

综上所述,成人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每位教师一定要明确使命,遵循成人学习与教育规律,秉持“务实—扎实—坚实”的工作作风。边学习与思考、边设计与实施,将复盘与调整的状态投身到各自学科的实际教育教学探索中,边学边干,边干边改,潜心研究,知行合一,不断深化对成人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认识,逐步构建全新的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通识三全育人成人
成人不自在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