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3-04-21 16:39
警察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警情公共安全公安机关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举行

9月20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出席并作主旨发言。王小洪指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背景下,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旗帜,以打造责任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共建公共安全合作网络,以打造利益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共享公共安全合作成果,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愿景目标共商公共安全合作大计,深化公共安全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王小洪表示,中方愿与世界各国分享公共安全治理经验,支持论坛日常建设、建立全球执法培训体系、开展预防和打击各类跨国犯罪的区域和全球行动,支持论坛建设国际化智库,适时研究发布全球公共安全指数,为深化全球公共安全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明天。

本次大会主题为“同一个世界,共同的安全”。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执法部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共500余人参会。

打造网络安全交流平台 助力公安科技创新发展 第3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0月1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第3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作为专委会依托单位,为此次会议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保障。本次会议以“夯实网络安全防线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网络强国”为主题,采用“主论坛+分论坛”的模式,参会人员千余人,涵盖我国网络安全领域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工作者,会议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原局长顾建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二级总监朱修阳、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许剑卓、湖南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周赛保,以及专委会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在会议主论坛致辞。许剑卓所长指出,我国网络安全事业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未来我们将继续紧密围绕国家网络安全重点关注方向,持续追踪技术发展趋势,深入交流和研究前沿科技,为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推进国家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于锐研究员介绍了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并表示专委会将充分发挥网络安全学术交流平台功能,以论文征集评比、技术交流研讨为工作重点,为我国网络安全科技工作者创造学习提升的机会。

此外,沈昌祥、方滨兴、孔志印三位院士在主论坛上分别作了“可信计算筑牢网络强国底座”“SARPPR:重新构建网络空间防御模型”和“网络空间安全‘破局之道’”主题演讲,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车联网安全”“安全运营”“云安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六个分论坛同期召开。来自湖南省委网信办、工信厅、通管局、发改委、科技厅等40余家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单位和13个地市公安局网技支队的领导参加了全天的会议。

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自1986年首次召开,历史悠久且盛况空前。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连接网络安全行业各方单位,打通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促进了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全方位发展。

警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型犯罪

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近期,公安机关破获多起涉人工智能案件。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换脸”等技术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担忧。公安部网络安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犯罪分子用于实施‘AI换脸’的物料主要为照片,特别是身份证照片,同时结合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来突破人脸识别验证系统。为防范和打击此类新型犯罪,公安机关联合科研单位,开展人脸识别与活体检测技术安全测评,覆盖了境内用户量大、问题隐患突出的各类重点APP,及时发现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通报运营主体升级安全保护措施和人脸识别算法。”据介绍,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严打泄露身份证照片等图像信息的犯罪源头,破获多起“AI换脸”案件,抓获相关犯罪嫌疑人,有效遏制了该类犯罪势头。

人工智能技术操作简单、可定制性强、应用场景广泛,降低了链条式犯罪的难度,被黑客等不法分子利用后危害性极大。据介绍,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新应用、新业态,公安机关坚守价值引领与技术“纠错”并行,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的同时,防范打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公共安全的新型案件,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全力保障网络空间安全。

甘肃织密“城市安全网”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甘肃公安机关强化上下协调、统筹推进,压紧压实各级公安机关党委主体责任、属地直接责任和部门警种主管责任,及时搭建“上下一体、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切实把保稳定促和谐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自觉担负起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着力塑造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护航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好经济发展“护航员”

今年以来,甘肃公安机关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441起,挽损10亿余元,协助清收不良资产38.34亿余元,切实当好经济发展“护航员”,助力全省经济运行效速兼取、量质共赢。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和痛点,甘肃省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切实当好惠民便民“服务员”,群众享受的改革红利更加务实,平安稳定的民心基础不断夯实。深入落实公安机关“包抓联”企业工作和护航警官制度,全省“包抓联”企业4850家,1949名护航警官点对点跟进服务保障,用情用心纾困助企。进一步加强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依法稳妥办理涉企案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甘肃公安机关聚焦工作部署、现实需要和群众期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创新维护稳定新路径、新方法,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探索建立三级网格、警格、志愿者“3+3+N”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推动社区警务深度融入社区管理、网格管理,以高质量的治理成效筑牢安全稳定防线。深化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创新开展网上“低俗、庸俗、媚俗”三俗内容及谣言信息专项整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推动基层警务跨越式发展

甘肃省公安机关强化预警预防、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维护稳定工作机制,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做到经常,严格落实公安局班子成员联系派出所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部门警种支援派出所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警力配置“两个40%以上”要求,推动机关警力向派出所下沉、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前置。大力推进综合指挥室建设,建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350个,推动基层警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甘肃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提效力,搭建预警模型,实时预警潜在风险,有效借助信息化手段织牢城市安全网。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聚焦实战研发各类模型工具220余个,推动基层“智治”水平不断提升。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建成102个一体化、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了规范执法和办案效率“双提升”。全面落实案件办理全过程监督和“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提升执法办案质效。

无锡公安实现秒级响应、高效处置

今年以来,无锡市公安局坚持“不动体制动机制、不动机构动组合”实战体系改革理念,调整街面巡防力量,优化勤务模式,持续完善“常态勤务守点巡线、紧急状态合围共处”的街面进攻型巡防新模式,切实增强“主巡主控”巡控体系的主导力,有效提升关键部位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截至目前,无锡公安参与处置各类警情34.92万起,警情平均到达现场时间较改革前缩短55.83%。

聚力“处置”强化核心战斗能力

秒级响应、快速处置。无锡公安紧盯高发警情,警务工作站全覆盖布局、街面力量一张网联动、空间维度立体化布防,加强属地公安机关和各警种部门的联勤联动,通过“见警、亮灯、预警、管事”强化重大警情巡查发现和先期处置,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无锡公安强化装备制胜理念,依据不同警情需要,对装备进行集成化、模块化、便携化改装,以最便捷高效的方式满足应对不同突发警情的需要,切实提升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同时,优化单警装备配置,构建起科学合理、系统完备、一体融合的装备体系,最大限度支撑实战。

全面“赋能”提升预警感知水平

无锡公安加强智慧警务建设,依托智慧巡防实战平台,建立前端感知、后台比对、双向互动赋能模式,为社会面巡逻防控提供支撑,确保打击更有力、防控更到位。此外,通过复盘追溯执法和警情处置全过程,无锡公安强化战术意识和战术动作定型,固化每类警情的处置要求、处置思路、处置原则,构建高效规范的“一主多联”指挥处置流程,切实做到快速果断。

猜你喜欢
警情公共安全公安机关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不能吃的饺子
“霉神”彦哥
警情多,赖别人的嘴?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